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夜读】回不去的夏天,回不去的童年

文摘   文化   2024-08-17 19:42   河南  
朗读丨晓华
儿时的夏天

文丨静言

图丨游若


儿时的夏天住窑洞。

家在凤凰山脚下,山脚下有两条沟,人们沿沟开院,靠岭掘洞,群集而居形成村落。村里所有院子都临沟,窑洞都是靠山窑。窑洞冬暖夏凉,尤其是盛夏,住在里面那叫一个爽。

顶着夏日溽热在地里劳作,汗流浃背,烦躁得话都不想说一句。到了中午,加快脚步往家赶,一头钻进窑洞,凉气扑面而来,深吸几口,顷刻汗消热退,心定神安。少顿,打盆水,洗把脸,浑身一抹,顿觉精神。此时,再吃上一碗母亲做的凉粉儿,更是酸爽满足。

吃罢饭,躺下歇息,窑洞的阴凉让人不舍得爬起床。再舒服也不能贪婪,地里的农活儿还等着呢。傍晚时分,一家人坐在沟边,边乘凉边吃饭,再与邻居闲唠几句家常。顺沟的山风呼呼地吹着,带走一天的暑热和劳累,也带来抚慰人心的乡情。晚上,一把黄蒿熏过窑洞,无蚊无虫无燥热,一觉就能睡到天大亮。

儿时的夏天有山洪。

暴雨是夏天的常客,农谚曰:凤凰山戴帽,暴雨要来到。每有暴雨,就有山洪,山洪顺沟奔腾,轰然而下,撞击桥沿,翻滚倒回,气势汹汹。我家出门几步就有一座石桥,每逢山洪来临,洪水撞击桥石,飞起浪花如瀑;洪水翻转打旋,呈现姿态万千;洪水咆哮轰鸣,仿佛雷霆万钧。

待雨停,天牛郎出来了。

家乡有歌:七月七牛郎飞,八月八牛郎爬,九月九牛郎走。胡同坡上天牛郎最多,它们争先恐后往上爬。雨后的山间小路不黏,少泥泞,孩子们提个罐子,顺坡捉拿,一会儿就收获颇丰。也有被天牛郎夹住指头的,尖叫一声,甩甩手,继续抓。回到家,或炒、或烧,均是美味。

除了天牛郎,还有地木耳,家乡人叫它“地曲连”。地木耳长在山坡上、草丛里,拨开草丛,或扒开碎石,墨绿的地木耳一片又一片,多的用手抓,少的用手捏,一个时辰,大半篮子地木耳就有了。到家后,迅速清洗泥沙,拣出碎草、杂物,就可食用了。

地木耳可凉拌可爆炒,还可以做馅料。我们多吃凉拌,洗净的地木耳汆一下水,捞出,控水,放些盐、醋、熟油、葱花、姜末,就是山野佳蔌。它滑脆鲜美,就馒头或拌凉面,都是极好的下饭菜。母亲常用它配以粉条做包子馅料,包子皮多是红薯面或黄面,有了它,那粗糙的面皮也陡增几分鲜香。

儿时的夏天有坡池坑。

井台旁边有个坡池坑,坑边有几棵杨树,绿荫浓浓,坑内常年有积水,能洗手、涮锄、浇树,方便村民。一到夏季,池水涨满,它便又成了孩子们的游乐池。

中午时分,趁大人歇晌,孩子们偷偷溜出来,小的光了腚,大的穿裤衩,会游泳的狗刨一阵儿,不会游的胡乱扑通,各个过了瘾,尽了兴,再悄悄溜回家。也有被逮住的,挨骂、挨打也是有的,打得不疼,骂得不狠,多半是吓唬。小孩子家多是记吃不记打,这边挨骂那边忘,第二天又来了。

喜欢坡池坑,却讨厌池里癞蛤蟆叫得烦人。于是有了弹射癞蛤蟆的乐趣。天黑叫上伙伴,拿了弹弓和手电,听到叫声,手电一照,一打一个准。

这便是我儿时的夏天。


 


 作 者 简 介 

○静言  原名陈静,洛阳人,退休教师,省、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收录于《现代语文》及教育部《语文教研成果集成》。近年有散文、随笔、游记见于《洛阳日报》《洛阳晚报》《老人春秋》等刊物,收编于《龙门文学》《洛阳散文年选》《洛阳文学典藏》,出版有散文集《在这里遇见》。

 

朗 读 者 简 介 

○晓华  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好奇,相信声音能治愈。期待与您在声音里相遇相知。


THE END


   

   洛浦听风

编辑:晓华

审核:广英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浦听风
漫谈河洛史话,欣赏经典洛阳,一起读书,念诗,讲故事,分享最美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