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走出“拖延、自责、拖延、自责”的循环
教育
其他
2024-12-27 18:33
上海
本文字数:1639,阅读时长大约9分钟
我发现自己最近做事经常拖延,特别担心自己患上拖延症。比如,我开学时计划每月读4本书,现在才读完2本,短视频倒刷了不少。另外,我做作业的速度也越来越慢。说实话,中职生的作业量不大,可我不知道为啥,经常拖到很晚才开始做作业。接下来,我还要参加技能证书考试,这很重要,需要花时间认真准备。以前,我的效率挺高的,而现在处于“拖延、自责、拖延、自责”的循环里。我想走出来,该怎么做呢?
根据2022年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超七成的受访年轻人深受拖延之苦。看到这么多人与自己“同病相怜”,你是不是松了一口气?但这么多人习惯把该做的事往后拖,原因不尽相同。诱惑太多、自控力不足、情绪不佳、追求完美……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拖延原因,具体则因人而异。当然,拖延不一定全无益处,它可能是我们内心真实需求的一种表达。比如,有同学对所学的A专业不感兴趣,看专业书时容易犯困,总到考前突击学习,对与B专业相关社团的活动却很积极,经常即刻行动。这或许意味着他当初选错了专业,或无奈被调剂进自己不喜欢的专业,B专业则在他的兴趣范围里。那么,对于A专业的学习,在内在需求、目标、现状不一致的情况下,他行动力不足情有可原。从这个角度看,拖延的出现也是在提醒我们加强反思,寻找问题的根源。根据来信,你对自己有着一定的要求。比如,每月读4本书,重视技能考证。与学霸相比,你可能觉得这样的自我要求并不高。但不知你之前高效的状态是怎样的?现在,你是不是因为之前太累了,想放松一点?若如此,拖延是你的一种自我保护,让你有机会关注学习以外的世界。但无论怎样,你应尽早考虑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做好相应的计划。这样,当计划未能很好地执行(比如自己变拖延)时,你也有能力应对。如果你拖延是因诱惑而导致分心,那么在学习前有必要把手机、游戏机、玩具等拿走,清理干净桌面,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使自己专注于学习。若你觉得自己在家或寝室效率不高,就可去自习室或图书馆。如果你拖延是因为自控力不足,那么应逐渐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想提醒你:不要奢望自己一下子变成“自律之王”,因为急于求成本身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失控。真正的自律是做出缓慢而深刻的改变,让想做的事成为习惯,这样才有可持续性。例如,当早起成为一种习惯,你便不会每天挣扎着起床,而是能享受早晨的清新空气与安宁环境,精神抖擞地迎接全新的一天。心理学畅销书《认知觉醒》提到,“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跑步”是对年轻人而言成本较低的成长之道。在我看来,这也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尝试。如果你拖延是因为情绪不佳,那么需要改变观念——不要等心情好才开始行动,而是先行动起来再说。例如,当自己心情不好、不想理人、不想起床时,可先定一个小目标——从床上下来,穿好衣服,走出房间,到楼下走一圈。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始行动,你会发现一切没想象中困难。自己即使心情不好,也能做很多事。有时,适当降低或分解目标,就像把“每月读4本书”改为“每天读4页书”,或许就能避免畏难情绪,也更有可能达成目标。如果你拖延是因为追求完美,那么以“做完”而不是“做好”为目标,自己能轻松很多。很多事,只有先“做完”,才可能不断完善,趋近“做好”。否则,一味恐惧失败或平庸,其实是对“自身能力不足”的逃避,也就难以提升能力。先追求“做完”,后续不断完善,不仅有助于自我提升,也能让自己更有行动力。总之,希望你学会分析现状,寻找改变方法,勇做“行动派”,从而让生活更充实,让自己更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