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蒜香醋韵迎新春,腊八醋里话年味”聊聊腊八节吃醋的那些事儿

健康   健康   2025-01-07 19:02   上海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Profile/

祖学玲(2000—),女,护士,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普外科护士,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腊八节,俗称“腊八”,起源于古代的腊日祭,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吉祥丰收。家家户户除了准备腊八粥外,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习俗——腌制腊八醋。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一般要泡到大年初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吃醋”的事。



腊八醋的腌制奥秘


腊八醋的制作过程充满了传统智慧,通常选用优质的大蒜瓣,搭配米醋、大米、黄豆、红枣、枸杞、桂皮等多种食材,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而成。腊八醋中富含醋酸、大蒜素、酶类等成分,这些成分不仅赋予了腊八醋独特的风味口感,更在医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腊八处于由寒向热转化的时节,此时养生既要保阴又要护阳。醋味酸苦,性温,配以合适的药材制成的腊八醋,可护阴养阳,对人体健康有益。


腊八醋的益处

促进消化

腊八醋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和酵素,能够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强肠蠕动。同时也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食物的吸收,改善胃肠道的酸碱度,缓解消化不良。

图源:图虫

杀菌抗炎

腊八醋中的醋酸和大蒜中的大蒜素都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特别是在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适量食用腊八醋对于预防感冒有一定作用。

改善血液循环,平稳血压

腊八醋中含有一种叫“龙鳞酸”的物质,能够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它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管阻力,控制血压。

图源:图虫

促进心脑血管健康

腊八醋中的大豆异黄酮等成分,可以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抗氧化,抗衰老

腊八醋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天然乳酸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而且腊八醋中的活性物质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衰老,减少氧化损伤。


腊八醋的食用方式


  避免空腹食用  
空腹食用腊八醋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腹痛、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因此,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左右食用腊八醋,以充分发挥其开胃消食的作用。

  搭配其他食材  
腊八醋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食用,如搭配凉菜、黄瓜等,能够增强整体风味与色泽。同时,腊八醋还可以用于烹饪过程中的调味,如炖肉、炒菜等,增加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注意保存方法  
腊八醋应保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同时,要注意密封保存,避免空气进入导致变质。如果发现腊八醋有异味或变质现象,应立即丢弃并更换新的腊八醋。


腊八醋的慎用人群


  孕妇慎食    腊八醋属于发酵食品,其酸性较强,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切勿过量食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胃溃疡患者慎食    腊八醋的酸性较高,容易刺激胃黏膜,加重胃溃疡的症状,患有胃溃疡的人应避免食用腊八醋或减少摄入量。

  泌尿道系统疾病患者慎食    腊八醋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一定的尿酸,增加泌尿系统的负担。患有尿酸结石、尿酸性肾炎等疾病的人应避免食用过多的腊八醋。

  口腔溃疡和牙病患者慎食    腊八醋的酸度容易刺激口腔黏膜和牙齿,加重溃疡和牙齿问题,建议避免食用或少量食用后及时漱口。

图源:图虫

  服用特定药物患者慎食    腊八醋不宜与碱性药物同服,否则会因酸碱中和而使药物失效。


腊八醋,这一传统美食,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健康智慧。尽管腊八醋具有诸多健康益处,但也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适量食用,特别是基础疾病人群或特殊人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科学合理的食用方法。

在这个腊八节,你也可以试试亲手腌制一瓶腊八醋,和家人一起吃点醋,让这份健康与温暖,伴随你度过寒冷的冬季,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





往期推荐

吃药需经得起“柚”惑

月饼自由,你的“胰”同意吗?

警报!这些人群吃螃蟹可能“踩雷”!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饮食护理”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饮食”标签,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咨询电话:021-62580348 / 60196153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许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护理部督导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吴紫薇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点击蓝字“阅读原文”即可投稿

上海市护理学会
上海市护理学会“护你健康”融媒体科普品牌,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上海市健康科普培育品牌。护你健康,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