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我!
如果不想错过我的文章,请记得对本公众号“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看完文章,还请点个 “赞”或“在看”哦!
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是所有制造业大国都面临的共性难题,这也是产业转移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发达国家的产业之所以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与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是密切相关的,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共同促使发达地区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更高附加值、更可持续性的新产业、新业态。再加上成本优势、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因素,企业必然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选择合适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产业转移(Industrial transfer),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则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从而出现该产业在空间分布发生迁移的现象。从历史上看,全球范围内曾出现过五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这也是发达国家过剩产能几次消化的过程。第一次国际产业大转移
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由英国引领。
18世纪60年代,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开启蒸汽机代替手工业的时代,促使英国生产力极大提高而成为“世界工厂”及全球经济霸主。
而随着国内产业容量趋于饱和、产业成本逐渐提升,英国自19世纪下半叶起,逐步开始进行对外产业转移和工业革命科技成果输出,开启全球首次产业转移浪潮。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以及北美大陆的美国,成为本次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而其中美国凭借自身广袤的国土面积、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开放的经济政策,吸引了大量英国企业投资,成为最大受益者。
19世纪60年代,美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依托第一次产业转移所构筑的产业与技术基础,主导了以电器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崛起为继英国之后的第二个“世界工厂”,并超越英国而成为世界经济新霸主。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彼时原本也具备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进而推动工业化的基础条件,但保守的晚清政府只是进行了有限度的“洋务运动”,并未充分利用西方产业转移和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国际产业大转移
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引领。
美国在二战后引领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内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钢铁、纺织等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日本和德国转移。
日、德两国通过承接美国转移产业和投资资本,大大加快了战后重建和工业化进程,这次产业转移使它们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和经济强国。
彼时的中国原本也与日、德等国一样,处于战后百废待兴的状态,急需国外产业和资本输入,但由于意识形态、朝鲜战争等因素而不容于西方世界,再度错失承接产业转移良机。
第三次国际产业大转移
与英美一样,日本、德国在经济迅速发展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于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向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以及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产业,是为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充分吸收本次产业转移成果,形成了出口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日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转移,这促进了“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使它们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彼时的中国大陆地区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也与本次产业转移无缘。04
20世纪8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是全球第四次国际产业大转移。随着改革开放,在错失了前三次全球产业转移之后,中国终于赶上了本次转移大潮,并且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最大的承接地和受益者。此时的中国经济百废待兴,宏观政策开放而积极,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拥有成本低廉的显著优势,美国、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都向中国转移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成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国,也促使我们在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成长为新的“世界工厂”。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完全融入全球产业链,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模式发挥到极致。由此,持续而强有力的内外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让中国建立起了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05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同时,中国的人口数量红利逐步消退,2012年达到“刘易斯拐点”——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在2011年达到9.25亿人的历史峰值之后,在2012年同比减少345万人,为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也在资源、人才等方面对制造业形成“挤出效应”,加剧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东南亚等后发国家和地区的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但在综合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方面又与发达国家存有较大差距。于是在2012年前后,受劳动力、土地等成本因素影响较大的纺织等低技术行业开始向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政策优惠更具优势的越南、柬埔寨、印尼、印度及非洲各国等亚非国家转移。随后,机械、汽车和电子元器件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也跟进转移。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高端产业开始从中国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这使得本次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与以往四次不一样的特点,前四次的产业转移都是单方向的由高往低转移,即由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而这次转移出现了“双向转移“现象。所以,第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其实中国是有点“被动”引领的意思,原因是我们的高端产业其实还并不够“发达”,而低端产业又已产能过剩。06
这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不仅改变了全球的产业结构,也深刻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路径和国际经济格局。第一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使得美国逐渐崛起为新的工业中心,催生了新的工业帝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促进了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第三次国际产业大转移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使得各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第四次国际产业大转移让中国通过承接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崛起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得各国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第五次国际产业大转移目前正在进行中,并呈现出双向流动的特点,它将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不光是为中国,而且也为世界各国都提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机会,这将有助于实现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双向流动的国际产业转移,一方面会加剧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促使各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也会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促使国家之间的交往变得比过去更加频繁和紧密。欢迎大家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什么是产业链?如何绘制一张产业链图谱?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还请点右下角“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