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年度盘点 微专辑
扫描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内容
编
者
按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胃癌分子机制的探究逐渐由组织学分型过渡到分子分型,不同生物标志物对晚期胃癌的一线及后续治疗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值此岁末之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荣幸地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锁爱莉教授对2024年度晚期胃癌靶向治疗领域的热点与最新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回顾往昔,放眼未来,为晚期胃癌治疗的发展建言献策。
锁爱莉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Emory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病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肾脏病专委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青委主任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科金面上项目2项,一作/通讯作者SCI论文20余篇,IF>10的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晚期胃癌一线治疗
HER2——首个用于指导mG/GEJ患者临床决策的生物标志物
CLDN18.2——已被确证的胃癌新兴靶点
FGFR2b——一种新兴生物标志物以识别mG/GEJ亚组人群
DKK1——具备治疗潜力的Wnt/β-catenin双向调控靶点
二线治疗
HER2
CLDN18.2
VEGFR TKI
小结
HER2、dMMR、PD-L1、CLDN18.2四个关键靶点的检测有助于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靶免治疗药物,开启晚期胃癌靶向精准治疗的新格局。而DKK-1初现疗效,或成为未来的潜在候选靶点。
CLDN18.2是目前已被确证的新兴靶点,其较高的阳性率表明1/3以上的胃癌患者将有可能从zolbetuximab的治疗中获益;CLDN18.2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囊括了几乎所有主流技术路线,且显示出有前景的初步结果。尤其是中国研究者已成为Claudin18.2靶向治疗研发领域的“领跑者”。
已确立靶点的新型药物、新的联合治疗方案,和FGFR2b等新兴靶点的药物临床试验也在积极开展中。
如何科学进行选择靶向治疗,使疗效最大化或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读者专属微信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肿瘤瞭望消化时讯”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xhsx2021),回复“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版权声明
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肿瘤瞭望消化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消化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