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五十年:怎样理解哈耶克的自由观?

文化   其他   2024-12-30 17:23   加拿大  


文 风灵

2024年,是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五十周年。五十年来,哈耶克一直是学术争论的热点。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哈耶克思想广泛传入国内后,其热度也至今不减,只要对社会科学有些了解的人,没听说过哈耶克的恐怕如凤毛麟角。然而,哈耶克一生发表了多达130篇的文章,25本著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涵盖多个学科。正如著名的哈耶克传记作者布鲁斯·考德威尔所说,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理解哈耶克作品面临着严峻挑战。

这当然也是哈耶克的中国读者的挑战,先不说翻译问题,文风问题,就哈耶克的著作本身,也常常让人云里雾里。读来读去,似乎明白了一点,但多是一些知识片段,无法形成体系,甚至读得越多,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不过,哈耶克其实也没那么神秘,他的作品有主题的变化,但也有贯穿始终的逻辑,只要把握了他的思想要义,就可以如庖丁解牛般化繁为简,举重若轻。
哈耶克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 哈耶克研究核心问题是在一个极为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如何充分合作?从他的第一本书《货币理论和贸易周期》,到最后一本书《致命的自负》,这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2. 哈耶克研究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所产生的价格会引导人们发现和利用本质上分散的知识,从而实现充分合作,实现有序且繁荣的社会。
3. 这种价格机制是自发形成的秩序,不是任何单独的头脑所能全部把握且设计的。自发秩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整合特定时空的知识碎片,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并在竞争中优化。
4. 如果没有自由竞争的价格机制,经济计算要么不可能(中央计划),要么被扭曲(凯恩斯主义),持久繁荣发展的社会也将不可能。
5. 因此,鉴于人类有限的理性,全面的制度设计既不可能,也不可取,这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自由市场,法律、货币等都是如此。
我们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哈耶克(包括米塞斯)支持自由市场的理由是独树一帜的。
经济学最伟大成就之一是证明了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追求个人利益可以促进社会利益,因此自由可以带来有序且繁荣的结果。这是自亚当·斯密到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共同主张。对此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哈耶克(包括米塞斯)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自由市场体系,如果实行中央计划经济,就不可能实现有序且繁荣的社会。这是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革命性的一步,也是主流新古典经济学与奥派经济学的主要分歧之一。
在哈耶克看来,这主要是一种知识问题(这与米塞斯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互补),而不是最常见的道德伦理问题或激励问题。
如果从道德伦理层面上支持自由市场,那么需要论证私有制比公有制更具有正义性,但这种价值判断不是经济学的任务,而且也很难给出绝对的是非结论。(我看到不少人把哈耶克对自由和自由市场的辩护当作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辩护,这完全是南辕北辙,恰恰违背了哈耶克的本意。)当然,奥派中也有人从伦理方面支持自由市场,但这种方法在经济学方面很难说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主流经济学家对中央计划经济的批评常常是从激励的角度。其主要观点是:私有财产为经济主体提供了有效节约资源的强大激励。如果没有私有财产,经济主体所面临的激励就不会正确发挥作用,从而会导致错误和浪费。但是,这种层面的批评会遭遇对手显而易见的阻击。他们假设在理想的制度和教育下,人人都变得大公无私,不再需要经济激励来指导他们的行为,无私的人性会让他们以最明智的方式利用资源,造福社会。如果陷入对人性是否会变得无私的争论,最终不过是各执一词,谁也不能说服谁。
而哈耶克恰恰与他们相反,他全盘接受对方的假设,假设人性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即使让对手处于如此有利的地位,基于不可克服的技术原因,没有自由市场仍然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论证,虽然困难,但也是最有力的。
顺便说一下,很多人没有理解哈耶克所说的“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常有人望文生义,认为哈耶克说得不对,因为那些人其实是恶意的。但这只是哈耶克论证策略引发的误解,哈耶克想表达的是,即使是最大的善意,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失败。
这种不可克服的技术原因,就是哈耶克著名的知识分工问题。对此我在以前多篇文章和讲座中都曾涉及到,这里再强调几点,第一,分散的知识是默会的,不可收集的(因此不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能解决的);第二,分散的知识是在自由市场的竞争过程中被发现,并通过市场价格信号传递的;第三,因此确保价格信号能正常产生和表达至关重要。
哈耶克(还有米塞斯)从技术层面上证明了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繁荣和发展,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奥地利学派为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作出的伟大贡献。自由主义由此在伦理学之外,得到了另一方面即社会科学原理的强大支持。
哈耶克在微观经济层面上对于价格功能的分析也是他宏观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他认为经济危机是因为不当的货币政策扭曲了价格信号,让市场主体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从而产生了不当投资。当这些不当投资被清算时,就产生了繁荣-萧条的经济周期。
接着,哈耶克将他的经济学思想推到了更广泛的领域。既然知识是分散的,那每个人包括立法者都只具有有限理性,因此法律应该只规定一些基本原则,不能针对具体的个人,针对他们具体的目的和手段乃至结果(非常特殊的情况除外)。真正的法律是由下而上自发出现的。同样,也有不少人从价值观层面理解哈耶克的法治思想,这也是一种误读。
既然个人的理性有限,哈耶克因此认为,从上到下刻意地设计面面俱到的社会秩序是不可能的,秩序应该是人们在自发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涌现的。当然,有意识的设计也并非一无是处,边际上的点滴改进是可行的。关于这点,哈耶克的逻辑和表达不是非常清晰一致,争议也比较多,以后另文再述。
哈耶克提出的两种秩序——小团体秩序和扩展秩序之间的区分,也是基于他分散知识的论点。我们对亲密的家人朋友所知甚多,了解他们的目的、愿望、能力和品性,能够可靠地预料彼此各种互动(包括利己或利他行为)的后果,而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能力充分了解,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基于抽象的规则行事,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而不是基于本能和情感行事。
可见,哈耶克的自由观是建立在知识分工之上的。《哈耶克精要》的作者唐纳德·J·布德罗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出色。这本薄薄的入门读本开篇就以纸和墨为例,让读者感受到了现实世界如此复杂,以至于生产这样简单的东西也需要的海量知识,然后第二章设想了一个拼图游戏的例子,以巧妙的比喻引入哈耶克的分散知识观点,建立知识与价格的关系。后面各章都是围绕知识问题这一中心,从微观到宏观,从经济学到自发秩序的“伟大社会”,让读者能轻松建立哈耶克思想的体系。
因此,当代奥派的领军人物彼得·贝奇将《哈耶克精要》誉为哈耶克思想最好的入门书籍绝不为过。如他所说:“布德罗是传授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大师,他将哈耶克关于价格体系的理论,以及关于政治、法律和社会之秩序的研究都以通俗易懂且尽可能简明扼要的方式加以诠释。”
纪念哈耶克获奖五十年,新年伊始,我们将一起来读《哈耶克精要》!
双语阅读课程《哈耶克精要》现火热报名中!预计一月下旬开课,每周2次,持续一个月左右。腾讯会议上课,提供永久录播!1月1日前早鸟价仅78元!详情请见:一册在手,轻松读懂哈耶克——双语阅读寒假课程报名了!

心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读不懂英文学术著作怎么办?我们新增设了英语专项训练,每周一次,随到随学,按年计费。一年仅199元!本课程开班以来,深受学员们欢迎。详情可见:1. 学英语,你陷入了多少误区?2. 干货贴:英语基本功要怎么练?友情提示,英语专项训练对各种英语考试特别有用。

报名请添加风灵微信号mefengling或点击下面二维码报名(不报名的朋友勿扰哦,谢谢!)

相关文章:
哈耶克的孤勇人生: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讲座 | 怎样认识哈耶克对奥地利学派的贡献?
哈耶克的经济学思想基础是什么?
为什么说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经济理论本质上是一致的?


风灵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