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郭郭~
几周前,我爸跟我说,为我的相亲不够努力(我和他几乎同一时间开启相亲,然而他在去相亲角之前一个男嘉宾都没有成功推荐给我过),于是打算开始逛公园相亲角,以后邀请我爸来写《五十多岁老父亲为了女儿相亲有多努力》。
在去公园相亲角之前,我爸基本上是在他原本的朋友圈子里问,还加了几个二度好友能介绍的相亲群,倒是偶尔给我转发一两个男生信息,不过后来种种原因对方没有看上我,反正没有加上微信的。
这几周他开始去公园相亲角之后,目前成果是推了一个男生的微信给我,但没见面(大概率也不会见了,结尾展开说)。
不过我爸手机里至少多了几十个同样相亲的家长的微信。
这个过程中,我首先发现家长写的相亲介绍,和我会自己写的相亲介绍,偏差很大,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
家长写的介绍一定会写,北京xx套房,资产xxx,父亲什么工作,母亲什么工作,什么高知家庭国企高管。
不过似乎是家长代相亲的习惯,大家都这样。
家长考虑的点,肯定也是有道理的,有道理和正确之间不划等号。我也在尝试理解他们,寻求我们之间的共同点。
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或许我慢慢也会朝父母这一代人的思想靠拢。
比如,刚毕业时我肯定不会考虑的“对方父母有没有医保”的问题,现在就觉得需要提前问问。
不过,关于“怎么写我的相亲介绍”,和我爸还是产生了明显的冲突。
冲突点主要在于:说我的信息要不要说得这么物质,以及对对方职业、户口、年龄的要求。
我爸一开始写必须对方是体制内工作,我甚至想写完全不要体制内工作。后来在我的坚持下,终于把“体制内工作”这几个字眼删掉了。
我爸一开始写要北京户口,最好还是北京人。
年龄上,我爸一开始写的是93-99。根据我的实际相亲经历我建议可以改成35岁以下,我爸说“你还真想伺候别人去啊”(锐评)。
相亲,尤其是家长相亲更像打牌。
一边打我家婚房2套,一边打我女儿小美颜值高。
一边打我儿子中层管理收入丰厚,一边打我女儿央企工作体面稳定。
如果牌面相当,或许就有得聊。
我发现我爸在这个过程中也很矛盾。
一边他认为,自己的女儿挺好的,且他自己也眼光挺高的,一般人他也觉得配不上我。
另一边他也认为,我是年龄偏大还没有嫁出去的女孩,晚一天嫁出去就在婚恋市场贬值一分,让我不要太挑剔,不用过于追求“多么喜欢这个人”或者“样样都好”。
我爸现在这种“对于每一个候选人都早早开始畅想未来”的态度,很像我年初刚刚开始相亲的状态。
那会儿每右划一个人都很慎重,会仔仔细细看他的信息,他有什么样对伴侣的期待,我能不能每条都合上。
现在觉得,何必呢?看着顺眼,基本条件ok,线上聊天不踩大雷(完全不踩雷的很少),那就可以见。
见一面之后反正大多数人都会淘汰(相互的),直到现在我的第二面记录依旧只有一位(且这位的流程也在第二面后就宣布结束了)。
一开始说到我爸在去相亲角之后给我推过一位男嘉宾的微信,不过这个人也不是我爸在相亲角途径认识的,他是同步也扩大了原有朋友圈的相亲范围。
这个男生加上之后,寒暄了几个来回,发来的都是五个字以内的回复,以及捂脸、笑哭的表情。
然后秉着,亲人交往也要以工作的态度来处理,事事有反馈的原则,我就跟我爸汇报了情况,并且如我所料,十天过去了,这个男生再也没有说过话。
被动型的男生我见得太多了。
中间回家那一趟我爸跟我说,虽然这个男生被动,但我也可以主动去约见面的时候,我就说他的profile不值得我主动。
实际上相亲见过的男嘉宾至少超过一半都是我主动约的(我怎么定义主动约:如果我不提,我俩一辈子都不会见,叫我主动约),对方有足够我认为好的点,当然我可以主动约见面,对我来说又不是什么难事。
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资格。
连线上聊天都不真诚的人,完全没有。
总之,对于我爸给我相亲这件事情,我从一开始有点抗拒,毕竟曾经“相亲”这个词我都觉得跟我没啥关系的。
而且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我曾经很长时间想当然以为,家长相亲就是一个不那么好,枯燥、无聊、被逼无奈的事情。
然而现在觉得,我爸去帮我相亲,挺好。
他自己进市场也能知道我的估值、我的难点、市场的走向。
而且说实话他的眼光,比我的可高多了,他能看上的人肯定差不了。拭目以待最后一个季度他能搞出怎样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