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郭郭~
今天的封面图用的“坎儿”,是我很喜欢的UP主“没啥用科技”昨天更新的人生导航眼镜的视频里用到的。
以前说坎坷好像都是偏贬义的,曾经的人们更喜欢没有荆棘的道路。现在大家好像不爱轨道爱旷野,也不在乎有多少坎坷走多少弯路了。
今天选这个词,是想表达在相亲的流程中,有些环节像过了个坎儿,颠了一下,然后散了,不想再坐这辆车了、不想再走这条路了。
也可以理解为“淘汰”的节点,但淘汰说起来主次分明,而相亲其实不是,是一种更加平等的过程,往往不感冒是相互的,少数情况才是单方面的。
在我的相亲环节里,重要节点有如下几个:
a.软件聊天
a1.加微信
b.见面
c.见第二面
按照我过往的经验,我感觉如果双方带有同样的“恋爱”目的,能见面超过10次,那就离成功谈上恋爱不远了。
所以d或许不是见第三面而是直接跨越到第五面,可能e就是谈上了。
然而目前为啥只写到c呢,因为本轮相亲活动最远的进展只到第二面。
借着聊“什么节点容易挂”,顺便把我如何推进相亲节点,也讲一讲。
首先,大家在软件上开始聊天。
不同的软件有所差异。有些是先双方都公开了部分信息,并且俩人都“右划”了之后,才开始的。
有些是单盲,有些是双盲。
但总之,一般聊天的开始都更像查户口(这个环节可以考虑未来AI代替,因为真的还蛮无聊的,这个无聊是相互的,没有人会觉得有趣,但大家都会进行这一步,不然聊什么呢,我得先知道你有可能喜欢什么,对吧?)
然后就到了第一个容易挂的节点:
软件上交换完基本信息后(没话聊)
这个环节真的不知道聊什么。
你知道了我喜欢爬山,然后就问我五岳爬过了么,有什么山比较推荐,我回答了。然后你说你喜欢骑车,我说那得注意保护膝盖和防晒啊。
我知道了你喜欢看书,我问你最近在看什么或者看过什么有意思的书,你分享了某一本,我看过或者没看过。如果我看过,我不认为两个人就同一本都看过的书能聊得很high,如果我没看过,那只有“哦真不错啊,有机会我也看看”。
没了。
可能后面会演变成“早上好”,“今天干嘛了”,就会几乎变成死局。
通过有如下几种方式:
- 找到一个非常开放非常有得聊的话题,但得找精准(根据对方已经披露的信息)。比如...国际形势?比如工作的烦恼?
- 变成日常碎碎念的对象,总归还是能有daily的事情能够分享和有共鸣的。
第三条路仅剩一位生存者(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没有这个耐心,这个case真的很意外),有没有也用“她说”的朋友,反正我俩应该已经到了最高级的“心动等级”了,就是后来聊够100个来回都不再提醒“你们心动升级了”,估计没有可升的空间了。
但,我感觉大概率我跟这位“心动程度满级”的男嘉宾不一定会见面。中间有提到过一两次,但是都比较临时反正没有成行,更像互为chatgpt的关系。我肯定是最喜欢第二条路的,会觉得少网聊早见面效率高一点,然而很多人对见面有发自内心的恐惧和抗拒,邀约失败率非常高。因为我更喜欢直接见面,所以更多时候是我先发出见面邀请(目前的是见面的15人中,3人是对方发出见面邀请的,非常之加分,发出邀请只是第一步,发出邀请并且成行了,真的已经蛮优秀了)。- 对方说好,但没有再发过消息(再没有提过见面这件事情,而我会觉得对方的这种处理方法让我下头,所以也不再试图提了)
但在我的实操环节中,大约第一条路的概率也就是邀约成功率,大概在10%。我其实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听到“见面”会闻风丧胆。但通过这么久的相亲,我真的是见识了物种多样性,已经不再有强烈探索对方表象动作下的真实原因或者逻辑了,这不重要了。所以当我慢慢发现,“发出见面邀请”,都不用花时间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有如此高的淘汰率时,我的策略就从“慢慢网聊、时机成熟了再提见面”,向“大概聊聊,差不多了就发出见面邀请”转变了。一个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线上打字说一小时的事情,见面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密度都用不了十几分钟。
另一个是,真的懒得重复和不同的男人(但你又不真的知道他们有什么不同)上演同样的剧情了。
我在最上面分节点的时候,把加微信作为了一个虚拟节点。
因为他确实说明不了太多东西,微信加了也能删,现在所有软件几乎都能有和微信同样强大的聊天功能,所以他只是一个虚拟节点。
通过在我这里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加了微信为了选个饭店或者见面地点,然后见面了。
我不太懂为啥软件上能看起来像正常人的,到微信会开始讲奇葩话。难道是怕软件上讲会封号,然后不好继续加其他人微信?
第二种我不认为是软件和微信的差异,而是在软件上能聊得有来有回只是因为聊得东西还不够多,信息还没有交换完而已。
第三种很多,可能有将近50%的概率。我理解大家的热情都是有限的,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加到微信”算是阶段性的胜利,然后他也并没有很强的见面导向,或者发现你和他理想的女嘉宾之间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不一致(举例,更期待有暧昧对话的人,发现你没有这种倾向之后,肯定不会优先和你聊天了)。
见面真的是最最最高效的方式,难以分类都有什么会挂的原因,实在是太综合也太多了。一个人曾经有怎样的历史、现在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追求什么,通过2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的见面,总可以窥知一二。虽然这些了解依旧很浅薄,不可能判断出来“是他”,但一般情况下几乎可以判断出来“不是他”。
说实话,两个网上认识的人能约上见面,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有过同一个人约了两次,两次都是只提前一两个小时鸽掉的(作为HR的素养,你鸽了一次我可以原谅,但第二次鸽了就直接删了)。也有当天早些时候聊得好好的,说着“一会儿见”,结果我已经到地方了告诉对方,对方说“哦我要迟到一个小时”的。
所以无论如何,必须要感恩所有与我见面的男嘉宾,真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得到了证实,这让人心里暖暖的。今天看了一个很好看的电影《泳者之心》(中文译名拉垮,必须带上原名《Young Woman and the Sea 》),有一条短评如上,强调了女主一直在讲“我想”、“我要”。我回看我写相亲的文章,有时候也会觉得我很刻薄,然后想到我妈妈讲,男人都不喜欢太“聪明”的女人。不过今天看了这个电影看了这条评价,我忽然觉得,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现在会相亲总有一些他人的影响,比如家长的期待,同辈带来的压力,社会的规训;但完完全全是我自己的部分更重要:我想要再次拥有深度的关系,我喜欢深度关系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所以我愿意付出心力、精力去试图找到这样的人发展这样的关系。所以在相亲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我都不是真正在意,因为既然他也不是那个人,那就都不重要。
达到自己的目的最重要,如何达到,只是看我有多大的能力,去选择一条更优的路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