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认为的这些“好习惯”,却是「脂肪肝」的催化剂...... 千万别忽视!

健康   2025-02-01 09:00   山西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从医学的角度看,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内脂肪负荷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进食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食物,久坐不运动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是大众熟知的脂肪肝的诱因。

图片来源:摄图网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一些误认为健康的生活习惯,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脂肪肝的“催化剂”!

1
“吃早饭”


在往期的文章中,小编阐述过不吃早饭的危害,其中之一就是可诱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一项研究发现:不吃早饭或马马虎虎吃早饭的人,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比例较高。而这恰好也是 MAFLD重要的危险因素。

那么,每天吃早饭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脂肪肝的发生了呢?其实,规律吃早饭是一方面,而早饭的种类也同样重要。

我国居民普遍对早餐营养重视不足,近九成人早餐品种单一,且相当一部分人蔬菜水果和奶类摄入不足,早餐质量不高。

图片来源:摄图网

(1)不建议吃什么样的早餐?

不建议长期摄入以油炸食物(油饼、油条、油糕等)、加工类食物(如薯条/薯片、蛋糕、威化饼干、夹心饼干、腌制类食品等)为主的早餐。这些都是高脂肪、高盐、高糖、高反式脂肪酸(TFA)的饮食。若长期过量摄入,可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MAFLD等风险。

(2)建议吃什么样的早餐?

一项来自西班牙的研究表明,吃高质量早餐以及每天早餐摄入热量占总热量的 20%~30%时,有助于减肥和改善血脂。而高质量早餐包括适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添加糖和饱和脂肪。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合理膳食-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早餐应保证食物多样,至少四类品种以上。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科学指导原则,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的早餐,都需要食物多样。食物多样才能搭配合理,保障营养物质互补、充足和全面。

快捷、方便和营养的早餐,至少包括谷物主食 1份、奶类鸡蛋等食物 1份、蔬菜、水果各 1份。注重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等优质食物类、以及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摄入,合理搭配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3)建议什么时候吃早饭?

《合理膳食-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指出:中医有辰时(7: 00-9: 00)胃经当令的说法,早餐应在 9点之前吃完。

2
“减肥”


肥胖作为 M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实现减重是降低疾病负担的有效方法,已被各大指南/专家共识推荐为该病的首要预防措施。
但一些肥胖患者为了想快速达到效果,短时间内过度节食、减肥,反而硬生生“减”出了脂肪肝,得不偿失。

具体来看,减肥时全身脂肪被迫燃烧,大量脂肪会进入肝脏等待被代谢。代谢过程需要蛋白质组成的酶参与,脂肪运出肝脏还需要载脂蛋白。但很多人在减肥时会节食,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酶和载脂蛋白都出现缺乏。肝脏分解代谢脂肪的能力由此减弱,脂肪堆积在肝脏,因此引发脂肪肝。

还有一些肥胖者,常会陷入一些减肥误区,如只靠蔬菜、水果进行减肥;单纯依靠锻炼进行减肥;滥用减肥药物以及长期不吃早餐、不健康的早餐膳食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实,减肥是一个需要耐心、循序渐进、用心对待的过程。避免盲目追求效果而过度减重,这样反而成为了脂肪肝的“催化剂”。

应将饮食、运动结合起来,有研究发现饮食与运动联合治疗对 MAFLD患者的效果优于饮食或运动的单独治疗,而单纯依靠锻炼并不能改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若有必要可接受专业心理指导,增强信心。

若生活方式干预不理想,应到专业医疗机构经医生评估后,服用合适的减肥药物进行减重,切勿自行盲目应用。

END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4, 32(5):418-434. DOI: 10.3760/cma.j.cn501113-20240327-00163.
[2]合理膳食——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J].营养学报,2024,46(04):310.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晚上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是垂直于消化、肝病领域的新媒体,旨在为消化科、肝病科医生与学生,提供消化、肝病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病例讨论等,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