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为何屡除不尽?导致「根除失败」的这9个因素,不可忽视......

健康   2024-12-16 17:32   上海  

据估计,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在世界人口中感染率超过 50%。其不仅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与胃肠道外疾病具有一定的关系。Hp感染后可导致的相关疾病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根除Hp可有效控制相关疾病进展,降低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目前,铋剂四联质子泵抑制剂PPIs、铋剂联合2种抗生素)、含P-CAB的铋剂四联(伏诺拉生、铋剂联合2种抗生素)、高剂量二联疗法(阿莫西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s)均被我国多部指南/专家共识推荐作为 Hp感染初次和再次根除治疗方案。

然而,据统计我国人群中至少有 5%~10%的Hp感染属于难治性。难治性Hp感染是指至少连续 2次规范的根除治疗依然未获得成功根除的情况。多数研究表明,Hp根除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一、Hp对抗菌药物耐药

Hp对抗菌药物耐药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是导致其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自 2017年以来,幽门螺杆菌因其耐药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对人类健康构成最严重威胁的 20种病原体之一。


2024年,《柳叶刀-微生物》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耐药最新特征的研究[7]该研究于2023年3月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涉及26个省份的52个城市,共有 12902名健康个体参与(男性为 4375人、女性为 8527人)

研究结果显示,整体 HP感染率为27.08%,其中男性感染率为28.85%,显著高于女性的26.18%。30至49岁年龄段的感染率最高,达到28.98%。

在对HP阳性个体进行的耐药基因测试中发现:
  • 50.83%的感染者对克拉霉素表现出抗药性,女性耐药率(53.85%)显著高于男性(45.48%)。特别是在40至60岁年龄组,对克拉霉素的抗药性普遍超过50.83%。
  • 1648名感染者对左氧氟沙星存在抗药性,其中女性耐药率为49.01%,同样高于男性的43.90%。40至60岁年龄组中对左氧氟沙星的抗药性也较高,达到54.54%。

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我国人群中处于较高水平,二者均具有继发耐药和交叉耐药特点。Hp耐药最主要的原因为抗生素靶基因的自发突变而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相关耐药基因如下:
①克拉霉素耐药基因:克拉霉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 50S亚基中 23SrRNA 的 V结构域结合,从而干扰肽链延长、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活性。23SrRNA 基因 V区的关键点突变(如A2143G、A2142G和 A2142C),可导致 Hp克拉霉素耐药。
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Hp对左氧氟沙星耐药主要由 DNA旋转酶gyrA和 gyrB的 QRDR区域点突变引起(如gyrA的N87I、D91Y等)。此外,外排泵系统基因如 AcrAB-TolC和 hefABC的突变也与耐药性相关。

二、宿主CYP2C19基因型

宿主 CYP2C19基因型的不同也会影响 Hp根除治疗效果。CYP2C19是以 PPI的主要代谢酶,根据 CYP2C19不同基因型,可分为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

相关研究表明:与中间或慢代谢型 CYP2C19相比,快代谢型CYP2C19的根除失败率更高。与CYP2C19慢代谢型相比,快代谢型的根除失败率增加2.52倍;在排除依从性良好且克拉霉素敏感的情况下,快代谢型的根除失败率显著增加 4.4倍。

也就是说,若患者是 CYP2C19快代谢型,摄入 PPI后很快被自身代谢,无法发挥理想的药物效果,降低了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将导致出现 Hp根除率下降,影响根除方案的疗效。而我国儿童及成人 CYP2C19基因型多以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为主,故易导致 PPI代谢速度较快,使得治疗效果欠佳。

三、服药依从性差

复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差,从而影响 Hp根除率。

多项研究发现,依从性良好的患者Hp根除率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
  • 2020年,一项纳入 267例 Hp阳性初治患者的研究探讨了服药依从性对铋剂四联疗法根除 Hp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依从性好的患者组 Hp根除率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组(87.3%对74.5%, P=0.016)。

  • 一项纳入341例 Hp感染者的研究表明,在 Hp根除失败组中,超过60%的患者具有较差的依从性。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依从性是 Hp 根除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依从性差不仅可引起Hp根除失败,亦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患者不规律服药导致 HP感染不能被彻底清除,引起HP感染容易出现复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根治率。

四、其他因素

1. 吸烟

一项纳入了 39项研究的 Meta分析探讨了吸烟对 Hp根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吸烟患者 Hp根除失败的风险增加(OR=1.70, 95% CI: 1.49~1.93),且失败风险与吸烟剂量呈正相关。

可能原因为吸烟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促进胃酸分泌,从而降低酸敏感性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的活性。

图片来源:摄图网

2. 血糖、血脂因素

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 Hp根除失败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者(OR=2.59, 95% CI:1.82~3.70, P<0.001)。糖尿病患者根除Hp 失败的风险增高可能是由于高血糖损害免疫系统,以及糖尿病患者本身易发生细菌感染和频繁的抗菌药物暴露,进而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

日本一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胆固醇和ω-3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与Hp根除呈负相关。

3. 口腔疾病

我国一项队列研究显示,Hp 根除失败组和成功组患者的口腔疾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Hp根除失败组中,约46%的患者存在口腔疾病。

4. 维生素D水平

近年来,血清维生素 D水平与 Hp的相关性逐渐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对 Hp的易感性及根除率有显著影响。

Meta分析结果表明,Hp阳性个体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此外,成功根除 Hp的个体维生素 D水平较高,而维生素 D缺乏的个体根除 Hp的失败率较高。补充维生素 D或可提高标准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 Hp方案的根除率。

5. 医源性因素

研究发现,Hp根除失败的患者普遍存在不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包括不合理的抗菌药物组合,重复使用相同的抗菌药物以及使用无效的抗菌药物。这也是导致 Hp根除失败的原因之一。

6. 家庭聚集性感染

幽门螺杆菌具有家族聚集性感染的特点,是 Hp根除后再感染的危险因素。常见的传染途径包括共用餐具、共用食物、亲吻、不良卫生习惯等,尤其当父母感染幽门螺杆菌时,其子女感染率明显增加。
好礼领取——医护专属礼品

1.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关注“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2. 进入公众号,后台回复“12”参与领取!

END

参考文献:

[1]黄婷婷,曹蕾,曹永孝.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OL].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https://link.cnki.net/urlid/61.1399.r.20240719.1809.006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11):745-756.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消化专科联盟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J]. 中华儿科杂志, 2023, 61(7): 580-587.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20929-00849.
[4]苏意, 等.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因素研究进展及其相关临床实践展望[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2024年第16卷第12
[5]金玉琳.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影响因素分析[J]. 系统医学. 20238月第 8卷第 16
[6]陈沙沙, 等. 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2022年第27卷第2期

[7]Liang Wang, Zhengkang Li, Chin Yen Tay, Barry J. Marshall, Bing Gu. Multicentre, cross-sectional surveill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prevalenc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to clarithromycin and levofloxacin in urban China using the string test coupled with quantitative PCR. 2024. Lancet Microbe.https://doi.org/10.1016/S2666-5247(24)00027-2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晚上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是垂直于消化、肝病领域的新媒体,旨在为消化科、肝病科医生与学生,提供消化、肝病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病例讨论等,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