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中央“痛下杀手”,这场风暴越来越猛

文摘   2025-01-02 23:24   天津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利益,采取了逐利式执法的手段,也在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企业的合法权益,成为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地方逐利式执法问题,将其视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高层也频繁发声,已接连采取九次重大行动,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到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再到约束执法行为,可谓力度空前。

九次大动作

  1.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1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明确提出
    减少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执法
    ,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现象。
  2. 偿还拖欠企业账款:中办、国办发文提出要深入推进清欠专项行动,
    加快偿还拖欠企业账款
    ,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3. 约束执法行为: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司法部等多部门联合表态,要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杜绝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
    等违法行为。
  4. 推出十万亿化债方案
    通过债务化解让地方政府获得更多财政空间
    ,缓解财政压力,
    减少逐利执法的动机
  5. 精简机构和编制
    减少冗余行政开支,优化地方政府运作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6. 要求地方“过紧日子”:通过
    盘活存量资产、控制不必要的开支
    ,缓解收支矛盾。
  7. 推动财政转型:支持地方政府
    告别“土地财政”,探索新的产业模式
    ,拓宽收入来源。
  8. 激发创新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竞争土壤
    ,推动高质量发展。
  9. 加强监督问责:完善激励约束、容错纠错机制,
    对庸政懒政者严肃问责
    ,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地方逐利式执法的形式多样危害大

地方逐利式执法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违规异地执法、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拖欠企业账款等。
远洋捕捞乱象:一些地方办案机关以涉案为由,违法违规异地抓捕企业家,查封冻结外地企业和个人财产,以完成工作指标和财政增收。
以罚增收现象:随意罚款、频繁检查,让企业疲于应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拖欠企业账款:地方财政占用企业流动资金,迫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更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央重拳整治的既有决心也有力度

从审议通过《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到推出十万亿化债方案,再到要求地方“过紧日子”,每一项措施都可谓直指问题核心,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挖深层动机找治本之道
地方逐利式执法的深层动机,本质上来自日益紧缩的地方财政庞大的地方支出之间的矛盾。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收入支出两方面入手。
收入方面:中央推出了十万亿化债方案,支持地方政府财政转型和产业升级,拓宽收入来源。
支出方面:要求地方“过紧日子”,盘活存量资产,杜绝不必要的支出,减轻财政压力。
六、结语
中央对地方逐利式执法的重拳整治行动,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加健康、公平的发展环境。风暴虽猛,但正是为了清除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铺平道路。

行者箴言
分享体制内的工作生活,品味体制内的人生,带你理解体制内的成长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