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精华:从学到练、从幼到小,数学启蒙一文说完

文摘   2024-09-09 15:23   上海  


微信的推送机制改版了,不再是发送时间而是按照阅读情况来推送,这意味着你们有时候会看不到我们的推文。为了不走丢,大家可以给公众号加“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后“在看”,谢谢大家。


后天礼拜三,是Emma面试他们学校数学校队的日子,我居然有点小期待。



去面试校队,竞争肯定是很激烈的。现在家长们带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不断往前推幼儿园阶段开始做思维启蒙已经都成了标配。


很多孩子刚开始会觉得思维课有意思,各种动画小练习好玩,到了计算的部分,就开始觉得枯燥无聊了。到了开始需要刷题的时候,更是觉得数学是折磨。


小学数学、培优、奥数,是鸡娃路上绕不过去的关口。很多爸妈为了孩子重新捡起数学,发现要么是题目都会、不知道怎么辅导孩子,要么是题目也不会了。


为了理清数学启蒙思路、评测课程、教辅,我联系了不少业内人士。今天这篇,绝对是一篇顶很多篇,不管是普娃还是牛娃,看完之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数学之路怎么走,都能有个大致的思路了。


今天文章比较长,主要分三个部分:

1. 数学启蒙的达摩老祖,摩比/学而思

2. 摩比vs新加坡,东西启蒙路线之争

3. 小学生数学教辅怎么选,往这里看


-所有数学启蒙的“爸爸”-

摩比、培优


这些年,不管是在线课还是Ai课,提到摩比都会特别自豪。不夸张地说,“摩比思维”是国内的学前数学思维的起源。


我接触过各个网课的课研老师,A说B的动画太多,B反过来就会说A枯燥无味,C则会说A和B都不够科学。但ABC一说到摩比,都是挺直了腰板,自豪的说:“我是从摩比出来的”。


在还没有网课的那段时间里,摩比的老师参考了蒙氏教育、欧美小班教学体系,游学新加坡、挪威、瑞士等多国教育机构,最终确定以母公司学而思的小学奥数能力衔接为学习目标,从0开始,在国内搭建了全新全套的学前数学思维体系。


作为学前数学思维的开创者,摩比的老师们不仅有第一手的教学资料,也有极丰富的教学经验。各个机构要做网课,最快的起步方式就是挖摩比的老师。


可惜的是,摩比思维线下课没走出北上广,线上课也没做好。



握王炸,硬生生打输牌局,被后起之秀瓜分了市场。


在摩比还辉煌的时候,学而思培优也“插足”了数学启蒙领域,从摩比调来一队教研老师,做了知名度同样很高的学前品牌——学而思七大能力,补齐了培优体系的学前产品线。


不过,七大能力跟摩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七大能力的核心目的是为小学阶段打基础,输送生源。因此整个体系从小学开始,倒推学前的教学内容。一年级的培优孩子应该掌握什么,那么七大能力就教什么。


摩比则是反过来的,依托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启蒙目标,从学前正向到小学。


摩比的小班课儿子们


口罩几年,线上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摩比和七大能力没有动静,不代表老师们没动静。


火花思维,是第一个把摩比复刻到线上小班课的机构。据说是火花的创始人自己用了摩比,觉得这个产品太好了,不应该只有北上广深的孩子能学,因此才萌发出做这个业务的想法……



而且因为是线上,也很好的规避了线下课的三个难点:高成本、地域局限性、人才局限性。势头很猛,很短的时间就做出很可观的规模。


火花思维、豌豆思维、你拍一等在线网课的核心教研人员,大都是摩比老师出身,曾经的摩比骨干教研,所以他们的体系、知识点、授课逻辑都很类似。


不用陪读、不用接送就能做好学前数学启蒙,因为难度低一些,也更适合普娃,对于想做学前数学铺垫的家庭,内容和强度已经够用。


考虑拔高的家庭,要不提前学,要不就找难度更高的小众课/线下课。


摩比的AI儿子们


最早做Ai课的是英语,2019年开始,大的教育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都相继开始开发Ai数学课。直播课都贵,对师资有要求的课程的成本还会更高。数学、英语,都一样。



Ai课能便宜很多,核心的原因就是Ai课对教研有要求,但对师资几乎无要求:


Ai课的教研完成后,不再需要付出高昂的开发和上课成本;


Ai课只需要配备足量的辅导老师,不需要昂贵的授课老师。


同时,AI课相比直播课,最激烈的竞争在动画交互的技术层面,这是互联网公司的强项。



不过,各种AI课,

背后依然是以摩比+学而思背景的教研和团队人员特别是火花的AI课和字节的瓜瓜龙。


这是优点也是劣势,好的地方是课程动画各异,但都不会差,坏在课程内容上并没有实际性突破,还是那个问题,没有特点。


后来小火花的AI录播课、学而思学习机里的培优课,就更简单了,直接把真人上课的录像做成AI课,再配上各种交互技术、习题、错题、秘籍,价格打到了真人直播课的零头,算起来比AI课还便宜,因为没有动画的成本。


内核,最后依然还是摩比。如果孩子能适应,真是便宜出天际。


了解学前数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对大家选课也是有一定指导作用的。至少,在谁说谁不好的时候,你都可以“杠”上一句:


你们不都是摩比的儿子吗?



摩比vs新加坡,热门顶流大对比


说完摩比的地位,拿学而思编的《摩比爱数学》这套书,和最近几年风很大的新加坡数学来对比一下,这两套练习册这两年的热度很高,可以说是数学练习册届的易烊千玺和刘昊然,妥妥的顶流。


市面上的练习册,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不过主要分为两类:国内自研和国外引进。摩比和新加坡,就分别是两类的代表。



毕竟,连小学入学考试,逻辑思维都已经成为了必考题。



表面上看挺简单,背后却是孩子一层层能力的叠加。因此,孩子学习数学思维,除了线上线下的课程外,最主要的途径是在家用练习册学习。


写文先上结论,方便繁忙的家长迅速GET重点。有时间,大家再往下细看:


1、这两套书走红都是有理由的,都是好书,入哪套都不算踩坑;


2、摩比爱数学》内容应试,鼓励孩子自主思考,而且有讲解视频,不那么费家长,适合用作幼小衔接以及数学启蒙路线参考,但题偏少;


3、新加坡数学》从学前到小学6年级全覆盖,主打CPA教学法,即“具象化”教学。优势在计算上,如果目标是建立孩子的数学思维,只有这套不够;


4、书是好,但没有闭眼入一说,两套书都有自己的局限。摩比题少不够用,而《新加坡数学》有些部分的难度比国内低,家里孩子擅长数学的,这样的练习没有意义。


摩比爱数学


坦白讲,摩比火这么久不是没有理由,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自2017年出版,4年过去了,《摩比爱数学》仍是非常适合孩子系统学习数学思维的一套教材。


ET爸有话说


这套全网销量过百万册的神书,其实是一个“无心插柳”的产物。


这套书本来是线下摩比数学思维班的讲义,很多家长领完讲义之后经常弄丢,老师们就经常需要加印,工作量巨大。


2017年,摩比干脆把这套讲义出版了,让弄丢讲义的家长自己去买。但没成想,这套书反倒成了学前数学思维教辅的No.1。


总的来说,这套《摩比爱数学》应试成分很明显,适合作为辅导孩子为幼升小考试做准备。在买这套书之前,一定要先考量好自己孩子的思维基础,可以先买萌芽篇尝试一下,如果没有基础,还是先缓缓,以后再说。


全套摩比一共18本,分为萌芽、探索、飞跃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6本,内容包括数与运算、几何与空间、逻辑与推理三大模块。


  • 萌芽篇侧重探索、观察、比较;

  • 探索篇侧重动手和动脑;

  • 飞跃篇侧重自主解决问题。


每个单册包含知识导航、精彩例题、小试牛刀、闯关游戏等环节,编排风格近似标准教科书。



一般来说,三个阶段可以直接按照幼儿园年级对应即可。小班孩子买萌芽、中班孩子买探索、大班孩子买飞跃。


难度


整套书围绕上面提到的三个板块设计,所有知识点分布在了18册书内,跟线下课程逻辑一样,是呈螺旋上升式的知识点分布。



横向对比同类练习册,难度中上。


分阶段的学习,最大的好处是难度会被拆分开来。细节上,秉承了学而思一贯的应试风,会有一些综合性很强的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刷完全套18本很容易,小班书册中的内容虽说大部分比较浅显,但很多题目是必须家长配合,才能完成。


从中班开始,概念性的内容就增多不少,如柱体、锥体等,纸面练习也存在超出当前年龄阶段水平的内容。


而三个阶段里难度最大的飞跃篇,每道题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如顺序题,就融合了数字训练、正数、倒数、从上往下数、从下往上数,各种能力的叠加。



据我了解,不少家长都在大班级别放弃了。


优势


《摩比爱数学》并不是只有单纯的题册,它还带有知识导航和动画视频,学与练结合,体系相对系统。


而且它的部分题目开放性回答,不限定唯一答案,旨在鼓励孩子自主思考。整套书画风简洁,闯关部分版面较清爽。


每个单元的详细动画视频,可以替代家长讲解。并且每个题目都有真人解析,减少家长负担。



这两块视频部分,也是《摩比爱数学》的精华,基本可以替代摩比线下课的讲解功能。但是不能替代老师和学员的互动功能。


缺点


优点的背面往往就是缺点,《摩比爱数学》是典型教辅书,游戏性稍微弱一些,而且它的讲解部分以文字偏多,版面比较拥挤。


练习册出题也就罢了,总要在最后加一句“与爸爸妈妈说一说吧”。也许孩子会觉得趣味,可明摆着要家长带着学习...



另外,相比其他的练习册,《摩比爱数学》例题和习题量较少,如果只是做题,可能10分钟就能做完一讲。


使用建议


如果比较早开始使用这套书,并且使用的较快,有些概念对于3-4岁的孩子会有些超前学习。


所以,如果孩子在某一块无法理解,不要强迫孩子必须达到某种正确率,可以留下来等孩子大一点后再二刷本书。


如果家长有时间陪伴孩子,《摩比爱数学》可以搭配各类教具进行逻辑思维的启蒙。在生活中,也可以配合着摩比的进度,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技能。


新加坡数学


现在鸡娃圈里的数学练习册主要就两类:国内自研和国外引进,《新加坡数学》就是其中的代表,同样很火的还有日本的公式文、百花思维,德国的逻辑狗等等。


书籍简介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新加坡数学》都是新加坡官方指定5套中的任意一套。共9册,每3册分为一个阶段。


其中,学龄前(K阶段)按年龄划分,分别是3-4岁、4-5岁、5-6岁各一本。小学阶段(L1-L6)则一个年级对应一本,简单明了。


学前阶段

这个阶段中的逻辑思维训练,例如顺序的理解、规律的寻找等都是幼升小常考的内容,因此这一阶段最大特色是更适合孩子的幼升小衔接。

小学1年级-小学3年级阶段

这个阶段的题目,文字的逻辑关系比上个阶段的要复杂了许多,积极方面,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逻辑上的锻炼。

小学4年级-小学6年级阶段

这个阶段的数学应用题依然和实际应用结合紧密,但思考的过程和步骤也更复杂。


最受关注的学前阶段,知识点主要包含了50以内的计算、形状认知、颜色、长度,质量等概念的学习,还有比较、顺序、规律等非常基础的思维训练。


《新加坡数学》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主打的CPA教学法,形象化→抽象化→抽象学。



难度


题目很基础,甚至难度比校内还要低,新加坡数学上的知识点,国内课本都有,但校内有些知识点,新加坡数学没有。


因此,新加坡数学不能当成培优练习来使用。


如果孩子用起来吃力,可以降一个级次使用。比如说孩子读2年级,就给他用1年级的教材,一方面保护了孩子的数学兴趣;另一方面也帮助孩子巩固复习了内容。


优势


相比国内学前数学练习册,《新加坡数学》的计算是强项,特别CPA、建模式的学习,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从头开始理解数的本质和概念。


对比国内教材,很明显。


国内大多练习册的内页:



新加坡数学内页:



缺点


《新加坡数学》这套书主要还是对知识点的训练和巩固,特别是学前和小学前两本,计算的内容更多。


对于目标是学习数学思维、建立数学思维能力的家长,只有《新加坡数学》的学习是不够的。


另外,两国教材不同步,所以需要家长知道教材对应的练习在哪里。扔给孩子一本练习册,让孩子自觉连续做,是不可行的。


使用建议


全书设计了很多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题型,帮助孩子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因此,再国内多数家长的使用方法是,在学校上完课后,在家当做练习册给孩子用。



核心做到以下2点:

1、学习《新加坡数学》的精髓建模,建模能力对数学入门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实就是将一个问题用图表的方式展示,再用数学方法求解。掌握了这个方法,让数学不仅看起来很好理解,做起来也好理解。


2、同一数学概念,用不同角度解释,孩子可以学到多种解题思路和技巧,更加灵活。


ET爸有话说

使用数学教具用来培养孩子的数感,再通过图像将问题表述出来,最后用建模思维将复杂的数学问题抽象为简单的数学图形,方便孩子理解,这是新加坡数学最大的优势。


而且它的例题相对典型,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更好更快的熟悉题型。


总的来说,这套书可以作为校内基础学习的补充,在学校每接触一个新知识点,可同步用这套练习册中的对应题目,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再做其它练习册。


以上内容再次总结一下:

1、这两套书走红都是有理由的,都是好书,入哪套都不算踩坑;


2、《摩比爱数学》内容应试,鼓励孩子自主思考,而且有讲解视频,不那么费家长。全面系统是这套书的优势,但为了信息量,题目反而偏少;


3、《新加坡数学》从学前到小学6年级全覆盖,主打CPA教学法,即“具象化”教学。计算是这套书的优势,但要注意,这不是一套“拔高”的书;


另外,评测以外的题外话我说两句:

1、和分级一样,不用把精力花在到底买哪套数学练习册上。每套练习册都有本身自带的特点和侧重性,逮住一套刷好了,都会有效果。


2、如果做着做着出现了孩子不会的题,不用死扣,换一本能做的继续做就行。不会做的题目,过段时间再返回来做,大部分孩子就都能做出来了。



小学生,数学教辅怎么买?


最后,终于到了很多小学生爸妈关注的部分,看看数学教辅怎么选。大家梳理一下教辅应该怎么买,在选择的时候不走弯路。



先给大家瞅瞅,今天提到的教辅名录。



数学教辅应该是整个教辅圈里数量、类型都最多的一类了。鸡娃江湖上,甚至给不同的数学教辅给起了名。


大白本、小白本...这些名字看着,总觉得孩子刷完就像是刷一本武林秘籍一般。


But,教辅书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少家长都经历过一个“教辅狂热囤积癖”的阶段,半柜子的吃灰教辅比比皆是。


真的要这么多吗?我觉得不必。


大多数的孩子,即便是有学习动力的,看到爹妈带回家一堆教辅,也会产生畏难情绪。


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另外,虽然数学教辅茫茫多,但同类型的教辅,内容,主题,甚至是题都会有相当数量的重复。


而咱们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花很多的篇幅跟大家讲过,刷题是必要的,但大量、重复的刷题,效率是极低的。


教辅的重点是不是买多,而是买精;不是一直刷,而是高效刷。


不过,数学教辅虽多却也逃不过咱们的五指山,所有的数学教辅,都能分成四个类型:校内同步,计算专项,试卷和校外培优。


另外,学而思的数学教辅热度很高,这次的教辅盘点,我也特别把学而思家的标出来了。


1

校内同步


不要看到校内,就觉得这个难度低,没兴趣了。即便校内95分,要走培优路线了,仍能在校内教辅里找到适合的。


校内

知识串讲


以教材全解、知识点串讲等关键词当名字的教辅,大多是这类,也基本是家家都有一本的盛况。



但是,这类书籍其实没多适合孩子。更适合陪娃家长看,厘清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了解小学数学的学习节奏。


大家可以自己会想下,自己读书的时候,是不是也买过教材全解,但具体到学习真的会用吗?


我想大多数学生都让这类教辅吃灰了,空留家长蹲坐着小角落里翻阅。


总结:这类教辅比较适合孩子学校学的不扎实,家长在家预习复习的用。抑或是考前突击,家长帮孩子过知识点用。


非必需品。


校内

同步教辅


这类教辅不用说,经典中的经典。编写的老师大多经验丰富,内容是数十年积累下来干货。



对孩子来说,里头的题目难度适合,题型全面的同时几乎没有偏题,综合性高、几乎没有错误。



一般学校都配套了,作为作业和课后练习用。这类教辅完全按照教材的章节编订的,甚至顺序、节奏都跟课程安排一致。


不同学校,也有会不同的倾向,甚至给学生发放指定的教辅,比如海淀喜欢用《同步学练测》。


只要教学大纲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同步教辅就不太会有更新。


总结:这类教辅适普性很强,从啥都不会到校内90分,基本都能用上。所以,说是人手一本完全没问题。


但相应的,适普性强意味着和校内要求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几乎没有拔高和课外的内容。


一本即可,不用多买。同步练习练度低,没必要重复做。


校内

培优/有限拔高


培优也是校内?那必须是的。培优仍是跟教学大纲同步的,相比奥数,只是在校内同步基础上,有限拔高。



在培优的划分上不少人的思路不一样,比如把浅奥和思维训练都划到培优里面。我个人觉得,不用太纠结。


只需要知道这个阶段的教辅有些难度,建议校内85-90的孩子做。


校内不是低难度,娃儿没有次次满分,校内的教辅就还有用处。没有基础性练习,适合已经学得比较扎实的孩子。


2

试卷


几乎所有的同步教辅里面都带有评测卷,不过难度比较低,量也不够多。在同步教辅之外,买几套试卷是必要的。



试卷试卷,就是根据考试大纲来设计的卷子,重点在考点上,不同试卷的差异,也就是在对考点的解读上。



真题卷是最不需要纠结的,考前突击必备,在考试前地毯式梳理知识点和查漏补缺很好用。


日常用的卷子,则一般是专项卷和不同教研老师的自主编写的卷子,一般会着重搞定重点、难点、易错题之类。


我的盘点给大家做了两类的划分,一类偏基础,另外一类则偏巩固提高。


3

小学计算


计算是个痛点,很多家长都为此折腰,甚至折寿。所以这类教辅,经常是“闭眼买”。



闭眼买,其实不太对。大部分的家长都觉得,不都是计算嘛,难度都差不多,只要买多刷多,总归可以搞定。


事实上呢,计算还真就有难度差异。以学而思的计算类教辅为例,这家整了三套。


学而思基本功·口算巧算:虽然自称计算教辅,但计算量并不多,难度也低;


计算天天练:一本和前者差不多情况的教辅,练计算的量比前面的多点,但也很难起到专项提升计算速度的效果。



到了学而思当家的计算小超市,情况就瞬间不一样,这套由学而思培优编写,分成敏学(A级)、勤思(A+级)、创新(S级)三个难度。


量和难度,都完全够。不过,不打算超前学的孩子,计算小超市还是拖后半年合适些。


这部分我的篇幅会比较多,总的来说,计算练习册有两类:


一是像《口算巧算》这样,和校内同步,大部分内容是口算、列式计算和巧算的训练,搭配一部分的校内基础。


二是像《小超市》这种,按照计算题的难度划分,量更大、质更高,可以锻炼孩子的计算和巧算能力,但题型略显单一。


这类教辅是我最近重点给孩子用的,个人体验看,基础一般的孩子,选第一类就够,不应该专门为了计算花费太多的时间。


学过巧算方法,家长又想好好突破下孩子数感,就可以系统上第二类的计算教辅。


4

校外拔高——奥数


数学的校外内容很单纯,只有奥数。


当前这个环境下,奥数仍是更适合特别有天赋,或有规划走竞赛路线的孩子去深度学习。


而奥数教辅的推荐,也如奥数一般的简单和纯粹,几乎没有所谓的踩坑,有的只是刷不上去的苦。


瞅瞅奥数第一关,举一反三的封面,是不是很想刷一把。



再看看这本导引,多少孩子还没碰到这本,就已经折戟沉沙了。



虽然有些不忍心,但的确应该给大家瞅瞅真题。这是高思导引三年级,第21讲“盈亏问题”的。



我把这道题给一个工科毕业的同事做,他列了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来解。时间过去10分钟,依旧没有得出一个答案。


而且,还算错了。



那么,事实上应该怎么做?


画图而已,用不上方程。



下面这张图我是按难度排序的,也是现阶段公认的进阶路线。谈不上推荐了,孩子能刷就够意思了。



也有稍微不同的观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普通孩子,有余力,给弄两本普奥的感受下ok。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一定是孩子觉得校内的学习挺轻松,计算也完全OK。千万别觉得奥数是孩子一定要去涉猎的。


有这个时间,不如搞搞计算。


4

校外拔高——思维


严格意义上,这不算教辅,但是在我看来,数学不光是练习,还需要一些更上层的学习方式。读一些数学绘本和故事书,会让孩子更深层次理解数学。


这方面我写的文就太多了,大家可以点过去复习一下:破案!数学好的娃,真不是智商高


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这是多少教辅都换不来的,这里我给大家盘点了一些:



当然了,这些书我很早就给大家推荐,也写过很具体的评测,大家可以去看:最近要剁手买书了?那这篇评测不能不看啊


不烧脑的总结


大多数的孩子家里有2-3套重点使用的教辅+1套计算的即可,在这个配比的方案下,主线选在一套校内同步教辅+一套试卷+计算教辅就够。同步、试卷类的教辅99%都是和教学大纲对应的,主要是补足校内。


培优则是孩子在90分左右时需要花时间和功夫去好好琢磨的,选择要灵活很多。


培优既有专项突破的,也有综合练习的。我自己是比较推荐从学而思的基本功,周周学两个开始入手。


竞赛是个很远的话题,普奥则显得现实很多。不论如何超出课本大纲、和校内考试大纲的,都算校外了。从比校内难度稍高一点的附加题,到浅奥,甚至到奥数,都是属于这个范围。


孩子觉得校内的学习挺轻松,计算也完全OK,才可以考虑接触奥数。每周都规划了大块时间来学习奥数,可以学而思秘籍开始往上通关,在小学数学思维培养上多花点时间。


总结中的总结:

  • 校内的同步教辅,学校发了就不用买,学校没发选一本;

  • 计算教辅肯定要有一本,这是基础,也是数感的重要部分;

  • 试卷没啥好说的,查漏补缺还是真题卷,任何阶段都需要

  • 孩子数学90分了,搞1-2套培优教辅,好好刷到95/98;

  • 极少数的孩子适合奥数,学有余力可以体验浅浅的奥。


写在最后


成年人的本能都是“偷懒”,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们的数学,我不会以文科生的身份,重新回炉数学。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数学本身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我们有谁最终讨厌、害怕数学,只有一个原因——老师不会教。


我一直说,语言学习的天花板远不如数学。


从小让孩子爱上数学,到了小学把数学变成自己的强项,其实现在开始都不晚。


今天的文章信息量巨大,从选课到买书,从学到练,从学龄前到小学生,从普娃到牛娃,都有能用到的地方建议大家点赞、收藏,经常拿出来对照一下。


Emma周三也要去面试数学校队了,大家一起加油!



END


点⬇️关注这个宝藏号


正在团丨豌豆表达
⬇️

觉得有用,你就点“在看”

ET爸爱评测
上海爸爸带混血娃的日常。每天和大家聊一聊带娃感悟,经常输出育儿干货,时不时的丢一些“教育资源”。关注我,让咱们给娃花的银子都明明白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