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原视频上进行重新配音外,还有部分短视频博主使用经典动画的素材,来制作低俗短视频作品。例如,有博主使用《白雪公主》的动画人物素材,创作了三观不正的动画《魔法公主白雪贝尔》,视频作者在动画里教孩子撒谎和耍心机,教孩子如何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让父母满足自己的想法。其中,更是有如“只要妹妹消失了,大家就会喜欢我了吧”等令人不寒而栗的台词。潜移默化中,原本充满正能量寓意的文艺文化作品已悄悄低被俗化魔改了。
除动画片外,一些儿歌、古诗词和经典读物等也都难逃“毒手”。在短视频平台上,《迪迦奥特曼》主题曲《奇迹再现》的歌词内容被改成“老师已经出现,我越看越不顺眼,穿越时空,殴他两拳,他就死在马路边...”,还有经典读物,如《静夜思》《春晓》《三字经》等,其中的词汇也都被替换,被改编成低俗的打油诗。
这些内容乍听起来比较搞笑,实则尽是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何以儿童经典文化作品变成了“邪典”?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受到影响后,还能够健康成长吗?
看动画片、听儿歌、读古诗词是许多孩子童年的重要经历,但现在这些作品却充斥着霸凌、暴力、血腥、色情等“暗黑元素”,为何这种恶意改编的低俗动画片、儿歌能够通过互联网大肆传播呢?
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意味着经济收益,这些“毒动画”之所以能被广泛传播,其根源还是在于经济、名利等利益驱动。部分创作者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一味追求更高的点击率和关注度,有意迎合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通过刻意制造笑点的方式,对动画作品进行恶意改编,向孩子们传递撒谎、低俗、色情等内容,对孩子们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成年人从小就接触到了网络世界,由于孩子们正处于心智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拥有很强的学习模仿能力,且尚未形成正确的“三观”,容易被“毒动画”扭曲认知,对其中出现的低俗场景进行模仿,出现以丑为美,是非不分的情况,甚至可能会逐渐出现焦虑抑郁、仇视社会等心理。
面对这类问题,部分网友表示担忧,他们认为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为了流量、为了赚钱,故意在短视频中夹带私货,以至于家长都不敢让孩子看电视、用手机了。
还有网友表示,需要对影视传媒作品进行分级,有些动画片只适合成年人看,不适合心智尚未健全的未成年人。
更多的网友则表示,要加强对这类“毒视频”“毒作品”的监管,铲除低俗文化传播的土壤,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
被低俗化改编的儿童作品所带来的危害不可不防,要尽可能消除不良影响,社会各界需共多方发力、综合施治,为后代营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互联网平台需担起主体责任,对上传的内容进行严格筛选,设立多级审核制度;要主动承担起正能量传播的责任,为高质量内容的短视频、推文等作品进行推流;如涉及争议较大的动画短视频等作品,平台应主动采取流量控制手段,增加内容风险提示;同步完善短视频举报机制,不仅要迅速将含有违规内容的短视频迅速下架,还要通过相关技术工具,消除作者通过二次编辑、更换账户等方式将视频再次上传的可能性,从源头掐断传播风险。
推动家校联动教育
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而言,动画中包含的暴力场景有可能导致其模仿行为,引发严重后果。培养青少年对各类文化信息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才是根本之策。家长(监护人)、学校在防止未成年人接触有害网络作品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应对孩子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辨识不良信息的能力,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警觉性,从而自觉抵御低俗网络内容,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