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GI 2025微专辑
扫描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内容
编者按
林小燕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科主任 福建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舒缓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化疗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委员会常委 CSCO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恶性肿瘤化疗质控委员会副主任 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涛 教授
博士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 主治医师
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秘书 协和临床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 秘书 协和临床医学院内科教学组 成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委员 第六届“35 under 35”全国优秀青年肿瘤医生 2020年CSCO“菲肠说”病例演讲大赛-全国冠军。 第二届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大赛全国冠军。 2019年“例例精彩”mCRC病例大赛-全国季军。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1项,省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项。 第一作者发表SCI 文章10篇。 参编《肿瘤内科处方手册》等书籍2部。
DEEPER试验(JACCRO CC-13):改良FOLFOXIRI联合西妥昔单抗与贝伐珠单抗在RAS野生型左侧mCRC中的最终分析(摘要号:17)
以肿瘤缓解深度(DpR)为主要终点,评估改良的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mFOLFOXIRI,伊立替康150 mg/m2、奥沙利铂85 mg/m2、5-FU 2400 mg/m2)联合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RAS野生型mCRC的DEEPER试验(NCT02515734)显示,西妥昔单抗组的DpR显著更优(ASCO 2021)。此外,对于RAS/BRAF野生型和左侧肿瘤的患者,西妥昔单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更佳(ESMO 2023)。由于总生存期(OS)事件数量较少,故研究者决定延长观察期,并于2024年8月截止日期进行了最终的生存分析。
该研究在符合方案集(PPS)中预先规划了生存分析,该集合由外部评审委员会评估了DpR的受试者组成。根据包括原发肿瘤部位、肝转移状态和BRAF状态在内的临床因素,使用对数秩检验评估临床结局。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P值≤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359例入组受试者中,321例被纳入为PPS(中位年龄65岁,64%为男性,体能状态[PS]0/1:91%/9%,左侧/右侧原发肿瘤:84%/16%)。
在左侧RAS野生型肿瘤受试者中,西妥昔单抗组与贝伐珠单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3.9个月和12.1个月(HR=0.81,95%CI:0.63~1.05),中位OS分别为45.3个月和41.9个月(HR=0.85,95%CI:0.64~1.12)。
在PPS的321例受试者中,有234例(73%)可获得BRAF状态信息。探索性分析显示,在178例左侧RAS/BRAF野生型肿瘤受试者中,与贝伐珠单抗组相比,西妥昔单抗组的PFS显著更优(中位PFS:14.8个月 vs. 11.9个月,HR=0.71,95%CI:0.52~0.97)。两组OS为50.2个月 vs. 40.2个月(HR=0.74,95%CI:0.53~1.05)。
此外,根据肝病状态,对于左侧RAS/BRAF野生型mCRC伴肝外转移的患者,mFOLFOXIRI联合西妥昔单抗与更长的PFS和OS相关(中位PFS:15.1个月 vs. 11.4个月,HR=0.66,95%CI:0.46~0.95;中位OS:50.2个月 vs. 38.6个月,HR=0.60,95%CI:0.40~0.90),但仅限于肝转移的患者则无法从中获益(中位PFS:14.5个月 vs. 15.5个月,HR=0.79,95%CI:0.44~1.42;中位OS:52.2个月 vs. 49.9个月,HR=1.17,95%CI:0.61~2.24)。
总之,DEEPER试验的最终生存分析显示,对于左侧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mFOLFOXIRI联合西妥昔单抗具有更佳的PFS和OS。该方案或可作为初始治疗的一个良好选择,为肝外转移患者提供更长的生存期。
专家点评
在左侧RAS野生型mCRC的不同治疗线中,抗EGFR治疗的疗效(摘要号:86)
抗EGFR单抗被推荐作为RAS野生型左伴mCRC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这些疗法在不同治疗线中的疗效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抗EGFR单抗在一线、二线、三线和后续治疗线中的疗效。
研究者对2008~2023年期间在Siriraj医院接受所有治疗线抗EGFR单抗治疗的RAS野生型mCR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使用Kaplan-Meier方法确定抗EGFR单抗治疗线对PFS和OS的影响,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在350例接受抗EGFR单抗治疗的RAS野生型mCRC患者中,33%(115/350)接受了一线治疗,而16%、45%和6%的患者分别接受了二线、三线和后续治疗。86%的患者为左侧肿瘤,34%的患者使用了抗血管生长因子。
中位随访时间为30.4个月。在左侧RAS野生型mCRC患者中,接受一线抗EGFR单抗治疗的患者表现出显著更长的中位PFS(11.9个月,95%CI:7.4~16.3,P<0.001)。二线、三线和后续治疗线的中位PFS分别为6.1个月(95%CI:4.6~7.5)、4.9个月(95%CI:3.8~6.0)和5.1个月(95%CI:2.3~7.9)。各治疗线之间的OS无显著差异(P=0.27)。
总之,抗EGFR单抗一线治疗在左侧RAS野生型mCRC中具有最长的mPFS,并且在各治疗线之间的OS无显著差异。因此,抗EGFR单抗可作为任何治疗线的一部分纳入治疗方案。
专家点评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读者专属微信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肿瘤瞭望消化时讯”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xhsx2021),回复“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版权声明
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肿瘤瞭望消化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消化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