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的动力、耐力和努力

情感   2024-07-22 19:25   北京  

大家好!

我是郭郭~



上一篇推送写了大家在相亲聊天中的不同档位,不同的热情程度,或者叫“意愿的强烈程度”也可以。


是表象。

再往里想,我认为是动力、耐力、努力。


假如相亲像跑步。

没有固定路线、没有明确里程、没有可见的终点的跑步。


如果跑得没有那么快,就更有可能跑得时间久一点,总路程长一点。

如果一开始就用百米冲刺来跑,那可能跑完百米就力竭不想跑了。

然而,这并不是谁跑得距离远谁赢,也不是谁在单位里程里用时最短就赢,更不是谁更快跑完或者更持续地在跑谁赢。

这只是自己的跑道。


但首先,为什么我要跑步。

我是不是可以不跑步,如果我不喜欢跑步,甚至如果我不喜欢运动。

当然可以。


所以想先说动力。

有动力就是有需求。


需要通过婚姻来获得社会的认可,所以找个人来进入婚姻。

需要生孩子,可能是喜欢孩子,可能是家长喜欢孩子,可能是家里有王位,可能是没细想但觉得需要生孩子。但一个人又生不了,必须找一个人一起生。(现在所谓女权觉醒导致未愿意生育的女性必然越来越少,在性别比例已经如此悬殊的中国,男性们也很难啊)

需要从他人处获得价值,经济价值、情绪价值、性价值、生育价值...所以去进行价值交换。


韩剧《山茶花开时》


观察我自己,还有观察“相亲搭子”们,其实动力往往是飘忽不定的

或者说,动力飘忽不定的人们会在同一个池子里相遇。


如果是动力非常足,比如以上写的某项是强需求项的,就打算半年内结婚,一年内怀孕生娃的,那么大多数这样的人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快速推进,世俗意义上肯定是能够“成功”的。

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位置,直面自己的需求,稍微有点脑子地去相亲。

ta们会和同样有强需求的异性进入同一个池子,大家都抱有类似的想法,快速配对快速成婚甚至快速生育。


为什么我的动力飘忽不定,或者说“我们这波人”动力都不咋足。

在《相亲进展+我为什么相亲》我写了,我为什么相亲,85%因为无聊,15%因为社会因素。

而“无聊”是一个有多重方式消解掉的问题,甚至不消解,就是接受无聊,也是很好走的路。

社会因素,在北京这样的高度城市化区域,就还好。假如我生活在乡镇里,大家生活紧密联系,相互之间大事小事都知道,那可能是大压力了。


换句话说,核心动力离“结婚生子”太远了。

更多还是在“寻爱”,所以就偶尔加加油门而已。



耐力和努力是相互影响的。

除非是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才能做到耐力和速度都超棒。

普通人两者得一就不错了。


所以回头看我这半年反反复复,高涨热情、密集接触,和低迷状态、不聊新人,都是有迹可循的。

在整体低动力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又努力又持久。


之前高能耗的状态,每天可以发2-3条soul的状态,然后一天内跟150+个陌生人聊天,其中能有30+对话几十个回合。

不断自我介绍,看他人的自我介绍。

发自己的照片,看别人的照片。

高能耗状态下,如果我想,那么每一顿饭都能约到基本满足择偶硬性要求的人,是可实现的。


最近就是一种“超低努力”的状态,只刷“她说”。小红书半个月前发了相亲帖子,但只等别人来找我聊天,我也不找别人聊天。

连续聊了几天还不错,但对方不再找话题不再持续的,我也不去找话题了。

只按照自己舒服的走,低能耗状态先维持开机,然后再随缘见面。


即使是这种状态,我感觉相当多人或许也是无法维持的。

本身陌生社交真的是会累,大家如果本着要“收获果实”的心态来进行,那很快发现并没有太多“更接近果实”的正向反馈。


我也一直在调整我自己对于“相亲”这件事的预期。

从最开始的,转移一部分分手后的精力,到见了一些人之后用来框定“更有可能”的画像,到几乎回归了HR工作在面试。


预期的合理调整会让自己的努力和耐力都提升一点。

动物真的太需要反馈了。



普通人能做的一种很好的“努力”是发朋友圈。

这对我来说甚至不需要努力。

我不相亲也疯狂发朋友圈。


因为我的生活真的好好啊。

希望大家的生活也是(但生活好也不一定发朋友圈,叠甲)

郭郭郭碎碎念
我会成为一位富有的老姑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