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后,身体出现这6种异常,建议查一下肠镜!

健康   2024-12-05 17:30   上海  

结直肠癌(CRC)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图片来源:摄图网


根据2024年3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2000—2018年我国男性CRC发病率每年上升2.7%,女性发病率每年上升1.1%,男性死亡率每年上升1.2%,女性死亡率基本持平,表明我国CRC的整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一、结直肠癌与癌前病变


大多数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遵循腺瘤-癌序列,从癌前病变进展到癌需要5~10年,这给了结直肠癌筛查充足的时间进行早期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要显著高于晚期,I期的5年生存率接近90%。


CRC癌前病变指被证实与CRC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具体包括结直肠腺瘤、腺瘤病(息肉病伴异型增生)、SSL、传统锯齿状腺瘤(TSA)以及IBD相关异型增生等。


其中,结直肠腺瘤又称为普通型腺瘤,发生于结直肠黏膜上皮,是结直肠最常见的癌前病变,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国内针对2299例中晚期CRC患者的调查显示:在发病前,64%的患者完全不知晓CRC的高危因素,85%的患者不了解早期筛查的相关知识,高达97%的患者发病前未做过肠镜筛查,以至在首次确诊时,83%的CRC都处于中晚期


建议对≥40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在体检时进行结直肠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高风险者从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初筛检查,评估结果为中低风险者从5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初筛检查。散发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及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起始筛查时间要更早。


二、结直肠癌有哪些征兆?


早期结直肠癌病人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①排便习惯改变。②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③腹痛或腹部不适。④腹部肿块。⑤肠梗阻相关症状。⑥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结直肠癌发病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应详细询问病人相关病史。


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病率约占结直肠癌总体发病率的6%,应详细询问病人相关家族史: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结直肠癌与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可以镜下直接观察到结直肠腔,结合病理检测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最准确的手段。 


结肠镜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是CRC筛查的两种主要内窥镜技术,可直观检查整个结肠(结肠镜检查)或远端结肠(包括降结肠、脾曲和横结肠)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的状况,相较而言,乙状结肠镜在国内普适性有限。


1.结肠镜检查


《中国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专家共识》结肠镜是CRC查的金标准,可作为所有风险人群的CRC筛查手段。


结肠镜检查(包括息肉活检及病理检查)是诊断早期CRC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治疗结肠病变的重要手段,结肠镜检查及病变切除可使CRC的发病率降低76%~90%,死亡率降低53%。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是保证筛查效果的关键。目前较为公认的高质量结肠镜检查标准包括:


①首先,应保证合格的肠道准备质量比例≥90%。②其次,盲肠插镜率应≥95%。③再次,平均退镜时间(除外活检和息肉切除时间)至少6min。④最后,根据我国国情,建议平均风险人群的腺瘤检出率目标值应≥15%,其中男性≥20%,女性≥10%。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和(或)粪便DNA阳性者腺瘤检出率应高于此标准。


内镜检查报告必须包括:进镜深度、肿物大小、距肛缘位置、形态、局部浸润的范围,对可疑病变必须行病理学活组织检查。


但需要注意的是,结肠镜虽是金标准检查,但也不能检出所有的进展期腺瘤、间期癌(常规筛查间隔之间被诊断出的癌症)和CRC。


2.乙状结肠镜


乙状结肠镜具有以下优点:①肠道准备要求低;②患者的检查不适感较弱;③操作人员培训时间短。


乙状结肠镜适用于病变位置较低的结直肠病变。内镜医师通过乙状结肠镜可检查降结肠、乙状结肠以及直肠,对肠道准备要求较低。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但我国有关乙状结肠镜应用相对较少,且因25%左右的结直肠癌位于近端结肠,乙状结肠镜无法探及,可能导致近侧结直肠癌出现漏诊,单独使用该方法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时可能存在漏诊情况。

END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体检分会 . 防癌体检结直肠癌筛查技术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4, 18(11): 805-815. DOI: 10.3760/cma.j.cn115624-20240819-00668.

[2]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上海方案(2023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4,34(01):13-66.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4.01.002.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防控专家组,吴静,王宝华,等.中国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专家共识[J].环境卫生学杂志,2024,14(04):273-285.DOI:10.13421/j.cnki.hjwsxzz.2024.04.001.

[4]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

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等 . 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5]2022, 39(1): 1-18. DOI: 10.3760/cma.j.cn321463-20211111-006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 40(6):601-625.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晚上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
医会宝消化肝病视界是垂直于消化、肝病领域的新媒体,旨在为消化科、肝病科医生与学生,提供消化、肝病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病例讨论等,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