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研究员:董丹丹
期货从业信息:F03095464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7387
研究助理:何天一
期货从业信息:F03111307
联系方式:18515034990
本报告完成时间 :2024年11月13日
主要逻辑
主要逻辑:
回顾特朗普1.0时期,2019年中美贸易额尤其是中国出口至美国化工品金额下降约17%,其中占比最主要的有机化工及塑料及其制品降幅分别为7%及20%。
纯苯产业链中2018年前后处于净出口格局的有己二酸、苯胺等六个品种。其中出口至美国比重较高的为苯胺及其下游的MDI,出口至美国占比在30%附近,2018年加征关税正式实施前出现了较明显的抢出口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降低,转而对比利时、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口量增加。而美国同样在2018年进口中国苯胺及MDI到达峰值后回落,转而增加了从葡萄牙、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的进口。
2018年前后纯苯产业链中处于净进口的品类有纯苯、苯乙烯、苯酚、PC等七个品种,中国的反制裁举措虽然短期推升进口成本,但在国内产能投放的背景下,长期却能鼓励生产企业升级及提升竞争力。以苯乙烯为例,2017年随着中国对韩国、中国台湾及美国的苯乙烯进行反倾销调查以及2018年 6月起对三地进口苯乙烯征收反倾销税,进口苯乙烯市场份额逐步减少,国内企业的利润空间扩大,进口量一方面向沙特等地转移的同时产能利用率及自给率逐步提升,且2024年开始向净出口转变。苯酚与之类似,2018年以前国内开工率多在75%以下,商务部2018年3月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19年9月对上述国家征收税率为10.6%-287.2%的反倾销税,结合苯酚配套下游双酚A及PC的逐渐完备,这也带来2019-2022年间国内开工率明显提升的局面。
后市展望:
综合来看,在中国纯苯苯乙烯链条自给率逐步提高,出口国家已逐步向东南亚及欧洲等地转移的情况下,特朗普2.0时期关税政策对苯乙烯产业链品种影响较小。回归至品种自身基本面,当前根据产业链投产节奏及终端中性判断下,纯苯、苯乙烯在2025年或仍维持紧平衡格局。因此在对原油呈现“慢熊”格局的判断下,后续纯苯、苯乙烯在油化工领域仍倾向于成为多配品种。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随着美国大选结束,市场对于特朗普2.0时期对原油价格的“慢熊”表现几乎达成共识,后续分歧则是在于下跌路径的问题。因此本篇将关注与纯苯、苯乙烯链条相关化工品,回顾特朗普1.0时期各品种在加征关税后进出口的表现,并对即将步入的2.0时期进行分析。
根据USTR,2017年8月美国在对中国的贸易中采取了更激进的方式,启动了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中国的调查,并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大量关税。2018-2019期间,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共计发起三轮加征关税,其中与化工品相关品类在第一轮160亿美元中逐渐增加(例如润滑油、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PVC、PMMA等),并在第二轮的2000亿美元中几乎覆盖全部化工品类。
整体化工品来看(主要统计28-40、54-55等其中的13类),贸易冲突自2018年开始,2019年中美贸易额尤其是中国出口至美国化工品金额下降约17%,其中占比最主要的有机化工及塑料及其制品降幅分别为7%及20%。
纯苯产业链中2018年前后处于净出口格局的有己二酸、苯胺等六个品种。其中出口至美国比重较高的为苯胺及其下游的MDI,出口至美国占比在30%附近,该产业链品种在此前苯胺专题中已提到,苯胺及MDI呈现寡头垄断特征,中国厂家在全球占据主导低位,2018年加征关税正式实施前出现了较明显的抢出口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降低,转而对比利时、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口量增加。而美国同样在2018年进口中国苯胺及MDI到达峰值后回落,转而增加了从葡萄牙、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的进口。其余己二酸、PA6及EPS对美出口数量及比重均较小,主要市场近些年来均在亚洲及部分欧洲国家,因此影响有限。
2018年前后纯苯产业链中处于净进口的品类有纯苯、苯乙烯、苯酚、PC等七个品种,其中苯乙烯、苯酚、PC及PA66自美国进口比重相对较高,中国的反制裁举措虽然短期推升进口成本,但在国内产能投放的背景下,长期却能鼓励生产企业升级及提升竞争力。
以苯乙烯为例,2015-2017年反倾销落地前,苯乙烯年均进口量350万吨,进口依存度维持30%的较高水平,虽然中国苯乙烯企业陆续投产,但海外供应商为占领市场,往往以低于正常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苯乙烯,导致国内行业开工多维持70%以下。2017年随着中国对韩国、中国台湾及美国的苯乙烯进行反倾销调查以及2018年 6月起对三地进口苯乙烯征收反倾销税,进口苯乙烯市场份额逐步减少,国内企业的利润空间扩大,进口量一方面向沙特等地转移的同时产能利用率及自给率逐步提升,且2024年开始向净出口转变。
苯酚与之类似,2018年以前国内开工率多在75%以下,商务部2018年3月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19年9月对上述国家征收税率为10.6%-287.2%的反倾销税,结合苯酚配套下游双酚A及PC的逐渐完备,这也带来2019-2022年间国内开工率明显提升的局面。
综合来看,在中国纯苯苯乙烯链条自给率逐步提高,出口国家已逐步向东南亚及欧洲等地转移的情况下,特朗普2.0时期关税政策对苯乙烯产业链品种影响较小。回归至品种自身基本面,当前根据产业链投产节奏及终端中性判断下,纯苯、苯乙烯在2025年或仍维持紧平衡格局。因此在对原油呈现“慢熊”格局的判断下,后续纯苯、苯乙烯在油化工领域仍倾向于成为多配品种。
关注“CFC能源化工研究”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