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夜读】青山绿水翠竹新,巴蜀小镇烟火氤

文摘   文化   2024-07-26 18:03   河南  
朗读丨晓华
时巴蜀小镇

文丨吕晓轩

 图丨王银聚 




小镇名曰青莲镇,隐于四川省绵阳市远郊。小镇虽无出奇之处,但背景不小,它是李白的故乡,故取用李白“青莲居士”的号命名。

小镇上有李白故居陇西院、洗墨池、磨针溪、石牛沟、粉竹楼,有国家4A级景区太白碑林、太白祠、金樽广场,还有李白衣冠冢和李白胞妹李月圆墓。

30多年前,这里可没有这么多浪漫的景点。

那时青莲镇就是一个远离城市的普通小镇。

因工作需要,当年我曾调到离小镇两公里远的一个基层野战部队卫生所任卫生员。

部队营房散布于群山之中,其间住有少量当地农户,青山绿水分散而居,倒也清静。

作为洛阳人,刚开始我对四川农村的风俗颇为好奇,“赶场”就是其一,即我们北方的赶集。

北方的集会一般隔十天有一次,在此却是两天一次。小镇不大,也就两三条街道,不过电影院、百货商场、药铺、理发店一应俱全,还有鳞次栉比、香气扑鼻的小饭馆。

在赶场的日子里,平时空荡的小镇瞬间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五花八门的商品被小贩们沿街叫卖。

他们的报价方式很有意思,如一人在卖大米,你问他价格后,他会说:“喊价一元,卖价八角。”

对,直接说出要价和底价,省去了讨价还价的过程。也许这就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缘故吧。

部队的大锅饭吃时间长了不免会腻,无奈囊中羞涩,只能偶尔出来过过嘴瘾。

这里最出名的美食自然是享誉川内外的江油肥肠了,弹性十足的肥肠色泽黄亮,味道香醇,柔嫩可口,肥而不腻,配上米饭能吃到胀破肚皮。

部队旁边有条不知名的河,水面宽阔,波光粼粼,深浅未知。

每到赶场的日子,河对岸便有大量百姓在此聚集过河。

当时还未建桥,来往只能依靠渡船。

有位船工老大爷在此义务撑船,不收钱。

撑船是不用竹篙的,连接两岸有一根钢丝,船和钢丝用活扣连接,活扣上有个空心木头把手,用把手拽上钢丝,船就前行了。

我们有时心血来潮也会去帮他一把,其实主要目的是感受撑船的乐趣。

一日傍晚时分,我和好友坐在山坡上远眺小镇,忽见附近农户家中屋顶瓦片上在冒白烟,我以为失火了,朋友笑着说,那是他们在做饭。

这是为了利用炒菜、做饭的烟来熏挂在梁上的腊肉,逢年过节餐桌上就能有美味的佳肴了。

青砖碧瓦的村舍,悠闲的村民,四处飘散的袅袅炊烟,在翠竹掩映下,小镇竟如一幅水墨画般迷人。

转眼离开青莲镇已30多年,前不久我又专程来探访它和老部队。

让我伤心的是,老部队已全部搬迁,营房也基本拆了,我站在空旷的荒地上,往日的情景都已无法重现,心中多是遗憾。

小镇经过翻新扩建,面积增大了很多。

渡口建了一座漂亮宽阔的水泥桥,当年的渡船已踪迹全无,那位撑船的老大爷也不知人在何方。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肥肠店依旧人声鼎沸,食客不绝。

老街还保持着原貌,但时间的洪流已让它日渐苍老,行人稀少,再没有当年的味道了。

走在小镇的街道上,我努力回忆着年少时在此度过的那段岁月,美好的旧时光虽然一去不复返,但这里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宝贵驿站,承载着我的青春、快乐、忧愁、梦想和希望。






 作 者 简 介 

吕晓轩  祖籍辽宁,成长于洛阳。骨子里既有东北平原的广褒与豪放,也有中原大地的宽容与平和。作为石油工人的后代,努力把世间美好的事物用文字定格在纸上。作品散见于《河南日报》农村版及《中国石油报》《洛阳日报》《洛阳晚报》等。


 朗 读 者 简 介 

○晓华  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好奇,相信声音能治愈。期待与您在声音里相遇相知。



THE END



洛浦听风

编辑:小闫

审核:广英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浦听风
漫谈河洛史话,欣赏经典洛阳,一起读书,念诗,讲故事,分享最美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