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工匠技能(档案仿真复制)大赛在上海圆满结束,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广西自治区档案馆代表队勇创佳绩,荣获三等奖。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对参赛队员辛勤付出的褒奖,更是对自治区档案馆多年来持续推进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认可与肯定。
准备阶段。收到参赛通知后,自治区档案馆高度重视,馆领导亲自审定工作方案,确定参赛人员,指导把关做好作品选材、强化训练、视频录制等备战工作,最终确定由保护技术部主任杨济莹、副主任蓝伟铭及三级调研员丘革灵3名同志组成代表队参加本次比赛。
初赛阶段。参赛队员悉心研究馆藏档案,精心选取1958年3月6日刊登有“广西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消息的《广西日报》作为复制对象。针对报纸双面铅板油墨印刷、文字和照片印刷效果不一致、宣纸渗墨出现正反面颜色叠加等特点和问题,参赛队伍反复讨论、上手试验、精心调试,通过文字照片分开调整、小样色彩多次比对、成品单页正反面粘贴、后期做旧等方式,较好呈现出旧报纸泛黄发脆的岁月印记,成功晋级决赛。
广西自治区档案馆参赛队员团结协作顺利完赛
决赛阶段。3名队员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专注答题、细致操作,高效完成了基础知识测试。在实际操作环节中,3名队员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严格按照《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规范》相关要求,对档案原件进行前期整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输出、后期制作,高质量完成三幅高仿真复制件。经大赛评委最终评审,获得本次比赛三等奖。
档案仿真复制是抢救和保护珍贵档案资源、传承和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技术手段,集中体现了档案保护基础业务的综合水平。近年来,自治区档案馆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仿真复制室,购置图形处理工作站、高精度扫描仪、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等专业设备,配备老中青结合的仿真修复专业队伍,全面提升仿真复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档案保护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先后制作了馆藏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地下党领导人工作笔记本、现存最早的《右江日报》等一大批珍贵红色档案高仿真复制件,不断完善馆藏珍贵档案数据库,为管好用好红色档案夯实基础。制作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家书、邓小平同志谈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斗争情况文件、《右江特委报告》等仿真复制品,助力举办红色展览、编写资政参阅等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制作并一体装裱长达13米共72幅的广西援鄂抗疫医疗工作队获赠书法长卷仿真件,为仿真复制技术应用探索新路径。一名同志获评为“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
回首来时路,自治区档案馆档案仿真复制工作,有前辈的不断探索,也有今人的不懈传承,正是兰台人默默耕耘,用匠心守护初心的真实写照。踏上新征程,档案保护工作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管好、利用好红色档案的重要批示精神,增强做好档案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以此次参赛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加强专业训练,进一步提升档案仿真复制业务水平,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服务档案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中国档案学会配合国家档案局开展对“三支人才队伍”、全国档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深入宣传的计划安排,“档案文化学堂”公众号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跟踪并宣传报道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三支人才队伍”中“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奋力拼搏奉献”,积极服务党和国家事业中涌现出的可敬可赞可学的先进典型,突出先进典型中的模范引领作用,激励档案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荣誉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兰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