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
非化疗方案相比传统化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有何具体优势?
Eolia Brissot教授:在我看来,我们已步入一个崭新的医学时代,见证了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umab)这一创新药物的诞生。贝林妥欧单抗是一种针对CD19与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其针对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最佳治疗模型极具探讨价值。当前,该领域内的两项研究均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见解。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一项由意大利研究团队开展的D-ALBA研究,探索了达沙替尼与贝林妥欧单抗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展现出了卓越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或无白血病生存期(LFS),且随访周期相对较长,达到了约34个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4名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且这些复发病例携带有新型突变T315I。这一现象值得引发对以下两个关键问题的思考:一是单用达沙替尼可能不足以充分控制疾病进展,而普纳替尼或许能提供更优的治疗效果;二是为预防CNS复发,我们或许需要辅助使用化疗手段。
另一项由Jabbour团队发表的研究则聚焦于普纳替尼与贝林妥欧单抗的联合应用。该研究在初诊Ph+ ALL患者的治疗初期,即给予每天30毫克的普纳替尼,并在获得分子完全缓解(CR)后,将剂量调整至每天15毫克。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和PFS均表现出色,仅有一例患者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研究团队同样观察到了CNS复发的情况。鉴于此,最近的一项研究尝试将低剂量的化疗与普纳替尼和贝林妥欧单抗联合使用,以期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我们期待该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或许这将是目前针对Ph+ ALL的最佳治疗组合。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完全摒弃化疗,而是策略性地重新引入化疗,以更有效地预防CNS复发。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
贵团队或国际上目前有哪些前沿的非化疗技术或疗法正在被研究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请举例说明。
Eolia Brissot教授:我认为,现在将贝林妥欧单抗用作一线治疗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策略。因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的一项研究已经表明,即使患者为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使用贝林妥欧单抗也能带来更好的PFS和OS获益。事实上,在法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小组(GRAALL)中,我们已将贝林妥欧单抗纳入一线治疗方案。
关于CD38抗体的研究,同样存在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数据,尤其在T淋巴细胞白血病(TLL)领域更为显著。在TLL复发的情况下,我们有时会采用CD38抗体进行治疗。未来数月乃至数年间,我们计划在一线治疗中进一步探索CD38抗体的应用潜力。同时,在疾病复发阶段,观察维奈托克(Venetoclax)与阿扎胞苷(azacitidine)的联合疗效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领域,也有研究揭示了这些药物的独特效果。传统中面对这类患者,我们时常面临治疗选择的困境。因此,我认为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新型治疗手段。目前,我们已在患者复发时积极尝试这些治疗方法。然而,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其在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我们仍需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
对于未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您认为非化疗方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哪些潜在的研究方向或策略?
Eolia Brissot教授:这是一个颇为复杂且充满挑战的问题。尽管在过去5至8年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状况已有显著改善,然而复发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鉴于此,我们的首要且核心目标是实现一线治疗下患者的完全治愈。这或许正是我们针对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倾向于采用化疗联合抗体治疗方案的原因所在。然而,对于那些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群体,特别是存在KMT2A基因重排,或同时携带IKZF1基因突变和NOTCH1基因突变的患者,则可能需要在一线治疗中引入更为强力的治疗手段,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尚无法明确这些治疗方法的确切疗效。
至于Ph+ ALL这类患者的预后改善无疑令人振奋。当前,我们普遍认为应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尤其是第三代TKI,并同时联用贝林妥欧单抗以增强疗效。近日,有研究报告指出,某研究小组正在尝试将达沙替尼与CD19和CD22 CAR-T细胞联合应用作为治疗储备,这一创新性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我们仍需审慎思考,在临床实践中是否真正能够广泛采用这种治疗方法。或许,对于部分患者而言,采用抗体联合小剂量化疗的方案,既能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又能降低治疗毒性,同样值得深入探讨和实践。
专家简介
Eolia Brissot教授
(来源:《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编辑部)
温馨提示
添加小助手请备注“血液”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