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被「算法」了嗎?

文化   2024-10-20 14:59   北京  

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誰最中國」



很难想象,在如今这个时代,丢掉手机、离开网络,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宅家买菜点餐用手机,出门打车、骑车、看路线靠手机,购物、消费拿出手机,听音乐、看电影也离不开手机,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靠手机解决。
一部小小的手机,记录着一个人衣食住行几乎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又通过一条条无形的数据线,传输到世界上某个未知的地方储存。在那里,数据被各种操作、演算,随之又输送回同一部手机上,变成诸如“你的推荐”、“猜你喜欢”。整个过程,响应速度之快,人根本无法察觉。
有时候觉得,以手机ID存在的那个“我”,是毫无隐私可言的。“我”的全部就是无数条有明确属性的数据而已,而算法又规划着这个“我”的未来。在那个世界里,每个人都过着一种被手机、数据、算法操控的人生。
至于,那个手机对面作为人而存在的“我”呢?生活呢?……好像又陷进深深的怀疑里。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正式被宣告进入“算法时代”
每时每刻,算法都在和人发生关系,既引导着个人化的信息检索、浏览、购买消费,也影响着企业创新、产业变革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算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地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自由穿梭,处理人脑难以迅速直接处理的复杂关系,从而得出精确的答案;但同时,它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既是人脑设计的逻辑,就必定存在其局限性,甚至有时候算法还不如人脑可随时变通,尤其针对一些人能轻易识别的问题,在算法的逻辑里,反而没有办法得到准确的判断。
比方,前阵子回老家的朋友,4岁的小侄女到他家,小孩子想跳舞,于是朋友打开手机某音乐App,搜索儿歌给侄女儿伴奏。随之而来的,是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推送给他的儿童歌曲、幼儿教育培训广告、童装玩具广告,诸如此类。直至他不停地按“关闭、不感兴趣”之后,这些信息才终于离开他的世界。
此时的算法难免显得有点啼笑皆非,而,这样的现象却也并不鲜见。
被老婆拿去手机买了应急丝袜的中年男性,再次打开购物软件,满屏的尴尬;买过一次电冰箱,持续给你推了一个月冰箱,任谁都要扪心自问,天底下到底有几个人需要那么多台冰箱;涉及隐私的订单,也能猝不及防给你“好看”,怪只怪算法哪里知道,即便是和最亲密、能随时打开你手机的人,也需要保留一点秘密……堂而皇之放首页?
只不过,这些算法的小“bug”与它给人们带来的信息“盛宴”相比较,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吃饭、消费可以靠算法,基于定位、过往订单、相似喜好等等,算法可以推荐与你最为匹配的选项;休闲娱乐可以靠算法,从一部你感兴趣的电影、电视剧,一本图书或刊物,也可以找到各个维度,比方同一个导演、同一张片单、同样喜欢这部电影的其它会员等等,继续推荐你可能喜欢的其它若干内容;甚至,当你八卦某一个明星时,“喜欢这篇文章的人还在看”也能帮忙一点一点,拼图似的拼出一个完整的大瓜。
似乎,在诟病算法不准的同时,我们也正享受着那一头递来的“免费午餐”,只不过是在一种不那么明显的“损失”之下——默认它记录你在手机上的操作路径,默认牺牲部分所谓的隐私信息。因为相比这些隐性的、还没看出具体损失的损失,更直观的是我们确实获得了某些“方便”。
甚至你可能会想,如果算法再多一点体贴,运行的程序编程再多一些参数逻辑,以及,只要它再收集多一点的“我”,只要手机ID背后的那个用户画像足够充分饱满……准不准,也都只是技术的问题、时间的问题。

而,如果算法可以无限接近准确,到那时,是否就能推算出每个人向往的生活呢?
曾经碰到过一个卖稀奇古怪杂货的店主。去他的店铺逛,乍一看简直毫无逻辑感可言,中的西的、新的旧的、从电器到手帕、从打火机到印第安面具……然而奇妙的是,当这所有东西怼到你面前,你却又不会感觉违和。对,他建构了一套逻辑,这套逻辑就是他本人。
“我们年轻的时候用’搜索’,翻墙从国外的网站下一些音乐听,或者找一些杂志看。觉得有意思的就去查,然后想方设法找东西听。那种感觉是你在研究、在探索。但现在不是这样,手机给你什么,就是什么。想想我们现在接触到的信息,很多都是被接受,你不需要去找的。”
是啊,算法看似给了一条捷径,好让我们更快地去解决各种问题。你不需要再去“找”音乐听了,因为有“相似推荐”;你不需要去找新闻看了,因为有针对你个人“量身定制”的“热搜”……越来越“方便”的同时,生活却好像离得越来越远。
直到有一刻,你忽然发现,正是那些复杂的、冗长的、艰难的,甚至痛苦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探索的过程,或许才是生活本身最重要的意义。而算法恰恰悄无声息地,将其剥离出我们的生活。
这也让我联想起最近看的一本书,作者在探讨人与机器的边界时,写道,“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最危险之处并不在于机器能够变得多么像人,而在于,人在多大意义上已经变得像机器——像机器一样只在规范之内定义自己,接受权威灌输和社会主流观念的潜移默化以及消费主义的各种操纵,而无力反思更高层面的问题。”(《技术与文明》·张笑宇)
算法所营造的那个世界,对于人类而言,并不陌生。
它是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也是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更是桑斯坦的“信息茧房”。
而生活在算法里的那个人,久而久之,就会像被包裹在一个温暖、舒适的温室之中,自觉、自主、自由?以及它所能带来的生命感受,会慢慢变成久远的事。微妙在,没有经历过之前,很难说谁能说服谁,后者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

然而这并不妨碍,人的确正在慢慢被算法驯服。
吃了这种钙片就应该补充那种维生素,过了30岁的白领理应为自己配几份保险,星期一的早上推荐你喝一杯生椰拿铁,周五晚上可以和闺蜜约一个电影,哦对,晚上打车有折扣。
再怎么否认,算法正在悄无声息地引导着、规训着我们的生活,甚至人会得上一种“算法“带来的焦虑症——一旦完不成算法的“任务”,人生好像就会立马脱轨。
而它呢,却冷冰冰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每一个人乖乖按照步调变成它所期待的样子。
慢慢地,你发现,本质上,“算法的规训”似乎跟自古以来的“老生常谈”也并无太大差别,都还是没有逃离所谓“应该”的某种常规的约束——多少岁就应该如何如何?什么职业、什么性别、什么学历……就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算法的精细度再高,也摆脱不了它始终只能存在于一个“有限、有穷”的环境之中,从已知到已知,而非从已知到未知、从未知到未知。
然而真的生活、真的生命力,却又似乎永远发生在意外中;生命力的无限、无穷想象是它最美妙的地方。“生命诞生本身,就是一场意外。”生而为人,所拥有的情感、情绪、个性,在算法世界就是最大的Bug。
它永远算不出周五晚上你和闺蜜闹了别扭,所以取消了电影;算不出你走出地铁,看到夕阳时那种涌上心头的温暖;同样,也算不出被某个新闻触动的你,竟然会不顾危险,报名去志愿支援……而正是所有这些可能带你跳脱出算法所设定的程序之外的东西,这些可以被称之外“意外”的东西,叠加出了一段又一段的精彩人生。
或许人生与算法,就如同天平的两端,最理想的是用每个人自己的节奏、砝码去找到所谓的黄金分割。
不是反科技,也不是崇尚返古,而是确信那个人生的砝码还在自己手中。我们可以变成不一样的人,过不一样的生活,去逾越规则、算法圈定的那个界限。

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丨誰最中國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图片进入)👇

誰最中國
从2014年开始,「誰最中國」便致力于“中国文化,当代表达”的触摸和探索。 历经8年,「誰最中國」希望通过向文化发问、向时代发问、向产业发问的方式,重新寻找中国文化的高级、灵性和密码,重构“文化、美学、设计”这一理论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