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6个常见的错误清洁消毒方法
很多人都中过招
1
大面积喷洒酒精消毒空气
图源:图虫
酒精具有高度易燃性,在密闭空间中大量喷洒会使空气中乙醇浓度升高,不能使用75%或以上浓度的酒精大量喷洒做空气消毒,尤其密闭空间内。空气中乙醇浓度>3.3% 时,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此外,吸入过多酒精蒸气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导致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因此,不建议用酒精喷洒空气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和使用专业空气消毒设备才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
2
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金属或皮革制品
氯消毒剂含有活性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金属和皮革制品会产生腐蚀作用。金属表面接触氯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容易加速生锈的氯化物或氧化物。而对皮革制品,氯会破坏其胶原蛋白结构,使其变脆、变硬,同时还可能与染料发生反应,导致褪色或留下斑点。
为避免损坏,金属表面可选用非腐蚀性消毒剂,皮革制品则应使用专用清洁剂或酒精湿巾进行清洁。
3
直接将消毒剂用于人体消毒
4
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
5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用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用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或降低消毒效果。例如,84消毒液(含氯)与酸性清洁剂混合会释放有毒的氯气,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毒。而季铵盐类消毒剂与肥皂混用可能发生酸碱中和,失去消毒剂活性。甚至某些混用还会生成刺激性气体或腐蚀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物品表面造成损害。因此,使用消毒剂时需了解其成分,避免随意混用,确保安全和效果。
6
洗涤剂中加入常用消毒剂
在洗涤剂中加入非衣用消毒液可能起不到实际的消毒效果。洗涤过程中,大量的水会稀释消毒液,使其浓度过低,无法有效杀灭病原体。而含氯消毒液可能腐蚀洗衣机的金属部件和内胆,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此外,混合使用洗涤剂和消毒液可能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刺激性气体或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洗涤衣物时建议分开处理,必要时用高温或单独的消毒程序代替。
这4个清洁环节很重要
但却经常被忽视
通风不足、对高频接触物品清洁不彻底、未及时清洗清洁工具以及缺乏个人防护,都是常见的疏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实际上是阻断病毒传播、维护家庭健康的重要保障。
图源:图虫
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这些易被忽视的问题,才能确保清洁和消毒的全面有效性。
科学有效地清洁消毒
可以这样做
想查看更多有关“护健甄选”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护健甄选”,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来源:科普中国
审稿:李侗曾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
撰稿:陈墨螯 科普作者
转载版式编辑:吴紫薇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