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文轩】教师随笔(七)

企业   2024-12-05 20:38   甘肃  


教师随笔

ABOUT CONTENT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阅读,能让每个平凡而普通的日子变得鲜亮;

阅读,能让每个人的内心变得高雅宁静,

去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

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姚江

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

看到一篇公众号上的话,特别好,与诸君共勉:“大自然四季交替,太阳东升西落,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规律在运行。易经强调,人生起起落落,有上升就有下降,有高峰就有低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一切顺其自然,遵从自然规律,遵从人生规律。”

我觉得对孩子,应该用心去交流,学会理解,尊重和接纳。“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回到教育本真,让教师幸福成功,让孩子快乐成长,让每一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李镇西老师在《回到真教育》第一辑“朴素最美”中这样写道,我深以为然。

一般来说,人都喜欢被鼓励,不大喜欢被指责;成功则喜,失败则不爽;被尊重则欣然,反之则颓废;关系好了,什么都好办,关系糟了,怎么做都是矛盾;平和的批评容易接受,严厉的训斥都难以接受......基本的规律都是如此,只不过成人经过磨练,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有所忍耐,通过自身修养会变的淡定些。所以,如果想读懂学生,就先想想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和反应,用心去交流,学会理解、尊重和接纳。

我觉得顺应孩子心理,孩子会更合作。

学校教育是面对群体的,虽有个体的倾向,但不多也不具体,其实教育的重头戏是家庭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育者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情绪。着力尝试顺应孩子特点去培养好习惯,但是又不执着于此,可以顺其自然。顺应孩子心理,先说好,再说不,对于小学生、中学生,都是适用的,进一步来说,沟通时先理解肯定学生,再提出自己的主张;先理解接纳学生,在慢慢寻求改变,都是先说好,再说不。顺应了学生,大家都高兴,孩子也会合作。

我觉得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坦然面对失败、挫折和打击,放下对优秀和成绩的过度执着。

作为教师,我们容易过度执着于学生的优秀和成绩,忘了我们的初心:让孩子幸福。让我们放低期望,降低要求,以幸福为出发点期待孩子优秀,即使平凡也顺其自然,这样没有了阻碍,孩子也许会更好的成长。不追名不逐利,平平静静做人,安安心心教书,远离世俗分扰,顺应自然,顺应天和,不杞人忧天,不庸人自扰,永远为自己留一片净土,为学生留一片净土。这是我的理想。

我觉得教育应该在规则中学会变化,期望中学会妥协。

很多人认为用规则来搞教育是必须的,我不否认。无规矩,就没了方圆,就乱套了,但规矩多了,就会死板,失去了活力,搞出来的教育如同行尸走肉,所以我们要学会在规矩中变化,变通,圆润,教育就会每天都产生奇迹。老子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反者道之动。所以,顺其自然不等于放任自流。妥协,不是放任,是退,退是为了更好的进,顺势而为,顺应心理,都是一种妥协的艺术,带着期望妥协,会收获成功。

如果老师能够去理解孩子,从而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学会顺应学生的心理,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合作,反过来也会促进教学。教育现状就在那里,我们改变不了多少(即使是专家们和决策者们,也应明白,教育不必只争朝夕,应该慢慢来。),与其一味去批判,不如接纳现实,静下心来,考虑如何让学生多些兴趣,多些幸福,少些痛苦。

卢梭说:“自然的法则就是遵循,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这一法则去做。”活得最长的人并不一定活得最有意义,只有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才能明白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不是要把下一代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要教育他们——怎么去根据自己的天性来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只要我们的心里有光,就会感应到世界的色彩;只要我们的心里有光,就能与有缘有情的人相互照亮;只要我们的心里有光,即使在最阴影的日子,也会坚持温暖有生命力的品质。”跟随内心,顺其自然,教育就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暗恋,而是春风化雨,滋润人心的甜蜜爱情。

最后,我想用李镇西老师在《回到真教育》序言中的句子来作为我的感悟结尾:“我们就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没关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我只是努力不让世界改变我。仅此而已。”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更精彩》——宋泽权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更精彩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让人生更加精彩。

让学生爱上阅读,是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期望。对学生而言,当他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他的内心一定是充盈的,就如沐浴在阳光下待绽放的花蕾,阅读能给孩子更加丰富的营养。

本学期,我以“书韵共赏,阅来阅好”为分享主题,以“读书,越读越精彩。”为阅读目标,鼓励大家阅读整本书,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分享给大家,也是将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中的“培养卓越口才”和“营造书香校园”融入班级阅读之中的一种思考与行动。

于是,我鼓励学生自主报名分享,但大部分学生对此还是抱有观望的态度。

第一个主动报名的是我们班的“阅读之星”闫曳轮,他准备分享的是《天工开物》,我给他充分的时间做准备。果然,他不负众望,自己做了课件,在课后服务时详细地对本书进行介绍,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收获。我也全程对分享做了录制。

当天晚上,我对视频细心剪辑,将学生的分享成果发布在班级群中。

第二天,闫曳轮开心地给我说:“家长保存下了我的分享视频”。

我想,这虽然只是孩子阅读成长中一个小小的印记,但真正地得到家长和同学们的肯定,老师的付出、学生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

这样,同学们开始跃跃欲试,自主报名的学生有一个、两个……

当我看到性格比较腼腆的孩子,报名欲言又止的时候,我也会加一把火:“你是不是想分享?”

“想。”

“你是不是也想做课件来给大家展示你的分享?”

“想。”

“要不要老师帮忙?”

“我自己可以”。

于是,每天的课后服务,成为学生分享阅读的展示课堂。

在一天天的分享过程中,我竟然发现,是我低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是自主分享,孩子们把读得最熟悉的书介绍给大家,文学、历史、杂志、科普,更有分享法律书籍的同学。他们要么借助课件,高端大气地展开分享;要么绘制思维导图,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要么手捧自己最喜欢的书,真诚地将自己的最爱推荐给大家。课件、导图不是硬性要求,只要你的内容能吸引大家,就会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分享中,同学们的金句也是频繁出现:

人类没有权利去换他们,更没有资格剥夺他们的生命。

——李文渊读《猫》有感

我们都是彼此的摆渡人,相互扶持,共同渡过难关,最终抵达幸福的彼岸。

——谭志宁读《摆渡人》有感

黑暗终将过去,美好的未来终将到来。

——杨梓怡读《童年》有感

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可以浪费的,我们要珍惜时间。

——孙文欣读《实用文摘·生命不能打草稿》有感

每位学生的分享视频,我都要观看好多遍才能剪辑完成,但孩子们的成果总令我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完成剪辑并尽快分享给大家。

目前,我班共有24名学生分享24本书,我剪辑的视频也到了第24集,同学们都在期待下一集是谁的作品。

我也期待着……

基于阅读量的积累这一目的,我倡导学生自主分享,在自主分享的过程中,我反思还是有不足之处的:一是学生虽然分享的种类比较多,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只是个别学生读了相关的书目,难以让全体学生产生共鸣,有的学生只是充当观众的角色;二是个别学生在分享过程中,由于缺少老师的导读,自身理解毕竟有限,对所读书目不能更好地理解;三是学生听了分享者的介绍,只是当作一个“故事”来听,真正听了推荐而去阅读相应书目的则比较少,未能更好地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所以,在以后的整本书阅读工作中,我要将必读书目、自读书目、共读书目相结合,在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推进,促进有质量地分享。

正如刘琪同学在阅读分享中说道:“读书使人进步,多读书、读好书,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我想:阅读,让人生更精彩,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这是我应该做到的。



亦师亦友伴花开 一束微光渐斑斓——李易

亦师亦友伴花开 一束微光渐斑斓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快十六年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临洮二中任教,当了十年的高中老师,后来因为个人原因,又来到了西关小学,因为我这个特殊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教育有了许多新的感受,不同年纪的孩子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教学体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在高中执教了十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高中生的独立自主性更强,那些即将成年的孩子早已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尽管还不成熟,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而高高在上,他们更喜欢老师和他们做朋友,高中学习压力很大,而老师除了教授知识,我觉得更多应该是一种陪伴。

有这样一个女生 ,我姑且叫她小静吧,她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学习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高三非常紧张的冲刺阶段,有一次她却请了一下午的假,晚自习的时候,我看见她在偷偷抹眼泪,晚自习结束后,我陪她在校园里走了走,出于尊重我没有急于询问原因,只是随便聊了聊家常,在接下来的几天,她上课也没了往日的精神,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我很想帮帮她,找她聊了很久,终于,她告诉我,那天下午请假是为了给弟弟开家长会,而她中午刚从电话里得知爸爸妈妈离婚的消息,爸妈忙着离婚,无暇顾及他们姐弟,不难想象,那天去开家长会,坐在那么多爸爸妈妈身边的她该是多么难过和无助,知道内情后,我很心疼她,这个看起来坚强的孩子抱着我哭了很久,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常找她聊天,也不讲什么大道理,就是逗她开心,放下我身为老师的所谓架子,像个朋友一样,自黑、玩梗,聊有趣的新闻八卦,慢慢地她状态恢复了很多,原本我很有顾虑,怕和学生交朋友会降低老师的威信,让她对老师失去敬畏之心,不好管理,可事实证明是我多虑了,她上课更加专注了,面对我依旧尊敬,还多了一份真诚和亲近,这段缘分也没有因为她的离校而停止,她不时地还会跟我分享自己的生活,倾诉学业的枯燥,考研的艰辛。每次聊完天,她都开玩笑说自己现在是一辆加满了油的跑车,而我也同样豁然了很多,坚定了很多,这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方式的教学相长吧!

她喜欢绘画,开始自学用电脑软件绘图,她的第一个作品是我的画像,不知道大家看着像不像我,不过我觉得还是有几分我年轻时开朗的神韵的,今年,她又自己出了一本画册,在教师节的时候给我寄了过来,画册的最后是写给我的一封信,说实话,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简直是热泪盈眶,特别的自豪,特别有成就感,我居然拥有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专门写给我的一本书,我相信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体会到的幸福。

通过这个女孩,我才体会到了,老师对于学生是多么特殊的存在,除了父母亲人,他们最信赖、最尊重的,就是我们!曾经我以为把学生管理的秩序井然,服帖听话就是成功的老师,所以总是刻意的保持着与学生的距离,可是从这个孩子身上,我明白了,学生需要的不止是严师,有时候更需要一个交心的大哥哥大姐姐。

后来,我来到了西关小学,教授的群体一下子从小大人儿变成了小小人儿,一开始我信心满满,觉得教他们还不是小菜一碟,可是第一次考试我就懵了,我发现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写不对,这个时候我竟然想到了一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这么简单的知识怎么才能让那一个个小脑袋瓜搞懂啊!所以,急躁、无奈、甚至愤怒的情绪都席卷而来,可是又是一个小女孩让我再次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她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上课总是坐不住,不是找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就是摆弄文具,我经常在课堂上批评她,可是下课了她依旧会围在我身边问东问西,老师你感冒了吗?老师你今天讲的小蝌蚪我也养过,老师我们全家这周去兰州动物园了,看着她清澈、热烈的眼神,我猛然发现,她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做错事情被我批评了,会有事没事的跑你面前搭话,她其实已经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只不过想用这种方式引起我的关注、让我原谅她罢了,她没有因为我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而讨厌我,还仍旧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信赖,这让我开始重新认识现在所教的孩子们,他们才刚开始进入学校生活,对于学习这件事,我眼中那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知识,对他们而言,其实仍旧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消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厌其烦的、宽容的用爱去坚持教学,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接受他们之间的差异,让花开花,让树成树。

当我真正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他们也确实因为我的改变在改变,经常偷懒不写作业的孩子,因为连续两天完成了作业,我当众表扬了他,真的就很少不写作业了;那个坐不住的小姑娘也能静下心认真听课、写字了,她的书法作品还贴到了学校的书法展示墙上;从前胆小害羞从来不敢看老师的孩子,下课会主动跟我探究课本的内容了。虽然他们隔一段时间又会犯老毛病,可是这就是孩子呀!我们不就是那个鞭策者吗!教育不就是这样一种坚持吗!

现在我才越来越明白,做基础教育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他可能因为我们一句鼓励而充满信心,也可能因为我们的几句否定而自暴自弃,虽然老师不是万能的,可是在这六年的言传身教中,我相信一定会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些什么,用爱去浇灌出的孩子,在他今后的人生中也一定会经营出幸福的生活。

从教十六年,相遇了那么多学生,有自豪、有感动、有启发,我也一直在学习和成长,我觉得身为老师,爱才是我们教育不变的初心,这份爱是朋友之爱、严师之爱,甚至是父母之爱,热爱自己的学生,自然就会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自然也就会尽力去钻研自己的教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就是我有关教育的感受,朴素而真实,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对我教过的孩子们说一声谢谢,因为他们,让我变得更好,因为他们,让我想让自己更好!


教育,“小满”就好——吕婕媛

教育,“小满”就好

“小满”的名称来自于二十四节气,它的命名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即“满招损,谦受益”。“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意味着凡事太过“圆满”,就会过犹不及,盛极而衰。这也是“小满”之后没有“大满”的缘故。

这种哲学思想体现了古人对事物状态的深刻理解,认为“小满”刚刚好—不早不晚,不快不慢,就像麦穗继续饱满,就像果子日日长大,是一年中最佳的节气,也是人生中最佳的状态。在教育中,做到“小满”就好。

一、小满就好,育人需留白

育苗,浇水太多会淹,晒得太久会干,施肥太多会烧。农民都知道,跟农作物打交道,小满就好,必须留点“天意”。

育人,要求太多会倦怠,要求太高会躺平,要求太死会叛逆。老师要知道,跟孩子打交道,小满就好,必须留点空白。教育孩子不要像画油画,把整个画面填得又厚又满,密不透风。而要像山水画,留给人拥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老师需摒弃“唯分数论”,善于发现、欣赏不同孩子的优点,鼓励学生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体验收获知识的美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得。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孩子不断蓄力才能跑完全程。如果从一开始就进行百米冲刺,到最后就失去了继续往前跑的能力。

留白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留白之处,自有教育。孩子有了更宽松的成长空间,才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小满就好,有追求而不苛求

“小满”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却并不要求它一定十全十美。也就是:有追求而不苛求。

在苛求他人与苛求自己中,更糟糕的是苛求他人,尤其是苛求孩子。苛求孩子,意味着我们的要求超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与当下能力,这极易带来孩子的孤单无助和自卑心态。所谓“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孩子的高度是由孩子自己决定的,作为老师,只能点燃火焰,去照亮那个高度。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开”。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是不尊重教育规律的表现,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培育,静待花开。

三、小满就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可贵的成长。日日精进,天天向上,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小满是一种心态:小而不卑微,满怀且知足;

小满是一种意志:小而不放弃,满怀信心;

小满是一种信念:小而上进,满怀进取。

“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教育,亦是如此,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多元发展,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师,努力修得教育路上的“小满”!


END


供稿:教导处

编辑:办公室

审核:李国荣

师生共写随笔
写作让生活更美好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REVIEW

教师随笔(六)

教师随笔(五)

教师随笔(四)





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
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创办于1929年,近年来,学校形成了“民主、和谐、求真、向上”的校风,“踏实、严谨、创新、进取”的教风,“乐学、静思、自主、合作”的学风。本公众号的建立旨在学校师生、家庭、社会的沟通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