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希腊10:最后的拜占庭米斯特拉斯

旅行   2024-10-21 21:34   北京  

之前的游记记录了从公元前3000年至前1100年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50年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文明,以及源自公元前800年的希腊城邦国家的遗迹。这篇进入中世纪,米斯特拉斯、塞萨洛尼基拜占庭遗迹、科孚古城、罗德岛罗德古城都是中世纪遗迹。
米斯特拉斯(Mystras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大区的斯巴达市以西7公里处,是一座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废墟,作为拜占庭帝国最后的古都,米斯特拉斯考古遗址是希腊最完美的拜占庭时期的遗迹之一,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座城市起源于山顶的米斯特拉斯城堡,城堡源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6年和1207年十字军攻占伯罗奔尼萨后,来自法国的贵族戈弗雷一世成为阿凯亚侯国的君主。他的儿子戈弗雷二世把侯国首都设立在古希腊时代的斯巴达。其弟纪尧姆二世(1246至1278年在位)于1249年在当时没有人居住的米斯特拉斯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城堡,作用在于控制周围的拉科尼亚地区。
当年的希腊人不喜欢外来的统治者,他们离开斯巴达,在离米斯特拉斯城堡约三公里的地方定居。于是在山头的城堡下出现了一座非常兴旺的城市,就是现在的米斯特拉斯镇。后来城市发展到数万居民,成为附近的文化中心。
1259年拜占庭军队俘获了纪尧姆,逼交出了米斯特拉斯和其它城堡。1348年至1349年拜占庭统治下将其融合到摩里亚专制国,由拜占庭皇室成员管理。
1406年著名哲学家格弥斯托士·卜列东(Georgius Gemistos Plethon)移居到米斯特拉斯,他在这里发展了柏拉图和新柏拉图哲学,成为当时米斯特拉斯文化生活中的精神领袖。他被称为“第二个柏拉图”,在将复兴后的拜占庭希腊文化引入西方一事上发挥了直接的作用,引发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1448年拜占庭的
最后一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米斯特拉斯加冕。米斯特拉斯的王宫是君士坦丁堡之外最大的拜占庭宫殿。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阵亡,巴列奥略家族男性成员被土耳其人尽数屠杀,拜占廷帝国灭亡。作为最后两块落入土耳其人手中的拜占庭领土之一,米斯特拉斯坚守到1460年才向奥斯曼帝国投降,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后,在教堂和修道院之间出现了许多清真寺。
从1687年至1715年归入威尼斯共和国的版图。1715年它又被土耳其占领。1770年在俄罗斯与土耳其的战争中米斯特拉斯开始消沉。土耳其命令手下的阿尔巴尼亚军队开赴伯罗奔尼萨镇压当地的起义。阿尔巴尼亚军队洗劫了米斯特拉斯,从此米斯特拉斯一蹶不振。
1825年在希腊独立战争中米斯特拉斯被破坏惨重,因此被放弃。此后米斯特拉斯没有被重建,而是在荒废多年的斯巴达重建了新城。

我们是9月23日一早从卡拉马塔前往米斯特拉斯的。前一天从奥林匹亚遗址到巴塞的阿波罗神庙,再到卡拉马塔的山路,开的太过瘾了。第二天从卡拉马塔到米斯特拉斯的山路更刺激。刚进入山谷,就看到了野猪,起先看到一只幼小的野猪在穿越马路,奔跑的样子很可爱,再一看,路那边一头硕大无比的母猪紧盯着我们,青面獠牙十分恐怖,显然是在保护幼崽,在野母猪面前,感觉我们的车都小了几分,不敢怠慢,快速驶离。

翻过山头在另一侧山谷中连续遇到两位持枪搜寻的人,应该是为了保证村民安全在猎杀野猪。这一片植被很好,前行一段看路标周围是一片自然保护区,有很多种鸟类和动物,河谷中有徒步路线。

终于看见孤立于山顶的城堡,想着能不能开车上去,少费些体力。结果跟着导航顺着山路一路下坡三转两转来到最下面的入口,停好车,买完票,守门员告诉我们有上下两部分,可以先玩下城,然后开车去上面,从上面入口进去玩上面的城堡。

后来一路溜达,不急不慢地就上到了王宫,再往上过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就到了上面的出入口,然后一鼓作气到达山顶的城堡,然后回到原地开车离开,城堡、上城和下城是连通的。整个遗址其实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以王宫和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主的上城区在中间,上面是城堡,下面是下城区。

古城建造在一个高约621米的小山上,坐落于山脚下,山很陡,看着挺吓人,我们上下一趟走下来并不感觉特别费力,大概是因为景色好,而且随着高度和角度不同而变化,非常壮观。后来想,如果自驾,还是从最下面开始,上到最高处然后返回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先上后下,后半段下坡比较轻松,如果从上面入口开始,先下后上,后半段就比较吃力了。而且下面是主入口,停车比较方便。另外只有主入口外面有一个公厕,上面入口和整个遗址里面都没有供游客使用的公厕。

从下城看,右边高处是王宫,左边山顶是城堡

虽然已是一片废墟,但山上的城堡和整座城市的总体格局依然十分清晰,大部分建筑只剩下一些墙体和基础,到处是残垣断壁,但道路网络依然完好。现在遗址内保留最完整的是教堂、王宫和城堡。
教堂
从最下面的主入口进入遗迹,穿过一片废墟上来右转前行一小段,就到了第一座教堂——圣杰米特厄斯大教堂Church of St. Demetrios,这是一座13世纪的大教堂,保存较为完好的精美的壁画让人叹为观止。
教堂里有一个博物馆,以拜占庭时期文物为主,多与宗教有关。门口摆放着供游客留言的本子,夫人写了留言,我不甘示弱,结果刚一开头就提笔忘字,璀璨两个字怎么也写不出来,只好掏出手机现查,太久没有动笔写字了。
我最喜欢教堂里的庭院,三面合围,一面凌空,视野开阔,希腊的陆地不是半岛就是岛屿,多山少平原,远处的群山和近处山下小镇,正是典型的希腊田园风光。

教堂门口,一只小黑猫迎接着游客,可爱极了。
稍往前行,就看见了第二座教堂,内部还在维修,虽然没有记下名字,但这座教堂特别适合拍照,原因在于教堂不大,地处半山坡,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每个角度来看都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看网上说当地的教堂自成一风格,部分被看作是西方拉丁式和东方拜占庭式教堂的过渡风格,不过这座教堂应该算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了。

圣索菲亚大教堂在上城最高处,王宫之上。虽然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无法相比,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是拜占庭建筑的杰作。教堂前面的平台,正好俯瞰下面的王宫和下城。

最后在下山时到达的是下城区的潘塔纳萨大教堂Pantanassa's monastery,是14世纪的建筑,是米斯特拉斯的宗教中心之一。如今这里依然是一座修道院。

教堂底层部分建在一座山洞里,在基督教来到这里之前显然是一座庙宇,上面又修了一层,其风格是十字形教堂,高高竖起的钟楼使得它在很远处就能被看到。

院子里开满了鲜花,这里有更多慵懒的猫咪,尽顾着看猫,忘了进教堂参观,据说教堂内的墙壁上有非常美丽的壁画。

王宫
米斯特拉斯的王宫是君士坦丁堡之外最大的拜占庭宫殿。它的风格很强地受到意大利风格的影响。如今这座王宫依然在修缮中,面对它那巨大平整的矩形墙面,不知为何想起了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港口那面同样巨大的矩形墙面,中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地中海沿岸许多地方都受到威尼斯的控制和影响,所谓意大利风格,想必主要是指威尼斯。不过杜布罗夫尼克是座港口堡垒,在古城最低处,背景是湛蓝的地中海,而这里的宫殿在高处,背景是起伏的山峦和逶迤的公路。

城堡
在这里还没有城市之前,城堡最先被建了起来,真真切切是先有城堡后有城市。城堡外围高大的城墙还很完整,里面的建筑只剩下残垣断壁。一路相伴的一群群中学生,现在占领了城堡,每个团队选好一个地方,围成圈,挨个发表演说,完全脱稿,这种情形在欧洲许多地方都遇到过,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国内不要说小学中学大学就算工作当了领导也还是念稿子。

在城堡的最高处,俯瞰群山围绕的斯巴达平原,那里曾经是希腊古典时期斯巴达城邦所在地,依稀记得这片平原也是斯巴达人为了应对人口增长,通过暴力抢来的,此后斯巴达人发展出军事优先的专制政治体制。平原附近无险可守,而古代斯巴达又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或许是古代斯巴达遗迹很少被保留下来,如今无迹可寻的一个原因吧。左上方就是现在的城市斯巴达。

米斯特拉斯对于我来讲是陌生的,而对于西欧人却一点也不陌生,这主要得益于歌德。歌德本人从来没有来过希腊,但他读过关于米斯特拉斯的游记,在他的著作《浮士德Ⅱ》中,米斯特拉斯是浮士德和海伦相遇的地方。这一切源于歌德的想象和创造,不过我想,如果当年歌德来到这里,一定会喜欢这个地方的,这里有美丽的风景,有繁华的都市和有思想的哲学家,如今这里有令人惊叹的古迹,两者相加,是更美丽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刚开始看到高处的王宫和城堡,多少有点发怵,夫人说不喜欢上层,爬上去太累。说,为什么非要把城市建在山上,分什么上城下城,就不能找块平地,所有人一律平等,多好。可是,这毕竟是中世纪的古城。

但是爬到上层,站在下层头上看下层比较爽,这大概是那么多人挤破了头往上爬的原因吧。

眼下的问题不在于上不上,而在于上去了还得下来。

其实,哪来那么多形而上,风景都在路上,没有上的沉重,哪来下的轻松,当然我说的只是看风景,生活往往是另外一回事。

上下城之间,有一段陡峭曲折的山路,回来的时候发现从上往下拍更好看,这样的地方,用一个国内景区常用的名字:紧十八盘,还怪贴切。

一种叫不上名字的花盛开着,个个拔地而起,没有叶,只有花和枝干,好似一团团向上蹿的火苗,十分惹人喜爱,在科孚岛也看到不少,这是季节的馈赠,眼下正是它们的花季。
那些残垣断壁中的城门、拱廊和门窗框,恰似一个个画框,只要游客换上古装,就回到了中世纪。

米斯特拉斯小镇和酒店
下山,来到三公里外的米斯特拉斯小镇,找到酒店门口,大门紧闭,是一座古老的石头房子。
按动门铃,传来女主人的声音,告诉我们门没锁,推门而入,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座房子,地上是古老的马赛克,有一种让人着迷的图案,令我爱不释脚。
里面有两个宽敞的庭院,前院葡萄架上挂满了熟透的葡萄,后院月季盛开,橘树柠檬树都硕果累累,地上还掉了不少熟透的橘子。我们的房间在后院,正对着山上的城堡,想想也是,既然在城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下的镇子,那么这个镇上绝大多数房子都应该可以看到城堡。

放好行李,来到小镇中心,一棵大树挺立在路的中央,两边不是餐馆就是商店,露天摆满了桌椅,午饭点了传统的辣椒酿饭和炖肉,喝着啤酒,吹着小风,正舒服着,天上突然掉起雨点,幸好店家早有准备,及时撑起了既能挡太阳又能遮雨的遮雨布。
这一天的上上下下,心满意足的一天。

点击查看:

为什么是希腊?

签证驾照银行卡,出国自驾行前准备

西班牙葡萄牙自驾游归来小感

欢迎关注我的新号:

行走的徐老游
无畏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