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自八中学子的深情告白

文摘   文化   2024-08-12 06:00   河南  

01


献给母校的歌


王建春在母校八中的毕业照,这里有您熟悉的身影吗?

“啊,我们自豪的八中!啊,我们骄傲的八中……”在洛龙区一品雅居小区,76岁的王建春老人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哼唱起这首他为母校洛阳八中写的歌,眼中尽是怀念和深情……

讲述人:王建春

在我心中,洛阳八中(现为洛阳八高)就如母亲一般,教我知识,育我成长,培养我坚韧的性格,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又最珍贵的时光,遇到了温暖我、影响我一生的恩师。

1962年,14岁的我考入八中,正式成为初一甲班的一名学生。那时,八中是大家心中公认的郊区最好的中学,作为一个农村娃,能在这么宽敞漂亮的学校上学,我甭提多高兴了!

当时全校学生都要住校,几百人挤在大礼堂里休息。农村娃吃不起学校食堂,只能从家背馍吃。那时缺吃少穿,我家姊妹七个,穷得经常揭不开锅,我还到龙门村的山洞里背过石头面(观音土),回家兑水摊成饼吃。可这哪是面粉,是石沫啊,眼见着娃娃们饿得哭,家长也不敢让他们多吃,生怕吃到肚里坠断肠子。

我上学时,背的是红薯渣野菜窝窝头,就这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次,我回家背馍,家里也断了顿,一口吃的都没有。我含着泪回到学校,心里犯愁,肚子又饿,班主任孙德昭老师见我在课堂上萎靡不振,下课后把我叫到身边询问情况。

得知我还饿着肚子,便把我带到他的宿舍,把自己煮的胡萝卜拿给我吃。那时候,能吃的东西都是“救命粮”,我知道孙老师也吃不饱,还经常把自己的口粮让给我们吃,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

关心我们的还有语文老师张希良,她有一颗慈母心。夏天,我们怕背的馍时间长了发霉,天天晾在教室的窗台上;冬天,馍冻得像冰疙瘩,我们接上一瓶开水,往里面泡点大青盐疙瘩(粗盐块),把馍掰成块泡着吃,有时候吃到嘴里还有冰碴。

张老师心疼我们这几个从农村来的孩子,为了让我们能吃得热乎点,她把自己的锅端到门口,在锅底支上三块砖头,生上火,让我们把馍放锅里腾热再吃,就这样整整照顾了我们两个冬天。

现在想想,那时老师就像我的家人,是我心里最亲的人。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我学习刻苦,不仅成绩好,还是班里的生活委员,各项活动都很积极,被学校评为“跟着雷锋前进的人”,没有辜负老师对我的关爱。

初中毕业后,我到部队当了兵,后来分配到洛阳市第二十八中工作,还经常和老师见面。因为家里姊妹多、条件差,我工作后没谈对象,孙德昭老师操心我,几次热心地跑前跑后,为我牵线搭桥,我心里充满感激。

因为心里一直念着老师对我们的好,后来每年教师节,我和几位老同学都会一起去看望孙老师和张老师,和老师一起聚餐,师生情延续了好多年。20多年前,我出了场车祸,90多岁的张希良老师牵挂我,还专门步行到家中看我,这是多大的恩情啊!

2022年,距我在八中上学已整60年,我几次站在母校门口,注视着这里的一花一木,回忆起曾经的一朝一夕,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母校是我永远的回忆和骄傲!我把心中无尽的爱融入笔端,写下一首《献给母校的歌》,这是我对母校最真挚的谢意和祝福,也是我对母校最深情的告白!

02


峥嵘岁月求学路


朱松茂在偃师高中的毕业照

时光荏苒,一晃65年了,那段在偃师高中读书的日子,被岁月一笔一画清晰地刻进了朱松茂老人的记忆里,点点滴滴都萦绕心头。

述人:朱松茂

19599月,我进入偃师高中读书。学校坐落在洛河北岸虎头山下,那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奇缺,教室间的空地、操场都被学生们开垦成菜园,种上了萝卜、白菜、大冬瓜,学生食堂也经常用马齿苋、干红薯叶煮饭让大家充饥。

从我家寇店公社东干村到偃师高中上学,需要过伊河、洛河,那时河上没有桥,过河要坐船,单程就有50里路。有年冬天,我在高崖渡口过伊河返校时,坐在船尾,不小心被挤进了河里,棉衣、棉靴全湿了,整个人都冻僵了,只得投宿到在翟镇偃师七心中教书的表哥处。晚上,表哥把我的湿裤、鞋袜烤干,我第二天才返校。

在偃高,周六下午学生离校回家,周日下午返校。返校时,要背上向学校食堂搭伙所交的面粉、干菜等。那时我哥在涧西洛阳丝钉厂当工人,为了让我吃上饭,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下班后就跑到邙山上用锄头蹓红薯(在别人出过的红薯地刨地捡漏),蹓满一大麻包让我带到学校。

我哥用自行车推着一麻包红薯把我送到火车上,到偃师车站下车后,瘦小的我使出浑身力气也扛不动这百十斤重的麻包,只好先到学校求援,遇上班干部吉素珍,她二话没说就拿了一根木棍和我到车站,两人踉踉跄跄地把一麻包红薯抬到学校,交给了伙上(当时5斤红薯能折1斤粮食)。

我上高二那年,爹被查出得了食道癌。学生食堂每周发一次白面锅贴,我舍不得吃,都攒到周六给爹捎回去。1961年,刚过罢春节,爹向人借了10元钱,让我背着被子、几个白馍和几块煮红薯,陪他从偃师坐火车到郑州看病。晚上,我和爹就在医院的一处露天墙角铺上单子、被子勉强歇息,一晚上又冷又饿,辗转合不上眼。每想至此,不禁潸然泪下,心如刀绞!

当时,家里遇到的挫折接二连三,我叔曾劝我放弃学业,但我坚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这一切,所以我上学的决心坚如磐石,毫不动摇。1962年绝大多数同学高考落榜,我有幸考上大学,在当时可谓凤毛麟角。

现在想想,那时虽然生活艰难,但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大家积极向上,没有人叫苦叫累。班主任孙瑞霖老师对我青睐有加,尤其是在作文方面给了我极大指导;女教师杨碧玑是香港的富家小姐,回内地上大学后参加工作,虽也时时忍饥挨饿,但仍尽心尽力辅导学生俄语;教世界历史的邱菊贤老师是广东人,经常和学生们一起推水车浇菜,时不时还用广东话喊着“孩子”(鞋子)掉啦!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高中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联系。2015年,在老同学李殿卿、刘天用、武鹏高、李保川、黄斌太、王建中等人的热心张罗下,阔别多年的同学们又在偃师相聚,古稀之年得以重逢叙旧,曾经的青葱少年如今都已成老翁老妪,大家唏嘘、感怀,但更多是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开心!

借着晚报的栏目,我想向呕心沥血为我们付出的高三班主任孙瑞霖老师、高二班主任董党庆老师、高一班主任张化甫老师等偃高的老师们说声“谢谢”!




THE END


洛浦听风

编辑:晓华

审核:广英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浦听风
漫谈河洛史话,欣赏经典洛阳,一起读书,念诗,讲故事,分享最美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