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37岁开始读博的爸爸,40岁开始后悔了!

文摘   2024-11-11 23:00   上海  




微信的推送机制改版了,不再是发送时间而是按照阅读情况来推送,这意味着你们有时候会看不到我们的推文。为了不走丢,大家可以给公众号加“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后“在看”,谢谢大家。


ET爸有话说

本周我为了一件大事,破天荒地预约了3场直播!

但凡孩子考虑在国内参加中高K的,都请往下看:


已知:


外研社是中国英语教育的巨无霸

英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是中国英语图书出版行业的绝对领导者:

  • 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比2-6名加起来还大

  • 几千万大中小学生在读外研社的书

  • 《英语》教科书累计销售超过7亿册


这位掌门人是少儿英语界的顶流

许海峰老师是:

  • 外研社少儿出版分社的前社长

  • 外研社阅读出版分社的现任社长

  • 经典"丽声英语分级"系列的引入者和推广者


本周许社来出差,我正在积极邀请他来直播间,但由于日程繁忙,还未确定。


为了不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我特别安排了三场直播:


本周三晚上⬇️

本周四晚上⬇️

本周五中午⬇️


建议所有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来预约直播,我们会在确定许老师出席的场次后及时通知大家。


外研社是英语教材的编写者,对新课标了如指掌。


欢迎大家在直播间提出关于孩子英语学习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新课标、新教材的疑问。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英语教育的饕餮盛宴,直播间见!



三年前,我写过一篇“励志文”。



当时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能在“读博、工作、带娃”三重身份间游刃有余。

当时夸下海口,觉得自己能平衡一切,仿佛学霸的傲气在燃烧。


小朋友都在幼儿园,吃好玩好就行;刚开始读博,还在上课阶段,没开始写论文。



工作、写公众号,每天也还都算游刃有余。


现在三年过去了,站在40岁的节点上,带着复杂的心情回顾这段路程。


眼前的课题任务堆积如山,论文进度一拖再拖,再不去学校快就完全赶不上进度了。


如果不能毕业,我就要面临人生中第一次肄业了。


这条路走得比我想象中更曲折,也让我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读博爸爸的倔强:7分坚持,3分后悔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刚陪完Emma作业。


新晋小学生的日子并不轻松,每天雷打不动的两小时学习,陪着她复习、改错题、解难题……


在此之前,我4点半从学校往回赶,尽管错峰了一点,还是要将近1个半小时的单程,为的是能陪Emma写作业。


上午,我会9点之后从家出门去学校,这也是今年刚开始的。


这样算下来,推文只能放到晚上写,每个月的直播也要掰着手指头算,尽量不占用晚上的时间:



我相信每个选择深造的爸妈,都有类似的体验,真是希望一天有72个小时。



作为高龄在读博士生,SWOT分析一下,我也有一个优势和一个劣势:


劣势:比同班同学都大一轮以上,也早就过了35岁线,基本没什么学术工作的机会了

优势:心态比较佛系,没有就业压力,不急于毕业


各位,家里如果有在读一路读上来的博士应届生,千万不要去问“论文怎么样了?”、“小论文发了吗?”这种扎心的问题。


现在的博士,就业压力真是非常的大,留上海学校也非常难。


起薪,跟硕士、本科(工作几年后)都没办法比,后边的涨幅也不大。进了高校,还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


讲真,除非是一些非读博不可的专业(课研、医学之类)的,真是不建议大家的孩子盲目往上读了。


至于我自己,导师、亲友也问了我无数次,为什么都这样了还不放弃。


后悔,是有一点的。读个博,工作量比打份工大很多。


为什么坚持?可能就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吧,另外就是想给孩子们做个榜样。


博士平时做什么?科研“搬砖”并不神秘


大家可能觉得,博士生就是每天搞新发现,像在揭开什么世界奥秘一样。



但其实,博士的日常生活比大家想象的要普通得多,基本就是在重复“读、研、写”,把每一步都弄细、弄透、弄到别人挑不出毛病。


读文献:沉在前人研究的海洋里,挑刺


博士的“读文献”跟本科、硕士不一样,不是为了考试背知识,而是要从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里找到还没被解决的问题。


比方说,得先把从前每个结论看懂,然后研究他们的“漏洞”或不足——有点像在一个几百层的积木塔上挑松动的地方,然后决定自己要在哪儿加块砖。



读文献这活儿可不轻松,有时候一篇学术论文,密密麻麻一篇几万字,得来回翻几遍才能弄明白,最后还得总结成:“他们说的不错,但这里还不够细致。”


做研究:以为的“创新”其实是基础验证


很多人以为博士研究每天都在创新,但真相是,大部分博士其实是在重复验证前人的理论。


举个例子吧,做管理学研究,基本是靠数据和调查实验,偶尔搞点小创新,但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处理细节,比如设计实验、找数据、反复分析。


很多时候,我做的事儿更像是在帮前人“缝缝补补”,而不是发明“新大陆”。


这种工作其实挺磨人,常常是几个月就为了验证一个小假设。


不做吧,又发不了文章,毕不了业。


写论文:痛苦的“打磨”过程


论文写作是博士生活里最“熬人”的部分。每个观点都要反复修改,不停打磨,就像在雕刻一块石头,雕错一刀都得从头来。


为了改一个小细节,都得查十几篇文章,改完发现还不对,只好重来一遍。


博士写论文,不是为了把事情说得复杂,而是让人挑不出毛病——一篇几千字的小论文,也能把人折腾几个月。


总的来说,博士的日常其实挺单调的,就是在“读、研、写”中不断折腾自己。


很多人以为博士每天都有灵感,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搬砖”,只是换了块学术的“砖”而已。


也有非常有乐趣的时候,就是仿佛又回到了Emma、Travis这个阶段,对什么都能问“为什么”,不会有人说“你怎么这个都不懂”了。


想不到吧,读博对当博主帮助巨大


作为一个教育博主,我的日常就是帮大家挑选好的课程、资源、判断理念、方法哪个好。


磨人的博士生涯,带给我的“挑刺”能力在这方面非常好用。


挑选教育资源的“火眼金睛”


博士训练让我特别注重“依据”。


大家平时面对各种宣传,尤其是双十一这种信息爆炸的时候,都会嫌烦。我会更习惯去查查背后的数据。


有些英语线下课,宣传什么“90天英语提升两倍,成绩突飞猛进”。


查查他们自己的“报告”,发现样本量只有不到50人,这种数据根本没有代表性。


相比这种“速成”的噱头,倒不如选择一些有长期用户反馈、经过权威机构验证的读物、机构,至少能确保质量和效果。


买课买书,不要被夸张宣传带节奏,要多看有依据的产品数据。


分析教育趋势的“冷静脑袋”


博士训练还让我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轻易跟风。


每次流行新的理念,家长们问我行不行,我都会查查相关的研究,而不是光听宣传。


最近“编程启蒙”课程特别火,不少家长问我应不应该给孩子报,说能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跟上AI时代。


其实,“启蒙编程班”里的内容通常以图形化编程为主,效果可能更多体现在操作和兴趣上,对未来的编程能力提升有限。


而过早引入复杂的编程内容,反而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信奥也不适合大部分孩子。


因此,我建议家长们理性看待“编程启蒙”,与其跟风早报班,不如先通过低成本的尝试让孩子培养兴趣,等孩子稍大一些再决定。


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往往比一时的“风口”更重要。


判断教育理念的“逻辑思维”


写博士论文,还让我练出了很强的逻辑思维,“拆解”教育理念的能力。


比如,分级阅读是大家认可的有效英语启蒙方法,但它的优势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分析分级阅读的体系设计和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分成多个等级的作用,自然是设计词汇和句型循序渐进。



最开始的级别往往包含日常高频词和简单句型,帮助孩子积累核心词汇,同时熟悉语言的结构。


随着级别提升,接触到更复杂的语法结构和句型,再逐步扩大词汇量。


这种节奏让孩子不容易挫败,保持持续进步的成就感。


分级阅读的涉及丰富主题,比如自然、科学、冒险、童话故事等,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激发兴趣,潜移默化提升认知能力。


但是分级的关键,还是如何去读,纯朗读刷书课没用。


写在最后


读博的这段旅程,虽然看起来和生活有点“脱节”,其实却给了我不少启发。它教会了我如何“挑刺”、如何客观分析,也让我重新体会到问“为什么”的乐趣,这些都悄悄融入了我的生活和工作。


在做博主时,我能更严谨地去挑选和推荐教育资源,为家长们提供科学可靠的建议;在陪伴孩子时,我也能更冷静地看待教育的各种选择,不急于跟风,而是更有耐心地找到适合他们的路。


走到40岁,虽然依旧疲于应对论文和日常的忙碌,但这份坚持的意义也逐渐清晰起来——不仅是学业上的自我突破,更是给孩子们、给读者们展示一种持之以恒的力量。


教育,从来都是一种长跑,不在于一时的快慢,而在于是否选对了方向,坚持走下去。


希望我的这段读博经历,能为每位家长提供一些帮助,让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一起找到更科学、更适合的方向。


END


点⬇️关注这个宝藏号


正在团丨豌豆表达直播课
⬇️

觉得有用,你就点“在看”

ET爸爱评测
上海爸爸带混血娃的日常。每天和大家聊一聊带娃感悟,经常输出育儿干货,时不时的丢一些“教育资源”。关注我,让咱们给娃花的银子都明明白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