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我国人群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慢性胃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胀满、嗳气、食欲减退等。慢性胃炎易反复发作,春节期间要注意哪些方面?一起来看看吧!
慢性胃炎的基础病变多为炎症反应(充血渗出)或萎缩,以此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也有利于与病理诊断统一。
新悉尼系统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后者再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多灶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包括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
根据病变分布,内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
慢性胃炎亦可根据病因分为Hp胃炎和非Hp胃炎,Hp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将Hp胃炎定义为感染性疾病。
Hp感染引起慢性胃炎发病的因果关系符合科赫(Koch)法则。Hp感染引起胃炎的机制与细菌毒力因子直接或通过免疫反应间接损伤胃黏膜、诱发炎症反应有关。
Hp感染者几乎均可发生慢性活动性胃炎,部分Hp感染者在慢性胃炎基础上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
图片来源:摄图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与胃癌发病率呈正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属于胃癌的癌前疾病,国外文献多统称为广义的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按照Correa模式向胃癌进展的重要阶段,是Hp感染、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胃癌的发生一般遵循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完全性肠化生➝不完全肠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浸润性胃癌。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Hp感染率不同有关。
我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指出,累及全胃的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肠腺化生、肠化)的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胃癌发生风险。
图片来源:摄图网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的处理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同。无症状、Hp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异型增生的患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虽然尚无明确证据显示某些饮食摄入与慢性胃炎症状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且亦缺乏饮食干预疗效的大型临床研究,但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仍是慢性胃炎治疗重要部分,春节期间慢性胃炎患者要注意以下方面:
1.生活有规律:
春节期间要注意不能过度放纵,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如果过度疲劳和起居制度严重紊乱,可使体质和免疫力下降、胃肠功能紊乱。
2.注意保暖:
冬季寒冷刺激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炎症趋向活跃,从而使慢性胃炎的症状加重。因此,春节期间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全身特别是胃部不要受凉。
3.饮食有节:
春节期间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胃炎活动期以少量多餐为原则,1日4~6餐为宜。
食物以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新鲜食物为主,如牛奶、豆浆、和新鲜蔬菜等。要注意多食细软易消化食品,食物宜精工细做,进食宜细嚼慢咽。
应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
4.慎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如阿司匹林、水杨酸类、保泰松、消炎痛、激素、红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利血平等。
参考文献:
[1]房静远,杜奕奇,刘文忠,等.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 [J]. 胃肠病学, 2023, 28 (03): 149-180.
[2]中华医学会等. 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 19(9):768-775.
[3]王萍,卞立群,杨倩,等.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2):5904-5911.
[4]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胃癌临 床 诊 疗 指 南(2021 版 )[J]. 中 华 医 学 杂 志 , 2022, 102(16): 1169-1189. DOI: 10.3760/cma. j.cn112137-20220127-00197.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