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讨好症”?巧言非“病”,不如视作善意表达

文摘   2024-10-20 23:10   江苏  

近日,“微信文字讨好症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词条冲上热搜,描述了一种在微信交流中常见的行为模式:有些人倾向于使用“叠词”如“嗯嗯”、“哦哦”,在每条消息的末尾必须加上表情包,以及在回复时必加语气词,如“好的呢”、“对哒”。

此外,当与不太熟的人交流分享时,即使不觉特别有趣,也倾向于回复多个“哈哈哈”以表现出自己的愉快和兴趣,避免尴尬。这种行为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营造热情和礼貌的沟通氛围。




然而,一些人将这种现象戏称为“讨好症”,并暗示使用者为“受害者”,那么果真如此吗?




网友:莫名其妙又被确诊



看似幽默戏谑的“微信文字讨好症”,形象 “写实”了部分网友的真实状况。但还是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吐槽,几乎是被骂上热搜。

每次出现新症状,今天又被莫名其妙的确诊了。

“文字真的感觉太生硬了,分不出来语气,只能加点语气助词和表情包表达一下,并不是讨好吧。”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这怎么是讨好呢?说话客气点对自己对别人都好,难道你要别人帮你办事的时候还用理所当然的语气吗?”




解锁善意表达的误区,这只是一种社交“礼仪”




“见面和聊天永远是两回事,因为隔着屏幕。”那是因为往往词不达意。

在微信聊天中,有人常用叠词、语气词和表情包,试图在非面对面交流情况下,传达出更为热情友好的态度。

用“讨好”一词形容这种沟通方式着实有待商榷,但确实能够降低被误认为攻击性语言的概率。在网络沟通中,文字往往缺乏温度,无法准确表达情感。而适当的语气词和表情符号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使交流更加生动和亲切,迅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因而,这种现象不应被轻易“诟病”,而是个人在数字时代追求有效沟通的自然反应,并非病态。





安全距离下,你的“塑料”友谊得救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处,往往是一场巨大的能量消耗,费时费心费力。碰上不熟悉的人但又有工作对接,相亲介绍时刚认识的异性,需要维持表面关系的同学同事……

每当遇到这样的人,却又不得不进行社交,该如何是好呢?

正所谓“非谄媚他人,此乃自保之举。”这时候,在文字上的“讨好”功夫便显灵了。社交压力爆棚的当下,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可以帮助人们保持礼貌热情,又减少了因沟通误解而产生的社交焦虑,可以视为日常社交能量的节约和投资。

人们在“安全”社交距离下,人际关系得到维护,且在社交互动中不丧失自我,实属难得。




构建包容沟通环境,尊重沟通多样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和礼貌被称为“礼”,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沟通方式彰显出个人性格及生活习惯,有些人习惯使用亲昵的语气词和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而有些人则更倾向于“打直球”。

将此病化,不仅忽视了个人的沟通自由,部分人甚至会产生心理压力,感到自我怀疑和焦虑,或被误解为不真诚的表现。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感到舒适有效的沟通方式,且这种选择理应受到尊重。我们应当鼓励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而不是盲目地将某种表达方式贴上负面标签。

因此,微信文字“讨好症”并非贬义,更不是一种心理病症。它是一种现代社交礼仪的体现,是人们在节约社交能量的同时,试图保护自己、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

我们应该摒弃对微信文字“讨好”的固有偏见,认识到这是一种积极的社交技巧。不要因为害怕被认为是“讨好”而变得冷漠和生硬,让我们用温暖的文字传递爱与关怀。

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善意的表达,而不是随意地将其病化。正如《诗经》所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让我们以同理心去理解和尊重每一种沟通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充满善意的社交空间。















总之,微信文字“讨好症”并不可怕,也不应该被歧视。它是我们在虚拟世界中传递温暖、建立良好关系的有力工具。让我们正确看待它,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让微信交流变得更加美好!

苏居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