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为什么五腧穴如此重要呢?《黄帝内经》本质上就是一部,应用五行理论通过针刺手法调节穴位、经络治愈疾病的著作,而人体穴位系统中,唯五腧穴具备五行属性,因此,当之无愧成为《黄帝内经》的灵魂。
五腧穴简介
在我国国家标准的针灸穴位定位中,全身 361 穴,由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组成。穴位多,相互间关联复杂,穴位命名各成体系,不利于学习掌握。
五腧穴体系,相对于完整的穴位体系,穴位少,与十二经络、脏腑直接对应,都在手肘、足膝部位,相互之间具备横向一致性,且冠以五腧穴独有的名称体系,易学、易记、易用, 是巡经揣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什么五腧穴如此重要呢?《黄帝内经》本质上就是一部,应用五行理论通过针刺手法调节穴位、经络治愈疾病的著作,而人体穴位系统中,唯五腧穴具备五行属性,因此,当之无愧成为《黄帝内经》的灵魂。
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腧穴”。
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这是按经气的由小到大,由浅而深所作的排列。
《灵柩·本输》详细载述了各经井、 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唯独缺手少阴心经的五腧穴,在《针灸甲乙经》中才补充完备。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前后,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其用法极广,比如,井穴可用来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来治疗热病;腧穴可用来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来治疗喘咳;合穴可用来治疗六腑病症等。
这就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的“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广告-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经脉
经络是什么?
经络在哪里?
经络有什么用?
只有清清楚楚地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进入经络医学这座古老而新奇的殿堂,了解经络是通过什么路径起到“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重要作用,使人体内外上下表里阴阳有机联系为一个整体,与生命同在,与疾病共处,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经常会遇到一些学员知道各个经络穴位的名字,但是却不能准确定位这些经络穴位在哪里。
那这门课程会告诉大家,经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们将运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揭开经络医学之谜
• 触摸到清晰的经络腧穴的结构
• 客观了解经络气化的状态
• 感受徒手推拿调整经络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与变化
上午(9:00-12:00):
◆经络、腧穴的基本理论,概念与结构特点、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循行分布、表里关系、流注时间及应用、主要病侯
◆腧穴定位方法
下午(14:00-17:00):
◆腧穴与五行、脏腑关系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包括五输穴、背腧穴、募穴、八会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及其他常用穴。
◆揣穴实操,了解经络、腧穴的虚实
中医爱好者
家庭健康守护者
临床医生
养生保健从业人员
杜方义
◆ 主治中医师
◆ 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针推专业,求学中、外中医明家,习得特种刮痧、传统经络推拿、道家艾灸点穴、正骨、各类针法等外治方法和各类功法。
◆ 临床擅长经络触诊和手诊,运用针、灸、砭、推拿等外治手法解决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内科杂病,亚健康调理;将经络推拿和小儿推拿相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价格:999元/人
* 满10人开班。
* 正安校友及医馆会员9.8折
* 三人及以上团购享受9.5折
上海
1.开课时间:2024.8.24(满十人开课)
2.上课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隆昌路588号一号楼16楼
3.课程咨询:13795383042 慧慧老师(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