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从东北部的卡瓦拉横穿到西部科孚岛途中,安排在扎戈里游玩一天,由于此行时间充裕未预定酒店,计划如果感觉好,也可以玩两天。
一早从卡瓦拉出发,全程高速,选择在约阿尼纳之前出高速,走乡村道路前往扎戈里。
扎戈里不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而是指一个地区,是包含46个被称为“扎戈里村”的传统村落,呈倒立的等边三角形分布于省会约阿尼纳北部三五十公里范围内的山区。类似于国内常说的徽州古村落,或者江南水乡古镇之类的概念。
46个村庄由古道连接,古道是蜿蜒的山路,路上有160多座大大小小的拱形石桥。古道和石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用于方便驴子商队的通行。桥梁主要由当地家庭捐资建设,桥梁以资助者的名字命名。听上去感觉像是中国的茶马古道。
离开高速公路,驶入村庄,转眼就进入了世外桃源,寂静无人。
路过一座铁桥,估计得有百年历史了,以为这样的桥只能在老电影里才能看到,没想到如今还在使用,桥面铺的是钢板,从上面开过去,很有一种踏上征程奔赴前线的感觉,真想掉头回来再开一遍,于是靠边停车,步行回来用脚又感受了一回。
山村道路上下起伏,逶迤在山间树林,时而路过一些古老的石头建筑,体量都很小,有的是教堂修道院,有的是水磨坊,只有穿过村庄时才会遇到一两个村民,然而就是在这人迹罕至的山村,遇到了两位自行车骑行的游客,一对年轻男女,他们骑得很快,只有在上坡的时候才能超过他们。
路过一座小石桥,下车拍照,远处传来狗叫声,不见牧羊人,转眼间跑来一只牧羊犬,与我隔桥对峙,冲我狂吠。最后我退回了车上。
穿过一片树林,路边有一群人,夫人说他们在采蘑菇。
翻过一个山头,到了一个较大的村庄,名字没记住,回来后通过手机照片也没法查看,就在著名的Plakidas Bridge附近。
穿过村子,前行两公里左右就到了Plakidas Bridge,路边停了不少车。在路边就能看到下面河谷中的三连拱石桥,有石子路铺成的古道通往石桥,这就是两百年前的商道。
山谷中有一片怪石嶙峋,树叶已经开始变黄变红,秋色渐浓,可惜天气阴沉,不时下着小雨,拍出照片来不怎么好看。
遇到一支摩托大队,都是老人,男女都有,说德语,看车牌好像是奥地利的。背景中山坡上就是典型的扎戈里村庄,石头房子,依山而建。
返回村庄,在一个弯道看到了峡谷中的单拱石桥。停好车,沿着石板路走进峡谷,路边和崖壁上开满了黄色的花,花的形状很像郁金香,只是略小一些,夫人用手机查了一下,有可能是野百合。总之很好看,还有很多各色野花,再晚一些来,秋色会更加迷人。
深入峡谷,河边的小路是荆棘密布,犹如走进了森林深处。不知是因为季节,还是上游修了水库,河道都是干涸的,有徒步者干脆走在河床上。
回村庄吃午饭,结果被动物包围。先是无处不在的猫咪。好多只,感觉至少有两个家族。猫咪还是很可爱的,只是在旁边看着,等你投喂,你不投喂,它们也只是看着,只是让你感觉很愧疚。麻烦的是来了很多蜜蜂,盯着盘中的烤肉围着飞转,它们还真的会盯上去吮吸肉汁,搞得我们很狼狈,旁边桌上的男子递过一小碟燃烧的木屑,略好一些,但仍然挡不住那些蜜蜂的执着。匆忙吃完,剩下的都给了猫咪。
村庄里的石头路很狭窄,没地方停车,只好往前开,在一个房屋前看到红绿灯,停下来等了好一会,一直是红灯,想着可能是灯坏了,就开了过去,回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红绿灯是有用的,因为村庄里这一小段路两边都是房屋,太窄无法会车,通过红绿灯控制单边通行。好在没有遇到车。在村庄后面停好车,走进村庄时下起了小雨。
村庄位置很好,面对着海拔2000米的蒂姆菲山高原,维科斯峡谷(Vikos Gorge)就在前方。网上看到照片是冬季雪后日出,在白雪的映衬下的日照金山特别美。
我们只是匆匆一日,但只说开车穿行在静谧的山路,路过村庄和石桥,欣赏盛开的野花,呼吸山野的空气,已经感到无比惬意了。
原本计划住在山里,不料下雨,山上太冷,回到约阿尼纳住在老城对面山上一家新开的酒店。
上次游记的题目还是希腊秘境约阿尼纳,秘境居然成了第一个两次造访,两次入住的希腊城市。
恰逢中秋之夜,早上在爱琴海看到日出,晚上的月亮却被乌云遮住看不见了,还跟朋友说比比看外国的月亮是不是又大又圆。
其实,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这类问题,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就深入思考过了。最重要的,是各自安好。
第二天一早的云海是意外的惊喜,算是对昨晚的补偿吧。
上次2019年春天来的时候,湖边鲜花盛开。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