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推送机制改版了,不再是发送时间而是按照阅读情况来推送,这意味着你们有时候会看不到我们的推文。为了不走丢,大家可以给公众号加“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后“在看”,谢谢大家。
最近我大魔都又上了个热搜,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开的门诊全国家长圈的热议话题:
我赶紧去看看有没有余号,发现虽然挂号费高达316元,已经约满了:
儿医中心的这个门诊,是和上海交大团队联合开的,两边的团队都是心理学方向。在他们公众号上的介绍,也早就是10万+的阅读量了:
其实,北京和上海的顶级儿童医院,早就开设过类似的门诊:
拒绝上学、学习困难,都是可以去医院看的。
只是这次“数学”直接上了门诊的关键词,对家长的冲击变大了。
医院是认真的吗?
有人觉得很扯淡,医院开这种门诊都是为了赚钱:
也有人觉得“终于有救了”:
有个投票就能看出,两种观点的人差不多:
说明这个问题比较新,并没什么公众认可的结论。
很多“坏”孩子都是无辜的
我们的社会,对心理、精神问题的认知,其实是比较滞后的。
小时候,我们骂人的热词,就是精神病、神经病、脑子进水。实际上,心理、精神上出问题,就和身体出问题,感冒发烧一样,都是正常的,也不是谁的错。
孩子因为很难表达自己,更是被误解的重灾区。很多爸妈因为不懂,以为孩子就是“不努力、不争气”。
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和ADHD、抽动症有关的心理问题,经过这些年已经被大家接受理解了。来自星星的孩子——自闭症,也已经成功得到了很多关注、关爱。
而其他更小众的问题,比如阅读障碍、空间障碍,大家可能还是只能在电影、英美剧里听说。
实际上,世界上有7亿人(5%发病率)患有阅读障碍,在他们的眼里,文字不是左边完整的Rabbit,而是右边这样支离破碎的:
除此之外,语音缺陷、视觉和听觉加工缺陷、小脑功能失调等问题也是阅读障碍的成因,其中,语音缺陷是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
由“基因缺陷引起的大脑左外侧裂周围皮层的功能失调”,是现代医学发现的成因,简单来说不是孩子的错。
本身智力挺不错,然而只能交出“狗屁不通”的作文、乱七八糟的卷子和作业,很可能会被家长和老师误认为是“懒”、“态度差”,被贴上各种坏孩子的标签。
然而,阅读障碍的患者,在其他方面(想象力、觉察力、可视化思维等)天赋非常高,出了很多名人、牛人,比如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古迪纳夫、萧敬腾等。
跟阅读障碍比起来,知道数学障碍的人更少:
有数学障碍的人,不仅计算总是出错,数数也不行:
空间障碍比较好理解,判断不了自己和物体的位置、方位等: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观点其实是:
有各种“障碍”的人虽然是“少数派”,但人数远比我们想象的多,也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亲友。
成为“正常人”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千万不要因此去戏谑、污名、攻击其他人和帮助他们的人。
要敬畏医学、心理学,而不是拿段子挑战专业权威。
孩子的阅读、计算、几何不行,绝大部分是没学到位,但一定有孩子是有“障碍”的。
就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有“问题”、脾气不好,很可能是也不是故意的。
从这一点上,我觉得很多官媒对上海儿医中心的新门诊态度就很客观,毕竟里边的专家们,都是国内数得着的本领域行家,做过很多研究,发过大量论文。
而且每周门诊只开一天,很可能就是某个国家级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根本割不到什么韭菜。
编段子阴阳他们的,都是些网友和博主。
数学,也是我的心病
其实这几年看到数学障碍这个“缺陷”之后,我也想过是不是我自己也有。
真的,我就是那种反复检查运算、最后还是会做错的人。数Excel表格里的行列,我都经常数不清。
高中、大学数学,到现在还是我的噩梦。
所以,我对两个孩子的数学,非常重视。
从小就给他们安排过各种AI、直播思维课,毕竟即使有数学障碍,矫正的办法也是要加强相关练习:
现在Emma的学校,要求他们每天都做听算、视算、口算:
我感觉她还不错,还成为了数学、语文老师“争抢”的课代表:
当然,我也知道计算只是基础,到了3年级,或者突然需要搞小奥、浅奥什么,这点根本不够看。
我的选择,是先鸡自己:
拼命考察各种合适的数学课:
数学“神器”:
只有我自己对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技能要求像英语这样了然于心,我才能安心给她选最适合的路。
写在最后
大概率来说,我们的孩子都是不需要各种学习门诊的。
现在的教育,其实只要打破信息不对称,各种名师、名校、名机构的资源,早就打破圈层、地域壁垒,“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然而,作为“幸运的大多数”,我们还是要心怀悲悯,要看到、理解那些真正有障碍的人。
马上过节,大家都有什么计划,欢迎留言!
END
点⬇️关注这个宝藏号
觉得有用,你就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