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粉条无红薯,农村网红“东北雨姐”遭遇滑铁卢

文摘   2024-10-28 17:13   江苏  

东北雨姐是一名知名网络红人,以其农村生活题材的短视频起家,后转型为直播带货直播。然而,其带货的红薯粉却因生产商食品安全问题引发风波,直播间所售红薯粉条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相关行为涉嫌虚假宣传。涉事直播间所属公司雨姐传媒被罚165万元,所售粉条厂家被罚671.76万元。打开“东北雨姐“的微信视频号,虽内容停更,但”新农人计划、乡村守护人”等视频合集标签赫然其上,体现着“东北雨姐”记录乡村生活的账号定位和“爱农助农”的人设打造,从“守护农村”到“消费乡村”,鲜明的反差感令人唏嘘。

当前,直播带货乱象频发,部分主播为了吸引流量和销量,不惜编造虚假场景、夸大产品效果,甚至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信任。这种行为不仅让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质疑,更折射出直播带货行业中的畸型合作模式,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流量是把双刃剑

对于现象级网红来说,没有团队的带领,直播带货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即使有团队也不一定能完全驾驭住流量,经得起流量的考验。直播带货如今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除了需要专业技能过硬的主播,还需要在产品质量、供应链等方面下足功夫、否则翻车也是迟早的事情。网友质疑“网红雨姐”并非磨石峪的村民,后也证实此村只是“东北雨姐”用来拍摄短视频的“影视基地”而已,看上去热乎真实的乡村镜头背后,其实是精心编撰的脚本。

“人设→信任”是直播间带货的底层逻辑,一旦人设的面具被揭开,信任从此荡然无存。“红薯粉条事件”让“东北雨姐”一个月内掉粉近200万。流量是把双刃剑,直播平台作为流量载体,并非“法外之地”,应落实诚信经营责任,加强对商品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对违规、不乱法象进行专项治理,将失信主播纳入“黑名单”并予以公示。


是“助力农村”还是“消费乡村”?

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关乎着农村产业的发展水平,乡村欢迎“带货”,无论带货主播是土生土长的“原乡人”还是被农村吸引的“新乡人”“返乡人”在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中获取相应收益,“带货”行为本身就助力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乡村也依旧期待更多的流量,这些流量将牵引着优质的经济要素“跨山越川 ”优化配置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加强对“三农“领域“视频造假“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互联网经济在乡村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片晴朗。


诚信经营,方能行稳致远

诚信是经营的根本,品质才是发展的源泉。诚信不仅是做人最基础的道德标准,更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对于一些所谓的商业奇迹,若是没有诚信的经营,品质的保障,再大的成功也是昙花一现。

“雨姐粉条”事件,就是忽略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忽略了经营的本质是诚信。任何商业行为都应该以诚信为基础,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直播带货,都不能忽视这一点。如果一个商家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了诚信,那么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个行业的声誉和消费者的权益。

此次“东北雨姐假粉条”事件不仅是对带货主播敲响的一记警钟,更是一次对市场秩序、监管的审视和反思。有关部门加强法治宣传,增强打假网红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其消费监督行为、维权行为,避免一些网红利用舆论逼迫商家关门停业,或者施压监管部门对商家作出超出事实与情节的过重处罚,规避打假主播用私“罚”、干预执法等行为。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媒体、广告等渠道,向公众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与维权行为相关的法律规定,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知道维权的合法途径和方法。让公众在对于网红打假维权乱象时,可以保持理性思维,不盲目跟风,避免被误导或利用。

网络平台应加强自身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的审核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恶意打假行为的滋生。通过加强对网红的管理和培训,引导其合规运营,规范其维权行为,保护商家的合法权益。同时平台也应积极参与维权行动,支持合法合规的维权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防止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公众的监督不仅仅是对商家不法行为的有力制约,也是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支持。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角和更为丰富的力量,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苏居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