打铁花流光溢彩、龙舞表演气势非凡、鱼灯巡游璀璨绚丽......国庆假期,多地非遗表演令人惊叹。有网友称“国庆遇上非遗DNA动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众多,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传统手工艺等。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在数字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成为他们追逐的“国潮”新风尚。
“李子柒”“九月”“南翔不爱吃饭”等短视频非遗文化创作者的不断涌现,让海内外以通过具像化的形式接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逃出大英博物馆》、《我的归途有风》等一系列非遗文旅短剧吸引了“年轻面孔”走进传统文化;
演员赵丽颖的红衣头戴鲜艳簪花围的闽南非遗造型曾一度“出圈”,引起众人争相到福建泉州打卡体验;
又如,西安00后皮影传承人借短视频,用皮影演绎迈克尔·杰克逊、擎天柱,让古老技艺频频打破次元壁,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95后郎佳子彧用面塑还原宫崎骏动画、冰墩墩,让年轻人感受非遗的潮酷......
越来越多人为文化遗产和古老艺术注入新活力,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或族群长期积累的文化精髓,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独乐寺庙会以“古建、泥塑、壁画”享誉中外,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民间艺术、地方习俗、佛教文化的有力展示窗口。
精神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连接和凝聚了人们的情感,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我们形成独特的意识形态和集体记忆。
如“热爱和平、扶危救困、慈悲博爱、无私奉献”的妈祖精神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
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不仅可以吸引大批游客了解其文化特征,还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旅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如“中华老字号”狗不理包子以其丰富的饮食文化价值获得“国际名品中华美食奖”,成为来天津旅游者的必尝美食。
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引导现代青年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以及塑造积极的社会风貌具有重要作用。《非遗公开课》节目正是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引导观众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文化底蕴,唤醒国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过程充斥着严峻挑战:
1、社会环境变迁—文化生态瓦解,削弱认同度。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逐渐消失,非遗项目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产生巨变,一些非遗项目因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而面临着失传危险,如部分传统手工艺因市场需求减少、原材料稀缺而难以维持。
2、从业人员匮乏—传承人才渐失,传播者缺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赖于人,但部分非遗项目因传承人高龄化、人数不足等问题而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此外,从事相关文化保护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队伍人数也相对较少,难以适应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
3、保护机制待建—商业过度开发,政策支撑少。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支持,非遗项目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的风险。一些商业化的开发行为忽视了非遗项目的原生态和文化内涵,大量投机、仿冒现象扰乱市场秩序,对非遗项目造成二次损害,加速其失传的速度。
4、宣传力度不大—传播效能较低,影响力较弱。在非遗的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除传播者缺失导致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缺乏社会支持和关注,传播形式上缺乏吸引力、传播内容碎片化、同质化等现象,更损害了非遗的核心价值,使其难以形成广泛的影响力,阻碍可持续性发展。
面对现代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在赓续传承、活化提升、强化传播上下功夫,全力加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相关部门需了解各非遗项目传承现状和非遗传承人诉求,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经济扶持力度,鼓励更多后备力量加入非遗传承。
此外,依托校园资源优势,通过教育教学途径普及非遗文化,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非遗传承人群。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媒体资源,拓宽传播渠道。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在视频化社会中结合当代先进技术、流行元素,更形象、直观地展示非遗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
此外,立足于本土的非遗特色,制作一批优秀的纪录片或节目,打通跨文化传播渠道,让世界看见、欣赏、认同“中国之美”。
三是提升创新水平——推动产业融合,积极创新模式。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与旅游业、新媒体深度融合体验,如创新“非遗+跨界”“非遗+文创”“非遗+国潮”模式,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助力非遗“出圈”。
此外,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结合非遗的文化特色,打造独特的地方文化名片,为非遗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是加强管理监督——促进良性开发,提升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应根据非遗项目的差异性制定开发示范标准,助力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
此外,需要进一步织严织密监督市场,加大对市场投机、仿冒现象的惩处力度,严禁“抄袭”非遗等各类不法现象蔓延。
守好一块高地,搭好一方舞台,用好一把工具,遵循非遗保护传承规律,以初心来守护、匠心来传承、敬畏心来开发利用,才能让非遗走出历史、走进当下、走向未来,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