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诗人”宋卫科

文摘   文化   2024-08-19 06:00   河南  

“打工诗人”宋卫科:一路坎坷一路歌

洛报融媒记者 孙晓华


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打工人,16岁初中毕业,种过菜、淘过矿、收过废品,当过建筑工、护理工、洗碗工,一路走来,背上驮的都是生活的艰辛。


他是一位乐观豁达的诗人,和妻子分居两地打工,他写《路过有你的绿城》遥寄相思;感恩一起吃苦流汗、鼓励帮助他的工友,他写《谢谢你,朋友》。心中有情,他笔端流淌的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歌颂。


今年56岁的宋卫科(网名皓月梅影),是文友口中的“宋老师”,是大家心中又敬又爱的“打工诗人”。

01

吃尽生活的苦,他心里从不愿认输


在宋卫科身上,有一股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倔强劲儿,却又充满了坎坷和艰辛。


宋卫科出生在洛宁县底张乡下高村,兄弟姊妹6个,他排老五。初三那年他转到乡里上学,班主任很严格,每周都会布置日记、周记。他学习成绩不好,勉强写的日记篇篇都是流水账。有一次,年幼的弟弟骑车到学校给他送馍,返回时要过一条河,天色已晚,又忽然下起暴雨,他担心弟弟彻夜难眠,同时也羞愧难当。


此后,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晚上一两点还在偷偷学习,凭着一股犟劲儿,硬是从老师口中的差生一跃成了班里的“带头兵”。从那时起,宋卫科爱上了写作,记日记的习惯一连坚持了十几年。


由于基础太差,宋卫科未能如愿考上高中,他没有气馁,心里认定“一条路走不通,就努力走好另一条路”。十几岁的他帮父亲打理菜园,种的白菜一棵有35斤重;他赶着驴车到附近拉矿土赚钱,日日奔波一身灰尘。闲暇时,他会拿起纸笔写生活的琐碎,也时时提醒自己,心底还有深藏的梦。


那一年,村里要招两名民办教师,他如愿考上了。一所学校,15名学生,他是唯一的老师。他教孩子们读书,带孩子们写日记,在全乡的一次摸底考试中,他带的班级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然而,家里实在太穷,大哥、二哥等钱结婚,他也到了谈对象的年龄,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哪够呀!他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含泪离开了工作三年的教师岗位,和哥哥们一起到矿上打工。


宋卫科肯吃苦,头脑也转得快,他贷款买了辆拖拉机,拉沙、拉砖、拉矿土,日子很快有了转机。再后来,他还雇了包工队,和几个朋友合伙到山上开矿,眼看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冲”走了他多年来的全部积蓄和努力。

02

不被苦难束缚,执笔描绘自在的人生


“我是只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高,但我的理想在云霄……” 


一如他写的诗,他不甘心,还想再与生活搏一搏。他只身来到洛阳,没知识没手艺,他借钱买了辆二手三轮车,开始在老城青年宫一带收废品。每天凌晨夜市结束,他便挨家收空酒瓶,然后连夜装车,第二天一早排队去卖。累了就在地上铺块纸箱片倒头睡会儿,饿了就随便吃几口干粮,寒来暑往,他拼了命似地干了两年多。


“手上攒了点儿钱,实现了在洛阳租房的目标,我就想换个活法。”宋卫科说,他之后当过送水工,开过超市,办过搬家公司,干的都是出力活儿。“白天能挤出时间休息一小时,我就躲在仓库里写东西。”宋卫科说,不管再苦再累,只要拿起笔,他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写遇到的新鲜事,也写工作中的难题,脑子中倏然出现的灵感,常常能让他高兴上大半天。


“那时候写东西没有头绪,想到哪就写到哪儿,写完就存起来自己看。”宋卫科说,所有的艰辛在他看来都是生活的片段,他不沮丧也不抱怨,看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在变好,更觉得生活也如他笔下的诗歌,绚丽多彩,“不被苦难束缚,即使干最累的活儿,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很自在”。

03

漂泊的打工路,是他充满诗意的“旅程”


前几年,宋卫科攒钱在洛宁县城买了房,儿子已成家,女儿也参加了工作,他肩头的担子轻了很多。


“我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和年轻人的恣意潇洒不同,宋卫科的旅行,选择的是到不同的城市打工,在挣钱的同时走走看看。这些年,他去过北京、天津、上海、杭州、苏州、太原等城市,在建筑工地抬过钢筋,在流水线上当过装配工,在火锅店里刷过碗,在医院里当过护工……


每到一个城市,他会先买一张地图,仔细研究路线,标注自己想去的地方,休息日便独自“旅行”:他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第一次走进南开大学,第一次游览西子湖,第一次瞻仰鲁迅墓……他在诗中写:“在江南,我感受那迤逦的风景,红旗把街巷染红。”他在诗中写:“所以,看你只能是轻轻地来,默默肃立,唯恐惊扰困乏的你。”


打工的日子辛苦又忙碌,在工地简陋的宿舍里,他把自己的上铺用硬纸板围起来,常常在床上挑灯读书写作到深夜。在别人看来艰辛漂泊的打工路,却成了他充满诗意的“旅程”。

04

写真心抒真情,赢得一路鲜花和掌声

宋卫科在工地上写诗,被工友撞见了,有人戏谑:“当小工写这能有啥明堂,还不如多睡会儿。”也有人敬佩:“宋师傅是个文化人他,大诗人。”宋卫科总是一笑置了之。


慢慢地,写作让宋卫科赢得了鲜花和掌声。


在家中,他是一位浪漫的老公、快乐的父亲,他写《浪漫的求婚》向妻子诉说爱意,在儿女的掌声中自信地抒发幸福之情;他在上海吼爽火锅店当洗碗工,当老板得知这位勤恳踏实的员工喜欢读书写作时,专门在宿舍给他摆放了桌椅,他写诗《雄起,吼爽》赞颂老板的真诚和生意的兴隆;他在江苏南通打工,看到工友下班后还热心地为大家理发,有感而发写下《宿舍门前的两盏头灯》……


他的诗在网上广为传颂,西安的一位老师联系到他,8年来他的诗歌她都第一时间朗诵;还有工友慕名找到他,请他写写自己的故事,或请他代写一首诗,作为生日礼物遥寄给远方的亲人……


除了在工友圈,在洛宁的文友圈,宋卫科也有一帮忘年好友,他们敬佩他对生活的豁达和热情,也敬佩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勤奋,还写下《碗边搓洗新诗意,白手轻描花鸟情》赞颂他的艺术人生。


“我有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将自己的诗集出版成书。”如今,56岁的宋卫科又将启程远赴他乡打工,他在生活和热爱生活的道路上高歌,相信也终将圆梦!





THE END


洛浦听风

编辑:晓华

审核:广英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浦听风
漫谈河洛史话,欣赏经典洛阳,一起读书,念诗,讲故事,分享最美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