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导读】护士撰写的ICU日记干预的患者体验:1项横断面调查

健康   健康   2025-01-24 15:24   上海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  Högvall LM, Herling SF, Egerod I, et al. The patient experience of a nurse-written ICU-diary intervention: A cross sectional survey[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 2025, 86: 103846. doi: 10.1016/j. iccn. 2024. 103846.



护士撰写的ICU日记干预的患者体验:1项横断面调查


1. 背景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在经历严重疾病后,常常面临认知、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损害,被称为“ICU后综合征”(PICS)。研究表明,由护士为ICU患者撰写ICU日记可能会降低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有助于填补患者记忆空白并促进患者心理恢复。挪威于2011年发布了ICU日记实践的临床指导建议,内容涵盖ICU日记的目标人群、开始与获取、布局、语言、内容、保存和交接等重要方面。本研究旨在探究ICU患者阅读护士所撰写的ICU日记的体验。


2. 方法  

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来自挪威的7个ICU,为转出ICU后收到护士所撰写的ICU日记的患者。采用自主研发的患者对ICU日记体验的问卷,包括29个条目,包含了关于ICU日记交接、与他人分享日记、日记内容、对日记的整体体验以及ICU出院后的随访等方面的问题。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呈现结果。



3. 结果   

最终纳入88例患者,包括男性54例(61%),女性34例(39%),年龄(56.0±14.5)岁。因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的患者38例(43%),循环系统疾病10例(11%),神经系统疾病13例(15%),脓毒血症7例(8%),创伤9例(10%),代谢紊乱或中毒5例(6%),以及其他6例(7%)。除1例外,其余87例(99%)均接受机械通气,中位机械通气时长为15 d(1.0~95.9)。认知失败问卷(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CFQ)得分>43分的有20例(25%),总体得分为(33.0±17.9)分。88例患者的ICU住院时长为(1.5~119.8)d,SAPSⅡ评分为19~100 分。


近一半的患者(47%)在交接前都不知道日记。90%的患者对日记交接方式感到满意。75%的日记中包含了照片,62%患者收到了5张或更多的患者照片。日记交接方式及日记内容,见表1。


88%的患者认为ICU日记展示了良好的护理过程,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危重情况,理解为什么康复需要时间(76%),并让他们对幸存下来心存感激(74%)。30%的患者表示ICU日记让他们感到难过,6%的患者表示ICU日记让他们想起了生活中宁愿忘记的时光,而17%的患者表示ICU日记不完整,缺少ICU中所发生的关键事件。见图1。


图1 患者对于日记体验的陈述

32%的ICU幸存者表述了对ICU日记的评论,最常见的负面反馈是日记记录不完整,最常见的正向反馈是日记很重要,见表2。几乎所有患者(98%)对进行ICU日记干预持积极态度。



4. 讨论

总体而言, ICU患者对护士所撰写的日记、交接方式和内容表示满意,并支持持续这一做法。同时,建议根据患者个体化需求调整日记交接,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此外,患者希望日记中能更全面地记录重症期间的经历,包括积极和消极的事件。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国家的研究一致,表明ICU日记是重要的干预措施,然而ICU日记作为护士送给患者的礼物,当患者被问及他们对ICU日记的看法时,患者可能出于对护士的感激而做出积极正向的回答,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道德困境。因此,ICU护士应与患者协商,确定适宜的日记阅读时机和交接方式。在记录时,护士应确保事件的全面性,避免遗漏关键信息。由家属撰写的ICU日记可能会过于个性化,使患者在面对家属的痛苦时产生更强烈的痛苦和内疚感,因此建议由护士撰写ICU日记,并主要提供信息性内容而不是情感性内容。至于家属是否参与ICU日记的撰写还有待未来进一步探究。


导读思考

ICU日记是由护士主导,医护人员和家属参与,用文字和图片形式记录患者在ICU期间的环境、治疗和感受。有研究显示,ICU日记可以改善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ICU日记不仅是信息的记录,更是患者心理康复的重要工具。护士在书写日记时,应尽量真实、全面地记录患者的经历,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治疗过程。虽然本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不希望家属参与日记书写,但在某些情况下,家属的情感支持和参与仍然非常重要。未来在重症患者护理中,可以探索如何有效整合家属的视角,增强日记的情感价值。此外,护士在ICU日记的书写和交接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合适的交接策略,以适应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导读推荐文献

[1] Shibata M, Miyamoto K, Shima N, et al. The effect of ICU diary on psychiatric symptoms after ICU discharge among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J]. Acute Med Surg, 2024, 11(1): e70026.

[2] Li L, Pan X, Tong Q, et al. Application of ICU electronic diary platform based on co-design concept in Chines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mixed methods study protocol[J]. BMJ Open, 2024, 14(10): e084924.

[3]Bosco V, Mercuri C, Giordano V, et al. Enhancing ICU care with nurse-written diaries[J]. Nurs Crit Care, 2024, 29(6): 1355-1362.

[4] Schol CMA, van Mol MMC, Berger,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digital diar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understanding the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J]. Aust Crit Care, 2024, 37(5): 672-679.

[5] Peschel E, Krotsetis S, Seidlein AH, et al. Opening Pandora's box by generating ICU diaries throug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hypothetical study protocol[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 2024, 82: 103661.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文献导读”的护理学术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理资讯”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文献导读”,即可阅读相关护理学术文章!


导读供稿:重症监护专委会

导读思考:张伟英;杨飞 上海市东方医院

审阅:庹焱

版式编辑:吴紫薇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上海市护理学会
上海市护理学会“护你健康”融媒体科普品牌,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上海市健康科普培育品牌。护你健康,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