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研究员:李思进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21407
期货从业信息:F03138106
联系方式:19512265177
本报告完成时间 :2024年11月20日
主要逻辑
主要逻辑:
2024年,供应过剩是聚酯链条的主旋律,中国聚酯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但是聚酯行业是如何发展至今,未来又将如何演变?本文尝试从聚酯行业发展周期出发,分析市场格局演变趋势以及探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球聚酯产能的再分配使得亚洲占比最大。目前,全球聚酯产能处于快速扩张周期,截至2024年,全球聚酯产能在2.99亿吨附近,全球产能出现了再分配现象。从聚酯产能分布来看,亚洲聚酯产能占全球产能66%附近,北美洲产能占比缩小至12%,欧洲产能占比也呈缩小态势,在6%附近。
中国聚酯行业扩能周期进入尾声。随着需求增长速度放缓,年均增速由原本的15.54%降至9.97%,在供需阶段性失衡的背景下,龙头企业地位的确立使得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链一体化配套逐步完善,但随之而来的是行业效益的回落,加工费用从2000年的600元/吨降至400元/吨。2024年,聚酯产能预估8528万吨,同比增长6.81%,2025年聚酯行业扩能周期进入尾声,聚酯新投产项目共计525万吨,产能预估9053万吨,增速放缓,同比增长6.16%。在聚酯新投产项目中,瓶片占比最大为50%,瓶片行业产能出清困难,长丝占比33%,其他占比17%,短纤占比0%,短纤行业产能投放周期结束。
国内聚酯产业正在往外围转移。江浙纺织产业在2016-2017年间开始向外围地区迁移,苏南地区的纺织产业大规模向临近的苏北、安徽转移,随后河南、湖北、江西等地也逐渐受到影响,因此,江浙两省的聚酯产能占比有所下降,而外省如重庆、新疆、安徽等地的产能占比提升,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成为了热门的选择。
非洲或成为产业转移的新机会。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化纤纺织企业选择出海发展,非洲有望成为产业转移的一个优选之地,特别是埃及。截至2024年9月,中国出口至埃及的涤纶长丝累计数量已达到36万吨,成为中国第一大涤纶长丝出口市场,埃及紧邻纺织服装的主要消费市场欧洲,享有向欧美出口免关税的待遇,是非洲国家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国家之一,海运航线较为丰富,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合作的重要国家之一。
后市展望:
中国聚酯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国内产业正在往外围转移,由于成本较低和政策优惠吸引,新疆或将成为热门的选择,随着贸易摩擦的升级;非洲等国家有望成为产业链转移的优选之地,聚酯行业未来可期。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衰退。
2024年,供应过剩是聚酯链条的主旋律,中国聚酯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但是聚酯行业是如何发展至今,未来又将如何演变?本文尝试从聚酯行业发展周期出发,分析市场格局演变趋势以及探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01 全球聚酯产能的再分配使得亚洲占比最大
2000年-2007年是全球聚酯产能扩张的周期,产能增速均值为7.35%,2010-2024年是快速扩张周期,产能增速均值为8.87%,截至2024年,全球聚酯产能在2.99亿吨附近,全球产能出现了再分配现象。从聚酯产能分布来看,亚洲聚酯产能占全球产能66%附近,是全球最大的聚酯生产基地,也是最大的聚酯消费市场。
欧洲和北美曾是聚酯生产的主要区域。2000年,在全球聚酯产能中,北美洲产能占比最大,占比33%,其次是亚洲占比39%,欧洲占比16%。随着企业投资增长速度的放缓以及部分老旧产能出清,欧洲和北美在全球聚酯生产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降低。2024年,在全球产能中,亚洲产能占比66%,而北美洲产能占比缩小至12%,欧洲产能占比也呈缩小态势,在6%附近。俄罗斯占比相对较少,不过,近年来新增的投产项目正在逐渐增多。
从产能结构来看,截至2023年,在聚酯产品产能占比中最大的瓶片,占比41%,其次是民用丝占比28%。
02 中国聚酯行业扩能周期进入尾声
在2000年之前,聚酯产业主要由依赖于进口设备的国有企业构成,投入成本高昂。然而,自2000年起,中国经济开始迈入腾飞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大陆凭借显著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纺织制造业的核心。除了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即行业利润下滑,部分历史悠久的企业如鹰翔等主动撤离市场,导致整体增速出现下滑以外,聚酯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第一个成长阶段是从2000年到2012年,这一时期见证了民营聚酯企业的崛起,伴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强劲增长,推动了行业供给与需求的双重扩张。在此期间,大型设备技术快速发展,小型聚酯工厂如燕山石化等退出市场。而第二个成长阶段则是从2012年延续至2023年,其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市场环境自2012年起发生转变,需求增长速度放缓,年均增速由原本的15.54%降至9.97%,导致供需阶段性失衡。
在此背景下,行业趋向于规模化来提高效率,单位投资下降,行业经历了一场洗牌,龙头企业的地位的确立使得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链一体化配套逐步完善,但随之而来的是行业效益的回落,加工费用从2000年的600元/吨降至400元/吨,企业把扩大投资规模转向以利润为核心的目标,聚酯产能增速逐步放缓,2024年,聚酯产能预估8528万吨,同比增长6.81%,2025年聚酯行业扩能周期进入尾声,聚酯新投产项目共计525万吨,产能预估9053万吨,增速放缓,同比增长6.16%。在聚酯新投产项目中,瓶片占比最大为50%,瓶片行业产能出清困难,长丝占比33%,其他占比17%,短纤占比0%,短纤行业产能投放周期结束。
03 国内聚酯产业正在往外围转移
聚酯龙头企业通过横向或纵向一体化做宽做长产业链条,从而使得行业竞争从单一环节转变为整个产业链利润的竞争,企业不再通过考量单一环节的利润来决定是否停车减产,而是通过同时考虑原料和下游环节的情况,这样的作法增强了聚酯生产负荷的稳定性。
受环保、能源指标等因素限制,加之外围市场提供的政策优惠吸引,江浙纺织产业在2016-2017年间开始向外围地区迁移,苏南地区的纺织产业大规模向临近的苏北、安徽转移,随后河南、湖北、江西等地也逐渐受到影响,因此,江浙两省的聚酯产能占比有所下降,而外省如重庆、新疆、安徽等地的产能占比提升,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成为了热门的选择。新疆具有丰富的能源和相对较低的电费,当地企业有生产用电补贴,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到户综合电价0.38元/千瓦时为基准,以用户实际用电价格0.33元/千瓦时为起点,财政对差额电价部分0.05元/千瓦时给予补贴。其次,新疆也有产业链政策支持,对使用地产聚酯纤维长丝、短纤在疆内就地转化为织布类产品(包括梭织、针织本色坯布、染色布等)的纺织企业,给予100元/吨的地产化纤原料使用补贴。2023年桐昆新疆宇欣30万吨涤纶长丝投产, 2024年底友盛1.5万吨锦纶投产,预计到2024年底,新疆加弹机产能将达到500台左右的规模,而当地配套前纺长丝仅有涤纶30万吨和锦纶1.5万吨,对于产业转移而言,新疆地区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07 非洲或成为产业转移的新机会
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化纤纺织企业选择出海发展,在探索海外发展机遇时,非洲有望成为产业转移的一个优选之地,特别是埃及。埃及紧邻纺织服装的主要消费市场欧洲,享有向欧美出口免关税的待遇,是非洲国家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国家之一,海运航线较为丰富,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合作的重要国家之一。
纺织工业是埃及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埃及拥有非洲规模最大、覆盖环节较为全面的纺织工业集群,欧洲和美国是其主要出口地。在生产方面,埃及下游成衣加工能力大于合成纤维制造环节的能力,埃及市场对聚酯纤维等有着较为显著的需求。近年来,中国向埃及出口的涤纶长丝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9月,中国出口至埃及的涤纶长丝累计数量已达到36万吨,成为中国第一大涤纶长丝出口市场。
中国聚酯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国内产业正在往外围转移,由于成本较低和政策优惠吸引,新疆或将成为热门的选择,随着贸易摩擦的升级;非洲等国家有望成为产业链转移的优选之地,聚酯行业未来可期。
关注“CFC能源化工研究”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