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X射线探测器将全波段X射线光子积分获得黑白强度成像,没有X射线光(能)谱信息。X射线光谱的感知可显著增强密度相似物质的成像对比度,在医学诊断、工业检测等领域有重要价值,但基于单一学科的探测原理无法同时实现X射线的高光谱、动态、大视场成像。
由滨松中国主办的“滨松讲堂·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有幸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杨旸为大家带来了相关研究的分享讲座《看见X射线的颜色:基于闪烁体编码的多光谱X射线探测器》。介绍基于信息科学中先编码、再解码的思想,融合材料创制、器件创新和光谱计算等多个学科知识,提出的一种可以使其兼得的新方法。主要创新思路为:
1、设计对不同波段 X 射线差异性响应的闪烁体新材料;2、构筑叠层闪烁体新结构作为编码器,将难测的X射线光谱编码成易测的可见光谱;3、通过可见光高光谱相机大视场、动态成像记录编码后信息,基于可解析的物理模型反演X射线光谱并成像。详情内容,请进入以下讲座回播视频了解(含讲座正片与答疑): 专家简介
杨旸,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长聘教授,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获浙江大学自动化学士,2015年获UCLA材料学博士,入选国家青年千人(2016),国家杰青(2023),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2017-2022, 纳米科技专项),是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物理)。近五年工作聚焦高灵敏、高光谱X射线成像,以独立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 Nature Photonics等刊物上,获得Nature photonics专题亮点报道,被提名为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如对讲座内容或活动本身有任何问题,或欲了解滨松脉冲X射线系统(材料衰减时间测试),欢迎咨询:光,及可能性本身。如今,光子技术的应用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已无处不在。滨松立足核心光子技术,以期助力世界光产业的开拓。然而仅凭我们自己是无法做到的,需要与万千光之大道上的同行者们一起,探寻未知未涉。自改革开放初期,滨松即与新中国初代光学专家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如王大珩先生、母国光先生等等。对于推动我国光子基础及应用技术持续发展的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们,滨松始终饱含敬意,并希望通过自身的力量,为其助力。为此,滨松中国计划广邀国内光技术、光应用相关的专家学者们,开办系列讲座——“滨松讲堂·青年学者科技论坛”,畅怀分享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的科研进展,以及热门的产研结合话题。希望通过建立广泛的影响,增加诸多高价值科研成果的呈现,或为产研联系创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