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的奇怪现象:人人都在喊经济下行,降薪、裁员、失业比比皆是,但很多企业却招不到人!怎么回事?

文摘   2024-12-22 22:26   天津  

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常能听到两种似乎矛盾的声音:一边是求职者哀叹工作难找,降薪、裁员的消息满天飞;另一边,企业主们却愁眉苦脸,感叹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中国就业市场深层次问题——结构性失业。

冰与火之歌

“我投了上百份简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面试后没了下文。”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向我倾诉道。
与此同时,某制造业老板却在朋友圈发文:“招个技术工人怎么这么难?一年换了三拨工人,还是不稳定。”
这样的场景,在当前的中国就业市场上并不鲜见。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为何会出现这种“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岗招不到人”的奇怪现象?

深层原因:结构性失业的真相

结构性失业,简单来说,就是“人”和“岗”对不上号。
它不是因为经济整体衰退导致的全面失业,而是由于就业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变化,使得部分劳动者的技能、经验或期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从而造成的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局面。
  1. 人岗不匹配: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迭代,许多传统岗位消失,新兴岗位涌现。但求职者的技能更新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导致“有人无岗”。
  2. 技能错配:企业需要的是具备特定技能的人才,而许多求职者虽然学历高,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或专业技能,形成“技能鸿沟”。
  3. 薪资与预期错配:一方面,求职者对薪资、福利有较高期待;另一方面,企业出于成本控制考虑,不愿提高薪酬,导致双方难以达成一致。
  4. 环境和文化错配:工作环境、企业文化与求职者个人价值观的冲突,也是导致人才流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冰火的两端

  • 高学历青年的困境:许多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发现所学知识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加之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在就业市场上碰壁。
  • 制造企业的招聘难题: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激增。然而,技术工人短缺,特别是高级技工,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出路在哪?

要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需要求职者、企业和政府教育机构三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1. 求职者:转变观念,提升自我
  • 从基础做起:不要排斥从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经验和人脉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 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 灵活调整预期:合理设定薪资和职业发展预期,保持开放心态,寻找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岗位。
  • 企业:优化招聘,改善环境
    • 优化招聘条件:不要一味追求高学历或完美简历,而应更看重求职者的潜力、学习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 提供透明晋升机制:明确职业发展路径,让员工看到成长空间,增强归属感。
    • 改善工作环境和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包容和谐的工作氛围,吸引并留住人才。
  • 政府与教育机构:推进教育改革,弥合技能鸿沟
    • 职业教育改革: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对接,推行“产教融合”,确保教育内容符合市场需求。
    • 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职业培训,提升全民技能水平。
    • 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可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投入。

    最后

    结构性失业,虽是当前就业市场的一道难题,但也是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

    行者箴言
    分享体制内的工作生活,品味体制内的人生,带你理解体制内的成长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