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典型首发症状:咳嗽、胸痛对症治疗无效?背后竟是这个原因......

健康   2024-12-24 17:32   上海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GERD患病率较高,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烧心、反流是GERD典型临床表现,对于有典型烧心、反流症状的患者,若其症状已引起患者的困扰,可初步考虑为GERD。

但在临床实践中,GERD患者常出现不典型首发症状(如咳嗽、胸痛、上腹痛、嗳气、咽喉不适、哮喘等)由于医生对疾病认识不足或患者惯性思维首次就诊于其他科室,经常会导致临床误诊、漏诊,进而耽误病情诊治。

本文重点讲述因不典型首发症状导致 GERD误诊的相关案例,旨在提醒广大医师群体,关注 GERD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此减少临床误诊、漏诊几率,使患者能尽早得到正确诊治。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首发症状为咳嗽,误诊为支气管肺炎
GERD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尤其是食管外症状者,通常会表现为咳嗽、咽部不适、哮喘等,极易误诊为支气管炎。
大多数患者发病后就诊于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其临床症状多样化,影响了医生的判断,给疾病确诊带来了困难。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会使病情反复,延长确诊时间,耽误诊治。


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某院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被误诊为支气管炎的 GERD 5例的临床资料。
简要情况:患者均以反复咳嗽为主诉就诊,咳嗽症状夜晚较严重,伴有胸闷、胸痛3例,咽痛2例,咳痰3例,气喘、睡眠障碍、呼吸急促各1例。患者各症状在饱餐后明显,于平躺及身体前倾时更易出现上述症状。
既往就诊:5例均由于反复咳嗽半月或3年内反复发作咳嗽,同时伴有咳痰、胸闷、咽痛、气喘症状,曾多次前往当地基层社区医院、县级医院以及该院呼吸科门诊就诊。5例均误诊为支气管炎,误诊时间15d~3年。
期间所有患者接受了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当时轻微改善,但停药后不明原因反复发作,随发作次数的增加或症状加重出现胃灼热、反流、胸骨后胸痛等消化道相关症状。

入院确诊经过:入院后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检查,如一般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可,双肺呼吸音无明显异常,咽微充血,心肺未闻及异常;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胸部CT及X线检查等,5例均行肺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

关键检查在于24h食管 pH值和阻抗监测以及电子胃镜检查,DeMeester积分为18~46分;胃镜检查4例结果示食管下段黏膜存在充血、糜烂现象。4例病变部位在食管下段,LA分级均为A级,1例电子胃镜检查食管无明显异常,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周,症状有所改善。
治疗经过:5例患者最终确诊为 GERD。确诊后,嘱患者改变生活习惯,低脂饮食,每餐勿过饱,禁食不易消化食物;予奥美拉唑20 mg口服,2/d,联合胃动力药莫沙必利5 mg口服,3/d,治疗疗程为8周。
治疗8周后,通过电话随访,4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停药后临床症状再次出现,告知患者来院复查,根据需要继续药物治疗,症状消失继续用药7d,停药后无复发。

分析以上病例,5例 GERD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嗽症状夜间较重,伴有咳痰、胸闷、咽痛等症状,均误诊为支气管炎。




思考一:GERD患者为何会有咳嗽等呼吸道表现?

原因在于反流的胃内容物被吸入气道,刺激咽喉、气管,引发咳嗽、喘息症状;同时反流物刺激食管下段的迷走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导致呼吸困难、胸闷。

患者长期反流导致食管和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增加气道的反应性,使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咳嗽症状夜间较重是由于夜间反流物更易吸入气道,致患者出现夜间咳嗽等症状。

鉴别要点

GERD 病变位置主要为胃与食管,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反酸、嗳气,还会出现呼吸道症状,与支气管炎相似。但是该病患者呼吸道症状一般出现于饱餐后或平躺时,若不仔细询问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特点,完善消化道疾病相关检查,误诊概率较高。

支气管炎病变部位主要为支气管,以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为主,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吸入有害物质、病毒感染引起,且使用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有效。




思考二:导致误诊的原因有哪些?

1. 疾病认识不足。
  • 患者方面:患者文化水平不高,对该病不了解,当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会出现惯性思维,误认为与呼吸道感染疾病有关,首次就诊于耳鼻喉科或呼吸科,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师判断。
  • 医师方面:患者就诊时主诉为呼吸道症状,医师缺乏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警惕,思维较局限,因此给出错误诊断。5例患者均于初诊时误诊。

2. 临床表现复杂,且误诊患者症状多不典型。

5例患者就诊时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伴有咳痰、胸闷、咽痛等症状,医生思维局限,经治疗后反复发作,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明显消化道症状,才进一步确诊。

3. 检查缺失。

5例患者确诊前均未进行此类检查,且大多数医院不具备食管 pH 值测定、压力测定等检查条件,导致误诊。

4. 忽略主诉细节。

患者为呼吸道疾病所致的咳嗽时,咳嗽时间分布较为规律;而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咳嗽多发生于饱餐后或平躺时。本组5例均忽略了患者主诉咳嗽的时间,出现误诊。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减少 GERD的误诊情况,建议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 首先,要强化临床医师尤其是非消化内科接诊医师对 GERD呼吸道症状知识的认识。对比呼吸内科疾病,明确鉴别点,各科室共同探讨误诊病例差异,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 其次,重视 GERD知识普及,拓宽诊断思维,提升门诊医师学习积极性。
  • 再者,医师要详细询问患者主诉特点、症状发生时间等,针对性检查。全面细致分析病情,不能仅凭症状诊断,要综合临床资料。
  • 若当前治疗方案效果差,及时分析,跳出呼吸道疾病思维局限,完善内镜等检查以排除不确定疾病,从而准确确定是否为 GERD,避免因认知不足、表现复杂等因素造成的误诊情况发生。
二、首发症状为胸痛,误诊为心绞痛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之一。有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所引起的胸痛占非心源性胸痛的 60%左右。


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某院收治的被误诊为心绞痛的GERD12例的临床资料。
简要情况:所有患者均以发作性胸痛为首发症状。伴胸骨后疼痛7例,心前区疼痛5例,放射痛4例。胸痛持续时间5~120 min,卧位时加重7例,活动时加重4例。伴胸闷压迫感5例,夜间呼吸困难4例。24h动态心电图示:S-T段压低4例,T波倒置3例,T波低平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缺血性心脏病4例。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无变化。心肌酶检查均正常。

误诊及确诊经过:12例病初均误诊为心绞痛,误诊时间5~40d。所有患者均先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等抗心绞痛常规治疗。

所有患者按误诊疾病治疗后效果不佳,考虑是否有消化系统问题而行胃镜检查。其中6例见食管黏膜破损,2例长径<5mm,4例长径>5mm;6例见黏膜破坏有融合。所有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胃镜诊断标准,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伊托必利分散片+铝镁二甲硅油咀嚼片治疗,期间要求患者严格控制饮食,禁刺激性食物摄入和烟酒;肥胖患者应合理控制体质量。治疗期间其他用药需遵医嘱。

治疗8周后行胃镜检查评估疗效,所有患者胸痛症状均消失或缓解,治愈8例,显效及有效各2例。




思考一:GERD患者为何会出现胸痛表现?

由于胃、食管和心脏自主神经在第4、5脊神经交叉,GERD患者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化学感受器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传入第4、5脊神经,造成患者胸痛程度、放射情况及发生规律与心绞痛十分相似。

12例患者中,部分患者心电图检查存在ST-T段改变,因此被误诊为心绞痛。但有研究表明:多因素可以影响ST-T段改变,比如睡眠质量差、电解质紊乱、情绪过度波动、饮食不当等。故ST-T段改变只能提示心绞痛风险,作为心绞痛的辅助诊断依据,最终是否确诊为心绞痛,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

鉴别要点

①诱因:心绞痛发生多有诱因,如过度疲劳、睡眠质量过差、情绪波动过大,经过适度的休息、稳定情绪等调适并含服硝酸甘油,胸痛症状可以迅速消失。胃食管反流病诱因相对较少,多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②时间:心绞痛持续时间一般<15 min;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持续时间则多>15 min,甚至可达60 min乃至更长。

③一般情况下,心绞痛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 5min内有效缓解疼痛,但该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效果欠佳,而且起效时间往往>5min。

④心绞痛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时,虽然都有可能出现ST-T段压低,但是心绞痛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多呈阳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则多呈阴性。因此,对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者应及早行胃镜等相关检查。

从疼痛部位来看,心绞痛多涉及心前区,为压榨样疼痛或闷痛;胃食管反流病则有很强的烧灼感。




思考二:如何防范误诊情况出现?

为避免误诊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从医务人员和患者两个层面入手:

一方面,医务人员应加强对疾病的认知,特别是心内科和消化内科医师,需具备跨学科意识。在诊断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诉、生活史和病史等信息,跨越科室界限进行诊断,以确保准确无误。
另一方面,针对患者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应充分利用各种健康教育形式,如在医院走廊悬挂极易误诊疾病的鉴别要点等,以提升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疾病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对自身疾病做出相对专业的初步判断。这样,既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又能增强患者及家属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图片来源:摄图网

针对首诊未确诊者要做好治疗跟踪,及时了解患者治疗进展,经常规治疗无效后,接诊医师要立即引起重视,并采取会诊等多项措施,以尽快确诊,从而最大限度减轻因误诊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痛苦。

END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食管疾病协作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规范[J].中华消化杂志,2023,43(9):588-598

[2]陈紫兰,冒朋飞.误诊为支气管炎的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24,37(12):22-25.

[3]李娟,董艳丰,马振成.胃食管反流病12例误诊心绞痛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20,33(04):10-13.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晚上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是垂直于消化、肝病领域的新媒体,旨在为消化科、肝病科医生与学生,提供消化、肝病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病例讨论等,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