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全球记忆遗产与安全——变革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

文摘   2024-10-15 09:01   上海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日,记忆的保存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玉珏教授主编的《全球记忆遗产与安全——变革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一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为我们揭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的神秘面纱,探讨了在变革时代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人类的共同记忆。

文化遗产是一种“群体性表述”和“谱系性记忆”,是文明的延续、国家与民族的灵魂,同时是人类共同记忆的精神载体。本书以全球视野,深入探讨了文化遗产作为国家与民族灵魂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个体、集体和国家认同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书中指出,自20世纪初以来,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从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措施到常态化管理,全球文化遗产治理体系逐步建立。“遗产作为一种记忆,其只有被引进公共的领域中通过集体记忆的提示和固化才能走得更长远”。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玉珏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带领团队深入剖析了世界记忆项目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政治争议、创伤记忆、数字遗产等关键议题。书中不仅回顾了世界记忆项目的历史,还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特别是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如何适应新的挑战,保护和传承人类的记忆遗产。“变革中的世界记忆”,面临的既是世界遗产发展的变革,同时也是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对记忆形成的挑战。这些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给该项目的开展提出了更多新的问题,但也必将为推动该项目的持续发展不断贡献动力。“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玉珏教授

全书分为六章,首章“记忆之源”追溯了集体记忆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记忆与认同的紧密联系。第二章“遗产之径”回顾了世界记忆项目的建立与发展,强调了其在保护人类共同记忆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政治之争”关注了遗产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揭示了全球记忆中的争议和挑战。第四章“创伤之痛”聚焦于创伤记忆,探讨了其在人类共同记忆中的地位。第五章“数字之变”探讨了数字形态文献遗产的保护问题,而最后一章“中国之路”则聚焦于中国在全球记忆重塑中的作用。

书评与书籍推荐

《全球记忆遗产与安全》一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严谨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实践案例,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世界记忆项目发展的壮丽画卷。王玉珏教授及其团队通过深入的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不仅揭示了世界记忆项目的核心价值与使命,更引领读者思考人类共同记忆的未来走向。

1.学术价值高,理论功底深厚

本书在理论探讨方面下足了功夫,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到文化记忆等理论的梳理,到世界记忆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他遗产项目的比较分析,均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

2.内容翔实,案例丰富

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世界记忆项目的发展历程和目标使命,还通过大量实践案例展示了项目在文献遗产保护方面的积极成果。这些案例既有国际上的成功典范,也有中国参与世界记忆项目的生动实践,为读者提供了直观、全面的了解途径。

3.语言流畅,引人入胜

王玉珏教授及其团队在撰写本书时,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生动性。通过平实的语言将复杂的理论问题阐述得清晰明了,同时又不失文学的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4.思考深刻,启迪智慧

本书不仅仅是对世界记忆项目的介绍和阐述,更是对人类共同记忆价值的深刻思考和智慧启迪。作者通过书中内容引发读者对记忆、遗产、认同等问题的思考,鼓励读者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珍视和保护人类的共同记忆。

5.时代性强,紧跟潮流

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本书特别关注了数字形态的文献遗产保护问题。作者通过对数字遗产的定义、特点、保护难题及应对策略的深入探讨,展示了世界记忆项目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变革和新方向。这部分内容不仅具有前瞻性,也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综上所述,《全球记忆遗产与安全》一书是一部集学术性、实践性、思考性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世界记忆项目的窗口,更引领读者思考人类共同记忆的价值与未来。对于从事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政府官员、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我们强烈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相信它一定能够激发你对人类共同记忆的兴趣与思考,为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在变革中期待世界记忆项目的下一个十年、三十年、五十年。


















 王玉珏 


王玉珏,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法数字文化与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法国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湖北省“楚天学子”,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档案局等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发表中外高水平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数字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 档案文化学堂” 稿约 
本公号档案要闻、档案学术、档案教室、档案追踪、档案精品、局馆风采、专业巡礼、档案达人、文史达人、档案新秀、文创逸品、档案荐书、新书速递、史地趣话、掌故逸闻等与您长期有约,欢迎赐稿!

邮箱:cacs0712@126.com

“档案三支人才队伍”专题全国征稿 

按照中国档案学会配合国家档案局开展对“三支人才队伍”、全国档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深入宣传的计划安排,“档案文化学堂”公众号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跟踪并宣传报道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三支人才队伍”中“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奋力拼搏奉献”,积极服务党和国家事业中涌现出的可敬可赞可学的先进典型,突出先进典型中的模范引领作用,激励档案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荣誉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此吁请全国各级档案学会提供宣传线索。同时,我们向全国档案三支人才队伍同仁发出倡议,把你们的先进技术经验、优良工作作风和难能可贵的事业精神,进行系统的总结,通过本栏目与全国档案事业同行分享,以传承发扬这一宝贵的资源性财富。
邮箱:cacs0712@126.com




创作团队
撰稿:周保松、兰小妹

编辑:兰小妹

总编审:董焱

 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 
 “档案文化学堂”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档案文化学堂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化专委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