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希腊6:巴塞的阿波罗·伊壁鸠鲁神庙

旅行   2024-10-15 16:04   北京  

在奥林匹亚安静的街边吃过午饭,南下途中走山路前往巴赛的阿波罗·伊壁鸠鲁神庙。
巴赛是地名,是位于希腊麦西尼亚州东北部的一处考古遗址。在古希腊时期,曾是阿卡迪亚的一部分。
巴赛的阿波罗·伊壁鸠鲁神庙是1986年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希腊遗址,比大名鼎鼎的雅典卫城还早。被广泛认为是希腊古典古代保存最完好的古迹之一。
阿波罗·伊壁鸠鲁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全名,以下就简称阿波罗神庙了。
翻山越岭,一路驶向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腹地。路不宽但路面平整,车很少,上上下下郁郁葱葱,完全不同于雅典周边阿提卡地区的干旱贫瘠,车行其间,十分轻松惬意。
唯一的问题是穿越村镇时有些路段会变得很窄,仅能允许一辆小车通过,而且常常是坡道带拐弯。在一个村庄穿行,前方视线被古老的石头房屋挡住,习惯性地按响了喇叭,转过来,恰好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缓缓穿越马路,顿感抱歉,停车等候,感觉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惊扰了乡村的安宁。好在老者并未介意,微笑着挥手致意。
阿波罗神庙位于阿卡迪亚群峰之间,海拔1130米的地方,周围一片空旷,寥无人烟。很远就看到了一个白色的大帐篷,那里面就是两千五百年前的神庙遗迹,若不是被帐篷罩住,应该是相当壮观的。

售票处和入口

我们是唯二的游客,很快就只剩下我们了。
最早的神庙是修建于古风时期,公元前七世纪末,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定居点,考古发掘中在土壤上层部位发现了一些还愿牌、陶瓶、陶制的小雕像、青铜和铁制的标枪。可能在公元前六——五世纪,重建了神庙,因为在不远的地方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建筑部件。保存至今的神庙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建筑师伊克提诺斯设计建造的。 因为位于山中腹地,离希腊中心地区的距离太远,这座神庙长时间被遗忘,也因此得以很好保存至今。因为一次偶然,神庙在1765年被法国的一位建筑师发现。第一次对这座神庙正式的发掘时在1836年。

阿波罗神庙为长方形周柱式建筑,长34.3米,宽17.6米;长15根,宽6根多立克式圆柱,按照传统设置了三个大厅:前廊、中殿和后殿,坐北向南,这种朝向在古希腊神庙中是极少见的,因为古希腊神庙一般都是东西向的。或许是环境所限,因为它是建立在陡峭的斜坡上的,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在神庙的内部包含了一个更为古老的坐东朝西的小神庙,其内殿设有自己的门,它现在被看做是大神殿的一个中殿。

它的外部装饰相对简单。然而在里面,有一个连续的爱奥尼亚楣板。展示了雅典人与亚马逊人的战斗以及拉皮斯人与半人马的战斗。1815年,被科克雷尔(Cockerell) 拆除并带到了大英博物馆(它们仍然在大英博物馆中)。

阿波罗神庙目前被白色帐篷覆盖,以便保护和修复原本以为现在看到的神庙是修复过程中重新树立起来的,看了介绍才知道,两百多年前被发现的时候它就屹立在这里,真正的两千五百年前屹立不倒,中国古代两千年前最伟大的建筑是什么样子,只能靠后人的文字描述,在脑海里想象了。

忽然开始产生了疑问,希腊现存屹立时间最长的神庙是哪座?到底是巴塞的阿波罗神庙,还是雅典的帕特农神庙?或者其他的一座神庙?

很遗憾,没有找到答案,不过看到两百年前被发现时的老照片,我一下就理解了为什么巴塞的阿波罗神庙是第一个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希腊古迹。就凭它2500年屹立不倒,还不够吗?

看如今周围荒无人烟,在古希腊也不过是一个小国寡民的城邦,竟能建立起如此伟大的建筑,并且经历两千五百年的风风雨雨屹立不倒,在我看来,泱泱大国人多力大靠大量奴役建起宏伟的大建筑,不稀奇,一个小小的城邦建起如此伟大的建筑才真的令人震惊。

按照箭头指示去上厕所,穿过一片考古遗迹,山坡上堆满和散落着两千多年前的建筑材料,据史料记载,在海拔1130米的地方费加里亚的居民为太阳神阿波罗修建了一座神庙,通过一条长13公里的道路连接着神庙与城市。

厕所却出乎意料地干净,虽然只是简易建筑。

站在海拔1130米的山边,风大气温低,此行头一次在希腊感受到了冷,巴赛的阿波罗神庙,应该是希腊最高的神庙,游客稀少,大概也是希腊最冷的世界文化遗产。

遗憾的是,如今被帐篷包裹起来,无法从远处看到它的雄伟壮观,希望将来修复工作完成后,能够拆除帐篷,重见天日。

路边有图标识周围有好几条阿波罗徒步路线,距离都不长,有山有水有古迹,突发宏愿,争取在帐篷拆除之后,来这里徒步。

点击查看:

为什么是希腊?

签证驾照银行卡,出国自驾行前准备

西班牙葡萄牙自驾游归来小感

欢迎关注我的新号:

行走的徐老游
无畏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