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率突破20%,意味着什么?

文摘   2024-10-15 16:16   江苏  

国家医保局近期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达到30187.3万(3.01亿),比上年增加5501.1万人次,居民年住院达到21.4%。这是我国居民住院率首次突破20%大关,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数据解读
20年前,我国的住院率仅为4.7%,其后二十年一路飙升至此,在个别城市或地区,住院率已突破30%,甚至更高。相比之下,国际平均住院率仅为12%~15%,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如此“高歌猛进”的住院率也不由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担忧。今年8月,在国家医保局召开的DRG2.0版分组方案解读活动的网络直播中,国家医保局一位相关负责人直言,“现在我国平均住院率超过20%,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住院率接近50%,即每两个退休人员,就有一个人要住院治疗。这个比例可能确实太高了。”某市医保的工作人员则更加直白:“这么高的住院率,医保基金承受不了。



原因分析
诚然,2023年住院数据增幅较大,其背后是有客观原因的。三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医院对感染控制的要求极为严格,不少慢性病患者都选择了居家治疗、社区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因此在放开疫情管控措施之后的2023年,我国出现慢病发病率及其住院率上升,特别是部分因疫情被耽误的择期手术井喷式增长的现象。除此以外,也有人为原因。

一是违规应付考核。近年来,我国推行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旨在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但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医院为了应付考核,通过分解住院、低标入院等方式来增加住院率,从而提高医保报销额度。所谓分解住院,就是指将一个本应连续的住院治疗过程,人为地分解为多次住院和出院的行为,本来一次住院就能看好的病,变成两三次住院。医院通过分解住院增加收入,实际上是在骗取医保基金,这是医保政策明令禁止的行为,不仅可能导致患者接受的治疗不连贯,影响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从而医患矛盾,由于分解住院行为隐蔽性强,定性模糊,查处难度大,还会给医保基金的监管带来了挑战。



二是简单粗暴发展。某些地区仍热衷于“医疗政绩工程”,为大医院新建分院、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格为医院,这都无形中推高了本地区的床位数,并成为住院率提升的诱因。此前就有网友爆料,某医院出台了极为离谱的床位使用率考核规定,只有使用率不少于 93% 的科室,才能拿到当月的全额奖励,如果当月床位使用率小于 85%,相关奖励全额归零。单纯为了追求床位使用率,用各种方法去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既可能会给患者产生更多的花费,又和当前力推的 DRG 模式的效率指标相背离。

三是患者就医习惯。以西安在职人员为例,在三级医疗机构的门诊报销比例为50%,最高支付限额为2000元;而在西安市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部门,报销比例则不低于88%,最高支付限额为40万元。住院报销和门诊报销的差距如此之大,很多人都会倾向于办住院手续,争取获得更多报销额度。此外,人们对医疗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也使得许多市民逐渐倾向于住院治疗,认为住院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照顾,尤其是在面对不明病症时,这种心理更为普遍。

对策建议


01
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继续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有效的支付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服务的合理使用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减少医院通过分解住院等方式来增加收入的行为,控制住院率的不合理增长。

02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医疗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防止医院为了追求床位使用率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0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县级医院的县域龙头地位,推进医学医疗中心建设,扩大康复和护理等接续性服务供给,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04
调整医疗政绩考核机制

改变单纯以床位使用率为考核指标的做法,建立更为全面和科学的医院评价体系,避免医院为了追求政绩而推高住院率。

05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对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减少患者因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而选择住院的需求。

06
引导患者就医习惯

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减少非必要的住院需求。同时,优化门诊服务,提高门诊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减少患者因门诊服务不便而选择住院的情况。


苏居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