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 点亮希望
在过去的一年里,医脉通风湿免疫科为大家带来了风湿免疫领域的前沿进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2024年痛风领域的精彩要点吧!
2024-03-28
2024年,《关于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23年更新版》发布于期刊CLINICALCARDIOLOGY。该共识是继2018年版、2021年版之后的再度更新,由来自波兰和意大利的多位心血管方面的专家共同制订。本次共识提出了高尿酸血症的5级阶梯管理,涉及多学科的参与、全面的患者教育、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以及持续监测。
2024-02-20
2024-01-02
痛风属于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其是单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引起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还可伴肾脏病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可临床前期与痛风期/临床期。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控制血尿酸水平可控制痛风发作,长期降尿酸治疗是根治痛风的关键。
2024-05-07
2024-05-23
估计每100个中国人中有1-3例痛风患者,而高尿酸血症可达14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除改善生活方式外,药物治疗在痛风管理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痛风不同疾病阶段,治疗药物选择存在差异。本文整理了痛风急性期抗炎镇痛的部分用药细节以及具有治疗前景的生物制剂。
2024-06-13
痛风临床较常见,其是血尿酸超过其在组织液、血液中的饱和度而在关节局部成尿酸钠晶体且沉积,诱发组织破坏、局部炎症反应的炎症性关节炎疾病,通常发生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血尿酸浓度升高。《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2020年)中指出,难治性痛风是单用或联用常规降尿酸药物足量、足疗程,但血尿酸仍≥360μmol/L;接受规范化治疗,痛风仍发作≥2次/年;存在多发性和(或)进展性痛风石,具备3条中至少1条。难治性痛风表现为关节持续肿胀与疼痛、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多发性痛风石、生活质量差等,可发生肾损害、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等。本文介绍了3种急性期治疗药物和2种降尿酸治疗药物。
2024-06-16
在痛风患者的管理中,血尿酸(sUA)水平达标的治疗策略已被推荐多年。然而,美国医师学会(ACP)建议以预防症状作为“标”(treat-to-avoid symptom,T2S)。本研究为首个比较T2T和T2S的随机试验,结果证明T2T作为痛风管理策略的优越性。
2024-06-23
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最好在发作24h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
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当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亦可考虑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一般是小剂量短疗程使用,一旦关节肿痛消失,就需要逐步减量停药。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上述药物联合治疗。目前无证据支持弱阿片类、阿片类止痛药物对痛风急性发作有效。
2024-07-05
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0%,痛风患病率约为1%~3%,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疾病管理方面,除了生活方式改善外,部分患者需要启动降尿酸药物治疗。目前我国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两类。
尽管传统降尿酸疗法对许多患者有效,但仍有一部分痛风患者对这些治疗不耐受或者效果不佳。为应对这一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多种新型降尿酸药物应运而生。在今年的EULAR大会期间,多项痛风新药的临床研究结果被披露:Dotinurad、Pegloticase、SEL-212。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