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棵树和一片森林

情感   2024-07-04 18:04   北京  

大家好!

我是郭郭~


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


放在恋爱婚姻里,主流理解是:如果一对一选择了某个人,那么机会成本就是其他所有的人。

只是可能性而已,整个森林本来也并不属于我。


基本能达成共识的是,非开放式的关系中,都应该有不再去接触“新人”,忠诚于这一段关系这一个人的责任感、道德感。

即便在开放式的关系里,也对“新人”、关系的数量、关系的深度,有可能有一定的约束。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不过今天想聊的不是这个层面,而是想说更广义的“森林”。


大前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精力时间也是有限的。

所以在我的理解里,并不是只有有可能成为所谓“潜在威胁者”的人才是树,树们组成了森林,而是所有和恋人这个角色争夺时间精力的人和事,都是森林的组成部分。

再往前一步,会进化成家庭,成为了新的集合体。


恋爱状态下很难察觉到恋爱到底花了多少精力时间,因为感觉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然而从恋爱变成单身,会发现,啊我的内存被释放了。

单说时间,打工人其实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工作日晚上和周末2天,假如再工作忙一点,可能更少。


恋爱状态下,我习惯于给恋人至少2个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的1个整天或者大半天。

当然,当时也觉得这个时长能够相处才有在一起的必要性。不然每周如果只见一次,或者一周都见不了一次,那恋爱的必要性似乎就变弱了。


我虽然和父母都在北京,但不住在一起,所以周末至少还会回家吃一顿饭。

那么假如把周末简单分成4个available的段,两顿午饭两顿晚饭的话,恋人拥有1个或者2个,家人拥有1个。

那休息日是不是还要休息,有可能还有1个想自己安安静静待着,就满档了。


美剧《傲骨贤妻》


恢复单身的这半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我周末可支配的时间变多了。

以前只在父母家吃顿饭,最多睡个午觉,现在可以从午饭前到晚饭后的大半天都在跟家人相处了。

恋爱时不太拥有的周末完整一天,或者说,没有能够独处的完整一天,现在也拥有了。

可以选择独处,也可以选择起早贪黑的事情去做。比如过去一个月参加了三次京郊的徒步活动,都是一大早五六点出门,晚上九十点到家。


那有人会想问,难道和恋人在一起支配的时间过得不好吗?

当然也好了。

我在《'fall in love'的特征》里写:

我曾经有一种判断的方法,是看自己是不是跟他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开心。

无聊的事情和这个人做,也变得有聊起来。即便只是坐着一起发呆,都觉得这呆比自己发要好得多得多。


这个有聊,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否能够基本维持,甚至是上升,对两个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考验。

但我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也许每个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层面。

假如真的存在不断深挖,不断都能挖到东西的人,我在想我也不一定是同样的程度能够与之匹配。


玛格利特·阿特伍德《可以吃的女人》


如果阶段性的节点是结婚,那么这个节点后更会发现,这棵树变得更加离不开你了。

下一个节点是生娃。


身边有娃且经常联系的朋友没有几个。

这几个人的共同点,都有老人几乎100%在帮忙带娃。

即便如此,依旧比未婚/已婚没生娃的朋友难约出来得多。


当然我反思我的样本可能也有问题,因为主要是女人。

女人再怎么工作忙或者没有那么关注家庭,依旧大概率比男人群体的平均值要高,对家庭的时间精力投入。

所以前面有次跟朋友聊到“我作为HR能不能比较容易看出来公司同事是否有小孩”,我的回答是,女同事比较容易看出来,因为会请假去开家长会,孩子生病了也会去照顾,平常工作闲暇聊天也会聊小孩学习升学的事情。

反观男同事少得多,并不是因为男同事有小孩的少,而是小孩这件事情在他们的工作人格下似乎不占太多位置。


台剧《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要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整个森林?

结尾回头再看这个问题,似乎对于森林多样性强的人,这个问题更难回答,或者说,对于这一棵树的要求更苛刻。


我时常在想,或许有些人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有意思,他自己本来也没有那么享受原本单身的生活。所以其实喜欢上一个人,谈恋爱,对他来说是不需要放弃什么的,约等于零机会成本。

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恋爱不结婚,或许有一定男女平权、社会进步的因素,但我觉得最核心的点是大家已有的森林已经很优秀了,基本能够满足自己的精神物质需要。


那么基于上文所论证的,其实整片森林和一棵树之间,是势必不能共存的,一定会砍掉一大片森林。

此时除非有一棵树好得不能再好,喜欢得不能再喜欢,不然何必要牺牲掉这片好好的森林去拥抱那一棵树呢?


只有寻找到'That TREE',才有可能。


国剧《繁花》



相关历史推送

恋爱基本素养
你谈恋爱是为了什么
我要这男朋友有何用?

郭郭郭碎碎念
我会成为一位富有的老姑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