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过度喂养害了孩子,4个信号提示宝宝饱了
文摘
育儿
2024-10-29 15:52
广东
做了妈妈后,最受不了就是娃哭。宝宝一哭,妈妈的心就像刀割一样,只想以最快的速度让宝宝安静下来。生了大宝后,在月子里还算满意,他吃完就睡,睡醒了,小小身体扭来扭去,张着小嘴在吮吸的样子,我便知道他饿了,及时抱起喂奶。谁知,满月后,大宝变得越来越爱哭了,一哭小脸蛋就涨得红红的,甚至是喘不过气的样子,把我吓坏了。所以,每当宝宝一哭,我就以最快的速度抱他入怀,送上香甜的乳汁,宝宝吃上奶,很快就不哭了。这样坚持了一段日子,我发现大宝出现这样的情况,经常性地吐奶、溢奶、肠胀气,便便次数增多,有时会用手推开我不肯吃奶。
我以为是宝宝生病了,带他去检查,医生详细地详细了一些喂养细节后,告诉我:宝宝过度喂养了,要及时调整喂养方式。不要宝宝一哭就喂,造成过度喂养只会害了娃。医生告诉我,宝宝是否过度喂养,主要看这5大表现:经常性吐奶溢奶、经常性肠胀气、大小便异常、食欲下降、体重增长过快,而我家大宝这些情况全中了。第一次当妈妈,独自带娃,医生的话把我吓坏了。回家后,为了把孩子喂养好,我买了一些育儿书回来,准备好好学习育儿知识。在《0~6岁自然养育百科》一书中,了解到过度喂养对孩子的危害,分享给大家,希望新手妈妈通过我的案例引以为戒。新手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不要过度喂养,只在宝宝发出饥饿信号时才喂奶,不要宝宝一哭就喂奶或者经常以喂奶的方式来安抚宝宝,这样会导致过度喂养。过度喂养,会给孩子带来这些危害。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过度喂养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容易造成消化功能混乱,引起消化不良。由于宝宝不停地进食,为了要消化这些过多的食物,有限的血和氧就要从大脑移到消化器官,这样大脑就会造成缺氧缺血,从而使到宝宝的大脑容易疲劳。长期这样的状态,必然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长期过度的喂养,容易导致宝宝肥胖,影响大动作发育,也增加了成年肥胖的几率,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后台经常收到一些年轻新手妈妈的咨询,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吃够了呢?小书虫妈妈经过学习和结合喂养两个孩子的经验,可以通过这4个信号来观察。俗话说,吃饱睡好。宝宝吃饱后会有一种满足感,很容易入睡。如果妈妈发现宝宝超过30分钟还含着奶吮吸不放松,还有哭闹现象和不安的情绪。或者入睡后,不到1~2小时就醒来找妈妈吃奶,这些情况都表示宝宝没有吃饱。如果出现以上这些情况时,妈妈应该适当增加奶量或延长单次哺乳的时间。如果喂奶后宝宝宝不哭了,甚至露出满足的笑脸,或者吃着奶就睡着了,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如果宝宝喂养充分,宝宝出生后一般3天内会排空胎便,并逐渐转为正常大便。出生后4日后,大多数宝宝会排便3次或更多。但母乳喂养的健康宝宝的大便频率有明显差异,有的宝宝少则两天一次,多则每次喂奶后都有一次,所以大便次数不作为评判是否吃饱的唯一依据,要结合其他几个信号综合判断。宝宝出生一周后,平均每天排尿6~8次(尿湿6片以上纸尿裤,而且每片纸尿裤的显色条超过三分之二。)正常宝宝的尿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或暗黄色。如果宝宝排尿次数减少,尿液呈深黄或橙色,或尿裤上出现砖红色痕迹时,通常表明宝宝的奶量不足。如果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粉后,这种情况应不能改善,建议去检查一下。宝宝的体重增减是衡量奶水是否充足的一个指标。宝宝出生两周后,一般每天增重30克左右,多数宝宝在5~6个月大时体重会翻倍,接近1岁时将达到其出生体重的3倍左右。如果宝宝体重增加符合生长规律,那么说明宝宝每天的奶量是足够的,如果体重增加缓慢或者没有增加,说明宝宝是没有吃饱的。小书虫妈妈建议家长们平时记录好宝宝的生长曲线图,这个曲线也能帮助反映宝宝的营养、喂养问题。
如果某一段时间,宝宝的生长曲线趋势突然变化,急速上升,可以考虑在饮食方面,是否每天都给宝宝“吃太多太饱了”,有些过度喂养了,要及时作出调整。如果定期监测,发现宝宝几乎每次测量数值都在某一条百分位曲线上稳定增长,或者与上下百分位曲线平行,任一平行的曲线都说明宝宝生长指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