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 欢迎点击下方“湖南文艺出版社”关注我们 ·
儿时读《西游记》,总为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而提心吊胆,也为孙悟空一次次棒打妖魔鬼怪解救师父而拍手称快。
随着年纪渐长,才慢慢明白这九九八十一难里藏着的人生哲思。
著名人文学者刘再复的作品《西游记悟语》对名著《西游记》至善至真精神内核的揭示和禅宗哲学角度的解读具有开创性意义。本书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人性选择的探讨、对人生终极答案的追问等众多议题的分析,既是以“心悟”论西游,更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以“心悟”观人生,唤起读者对自身的思考,引发读者的精神共鸣。
每个人都能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人生终极答案
1.
孙悟空容不得专制帝王和各类专制权贵,哪怕是天上玉皇、地上龙王。哪里有不平等,就闹到那里。哪里有妖魔鬼怪,就打到那里。为人间请命,为人间除恶,为人间张扬自由平等,为人间惩恶扬善,这是中国最质朴的英雄主义。读《西游记》,就是读生气勃勃的英雄,读超功利、超时代的最高意义的善。
2.
孙悟空是中国个体自由精神的伟大象征。它表达了中国人内心对自由的向往。从自然关系上说,它表达了人不受制于苍天也不受制于大地的束缚。从社会的关系上说,它又表达了人不受制于政治权力、宗教权力统治的自由意志。可贵的是,小说还表述了对于自由的正确理解,前期孙悟空表现的是无所畏惧的积极自由精神,后期孙悟空则表现自由与限定、自由与规则的冲突与和谐。
3.
孙悟空护送唐僧到了西天,被封为“斗战胜佛”,他不在乎,只在乎去紧箍咒。把自由看得高于佛,大于佛,这是“只禅不佛”。禅,即大自在,大自由。禅本身才是目的,之外没有目的,而让人崇拜也不是目的。
4.
中国人以“儒”应世,借“道”逍遥,用“释”明心。
5.
自由不是我行我素,自由意志乃是对本能的抑制与支配,战胜山中妖魔与战胜内心妖魔的统一。
6.
吴承恩不把孙悟空打扮成正义的代表,他的猴形妖身,似人非人,顽皮调皮本身就是对人间权威的解构。
7.
当孙悟空令妖魔现出原形,证明妖为真妖时,唐僧总是欣然接受,所以孙悟空总是跟随唐僧,不弃不离,离了还会再回来,因为他知道师父胸中拥有怎样的一颗大慈悲心。
8.
如果说,孙悟空是以力服人,以力服龙,以力服天,那么,唐僧则是以心服人,以心服龙,以心服天。征服人的最伟大的途径是人心,不是人力,更不是暴力。所以唐僧为师,行者为徒。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9.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玉皇不怕,龙王不怕,阎罗王不怕,真真正正“无所畏惧”。
10.
孙悟空在花果山是“美猴王”,属于被前呼后拥的“王者”;而在西行路上,他却是跋山涉水的卫兵,属于唐僧指挥的“行者”。前者安逸享乐,后者劳苦搏斗。人生往往须在二者之间作一选择。世上的聪明人多数选择前者,但孙悟空选择后者,所以号为“孙行者”。他的心性使他懂得:生命,不怕劳苦,只怕劳苦无意义。他在求索真理的路途上,每一步都踏着苦辛,也每一步都踏出意义。
11.
天宫不可闹,他偏大闹;冥府不可进,他偏挺进;真经,在万里之外不可企及,他偏与唐僧一步一步向它靠近。神能往,我亦能往,魔能往,我更能往。
12.
至柔可以克至刚,而至刚者可以听从至柔者。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存在于心灵之中。
13.
《西游记》把个体自由精神作了最为通俗化与形象化的表述。它传达了中国人民关于自由、关于解放的内心向往。这种精神向往,乃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做的好梦。这梦不是荣华富贵梦,不是飞黄腾达梦,而是不受精神压迫的个体自由梦。
14.
孙悟空的生命没有负面气息。受过压抑,受过蔑视,受过打击,受过委屈,但他从不愤世嫉俗,也从不消沉颓废。他总是精神饱满地向前进击。其灵魂健康、新鲜、活泼,充满活力,一点老气、暮气、朽气都没有。多想想孙悟空,生命自然就会增长正能量。
15.
孙悟空很特别,他既不怕空间阻隔,也没有时间的限制,他的存在不是“向死而生”,而是向永恒而生。所以他是一种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存在。
16.
孙悟空没有文化,目不识丁,耳不闻道,但也因此不受文化的污染,所以他永远天真,永远自然、自由、自在。
17.
孙悟空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身上一点也没有虚伪的影子。人间的世故、圆滑、算计、机谋、伪装等,完全与他无关。
18.
儒家讲修养,道家讲修炼,释家讲修心。但三家最后都力求走向共同认定的天地境界。孙悟空不修文化,但咀嚼宇宙精英,让花果山的清果和水帘洞的清水养育出一颗永恒的童心,天然地汇集三家精华,同样也可抵达天地境界。所谓天人合一,恐怕是天心与童心的合一,仁心、道心、佛心的合一。
19.
开始读《西游记》时,觉得孙悟空很奇怪。而最奇怪的并不是“大闹天宫”,而是他永远没有成就感。打了许多胜仗,立了许多战功,但从来没有胜利者那种“凯旋”的感觉。进入中年时代后,才明白孙悟空完全超越人类那些胜负、成败、输赢、得失、荣辱等计较。他的神性也正是从那里得以表现。真正的伟大英雄,确实不必陶醉于世俗的所谓“胜利”“成就”“功勋”“奖赏”之中。孙悟空没有成就感,没有胜利感,正是一种境界。
20.
知爱恨,分利弊,重成败,计得失,原是人的聪明点,但也可以变成人性的弱点。孙悟空因为神性大于人性,所以也没有这种人性的表现。他对于功名、对于财富、对于权力,永远处于不开窍的混沌状态。和孙悟空讨论荣辱、功过、得失,等于和夏虫语冰。
图书介绍
《西游记悟语》
书名: 《西游记悟语》
作者: 刘再复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3
《西游记悟语》由300余则凝练、有趣的悟语构成,既纵向品评《西游记》的审美形式和精神内涵,又横向观照四大名著的艺术成就和心灵方向,生动呈现了一名文化学者的读书方式、治学路径和人生格局。
作者笔法率真、语言犀利,肯定《西游记》写神魔世界的精彩,褒扬其精神指向的深刻,也批评其写现实社会落入俗套,诟病其人物历史生编硬造。全书看似评西游,实则在读人生百相、悟民族未来,充满着通透的哲学意蕴、深情的家国之思。
购买链接
《西游记悟语》
一审|吴妤珑
二审|冯博
三审|谭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