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新版指南出炉!2024版 VS 2018版,更新了哪些内容?一文速览

健康   2025-01-22 17:30   上海  

肝衰竭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其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及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近期,2024版肝衰竭诊疗指南颁布!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2018版指南基础上,该版指南有多处内容更新。

更新要点一:修订ALF、SALF、ACLF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临床基于基础肝病病史、起病特点及病情进展速度,将肝衰竭分为4 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或S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

1. 定义修订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参考文献[1-2]

简单来说,2024版指南中 ALF、SALF 发生的时间点由原来的 2周内、2~24周分别更新为 4周内和 4~24周;ACLF的定义描述更为全面。

2. 临床诊断标准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参考文献[1-2]

临床诊断 ALF,新版指南删除了 TBil≥10倍正常值上限或每日上升≥17.1 μmol/L,淡化了胆红素水平的阈值,更加突出了 ALF的肝性脑病特征。

对于 ACLF的诊断,目前东西方 ACLF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尚存在差异,2024新版指南汇总了常用的 ACLF诊断标准与预后评分系统,具体内容可见指南原文,本文不过多赘述。
更新要点二:新增COSSH-ACLF诊断标准与分级

基于我国乙型肝炎相关ACLF人群特征的 COSSH-ACLF诊断标准,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较高,被新版指南采纳。

依据 COSSH诊断标准,将 ACLF划分为3个等级:
  • ACLF1级(早期):肝衰竭(TBil≥12 mg/dL)合并 1. 5≤INR<2. 5,或合并肾功能障碍(肌酐1. 5~1. 9 mg/dL),或合并Ⅰ~Ⅱ级肝性脑病。
  • ACLF2级(中期):出现2个器官衰竭(肝、肾、脑、凝血、呼吸和循环)。
  • ACLF3级(晚期):出现3个或3个以上器官衰竭(肝、肾、脑、凝血、呼吸和循环)。

新版指南从脏器衰竭的角度认为,COSSH-ACLF 标准的1、2、3分级分别相当于2018年版指南中ACLF的早、中、晚期。

图片来源:摄图网

更新要点三:对肝衰竭病因部分调整

在我国引起成人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儿童肝衰竭多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

2024新版指南对病因部分进行了适当调整,新增免疫相关的肝衰竭。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参考文献[1-2]
更新要点四:新增免疫调节剂在自免肝相关肝衰竭的应用

2024新版指南中,新增了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肝衰竭的二线和三线治疗方案:

  • 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可作为使用标准疗法(泼尼松龙单用或联合硫唑嘌呤)无效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二线用药;

  • 西罗莫司、英夫利昔单抗和利妥昔单抗等可作为三线用药。
更新要点五:新增ICIs所致3级以上严重肝损伤治疗意见
2024新版指南尤其强调病因包括诱因治疗的重要性。药物性肝损伤是肝衰竭的重要病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不良事件之一即为肝毒性,严重可导致肝衰竭的发生。

肿瘤患者在接受 ICIs治疗前应进行评估,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肝脏功能的监测。在ICIs所致的3级以上肝损伤患者(ALT≥5~20×ULN,TBil≥3~10×ULN)中,应立即停用 ICIs,开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甲基强的松龙1~2 mg·kg−1·d−1或相当剂量激素),如治疗3~5d后无明显改善,可考虑加用麦考酚酯或他克莫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尽早联合人工肝治疗。

更新要点六:肝移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肝移植仍是治疗终末期肝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尤其是经积极内科综合治疗和人工肝治疗疗效欠佳的患者。

近年来随着肝移植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禁忌证不断减少,新版指南对肝移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进行了较大更新: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参考文献[1-2]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

  • 适应证方面,新版指南新增了超紧急状态患者拥有供肝分配最高优先级;新增AARC ACLF Ⅰ~Ⅱ级治疗 1周内评分无下降患者和AARC ACLF Ⅲ级患者应优先行肝移植治疗。对于合并肝癌的肝衰竭患者,在原适应证基础上,新增无肝外转移的陈述,更为严谨。新增对于合并严重肾损伤或终末期肾病的肝衰竭患者可考虑肝肾联合移植。

  • 禁忌证方面,2024版指南在肝移植的禁忌证较 2018 年版指南明显减少。

福利返场——医护专属笔记本

1.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关注“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2. 进入公众号,后台回复“笔记本”参与领取!

END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 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4, 40(12): 2371-2387.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1): 38-44.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晚上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是垂直于消化、肝病领域的新媒体,旨在为消化科、肝病科医生与学生,提供消化、肝病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病例讨论等,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