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将同型半胱氨酸(Hcy)简称为“血同”,其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为甲硫氨酸脱甲基后的产物,这是Hcy的唯一来源。
多种因素可导致血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蓄积,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故而简称为高血同。根据血中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为轻型(15~30μmol/L)、中间型(31~100μmol/L)和重型(>100μmol/L)。
图片来源:摄图网
研究发现,高血同与多种疾病存在关联,其可损伤细胞、组织、器官,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或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一样,高血同也是判定健康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1. 遗传因素:一些与血同代谢相关的关键酶如CBS、MTHFR、MS 的基因发生突变,即可致酶缺陷或活性降低。
2. 营养因素及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饮用大量咖啡或浓茶等可导致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消耗过多,或这些营养素摄入过少,引起血同升高。
3. 年龄、性别因素:有研究发现,血同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此外,手雌激素影响,男性血同水平高于女性,而女性绝经后高于绝经前。
4. 药物因素:如应用氨甲蝶呤、一氧化氮、抗癫痫药、利尿药、烟酸等药物可使血同水平升高。
5. 疾病因素:如肾功能障碍和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贫血、严重硬皮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可导致血同升高。
图片来源:摄图网
研究发现,高血同可通过氧化损伤、DNA甲基化和含硫化合物代谢异常等多种机制影响细胞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与调控,进而导致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
高血同几乎影响全身的各个器官
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高血压、痴呆、动脉粥样硬化等);
骨骼疾病(高血同可损害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减少骨量,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
慢性肾脏病(高血同是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
糖尿病并发症(伴有高血同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大血管损伤和微血管病变);
妊娠期疾病(高血同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盘血管病变、习惯性流产等。血同可直接影响神经管闭合程度,进而导致胎儿畸形);
男科疾病(高血同可影响精子生成、精子的功能,从而导致不育症;且高血同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显著相关);
肝脏疾病(如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肝癌等);
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高血同与胃部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在胃癌患者中,血同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肿瘤分期的升高,血同亦随之升高。研究发现,血同每升高 5μmol/L,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就会提高 7%,说明血同浓度的升高与细胞异性增生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关系密切,可用于肿瘤活动情况监测。
2. 萎缩性胃炎
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患者血同水平高于正常人,且与萎缩性胃炎呈正相关。活动期血同水平高于缓解期且随病程升高,口服叶酸等可降低。
高血同或可加重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损伤,加速向胃癌进展;且萎缩性胃炎常伴 Hp感染,Hp感染会进一步升高血同。
因此,有研究者建议将高血同的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高危群体,定期接受胃镜检查;另外应积极服用叶酸积维生素B12以降低血同水平。
相关研究表明,PU的发生与血同的升高存在密切关系。
PU形成后,细胞中主要相关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遭受影响而发生异常,或者因 PU患者自身体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明显缺乏时,蛋氨酸向半胱氨酸转换速度加快,导致血同水平明显升高;而血同水平升高后,可通过多种机理反向参与 PU的形成。
4. 胃息肉
有研究者发现,高水平的血同会增高胃息肉的发生可能。胃息肉患者血同水平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然而,关于血同水平与胃息肉风险之间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还需进行高质量的大样本对照研究以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内在联系。
1.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关注“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参考文献:
[2]中国营养学会骨健康与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北方慢性病防治分会.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疗专家共识[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年9月9日第7卷第3期
[3]申东北,高官莉,魏晓龙(综述),张树荣(审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某些胃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贵州医药,2024,48(8):120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