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善良/智慧/美丽
卿 云 文 学 社
卿 云 文 学 社
古桥,轻轻触及你
卿云文学社研学记
桥,是写在水面的艺术
古桥,除了沟通着两岸
更勾连着古今
能行走于古桥林立的金泽
感受“江南第一桥乡”的静谧
品读不同年代桥背后的文化内涵
卿云社的孩子们透过桥洞
瞥见人文之光
金泽的繁盛,和“桥”大有关系,地处上海西郊,南临太浦河,北靠淀山湖。水流蜿蜒、古桥伫立,七座古桥叙述着金泽的流年、过往。2024年9月22日,秋分时节,卿云社的二十位同学跟着丁瑞兰老师一起走进桥乡金泽。
这些古桥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有的因时间的洗礼而被重建,有的却几百年都没有倒下,依旧在承担着连接两岸的作用。
它们是我们生活中的场景,永远那么沉默,可是当我们仔细去阅读它们的时候,它们仿佛也有了生命,在用低沉的声音向我们诉说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在丁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从一起沿着河流慢慢行走,阅读了七座古桥,并在历史讲解结束之后,用画笔更加深度地认识和链接这些桥。
七座古桥各有故事,
我们沿着河流向南走,
远眺桥与水交映的曲线,
用脚步感受古桥的灵韵,
用手感受桥上雕刻的精美。
诗歌
欣赏
金泽的桥 丁瑞兰老师
凡水流经处
总有款款的江南女子碎步而来
她们挽着整个水乡的温柔
等迎祥桥的月色为其上妆
普济桥的紫石
从宋代迄今的星光全收囊其中
耐不过一场秋雨
它便和遥遥相对的万安桥一起沉吟
汴京的遗风被张择端定格画中
又在金泽还魂
化作普庆桥红色的木阶
一级一级走回千年的旧梦里
林老桥旁的关帝庙消泯于1972年的夜
那十年的团团黑墨要数代人的宽宥才转淡
但桥头的抱鼓石始终温润、悲悯
是时间真正的模样
如意桥边草木葱郁
里人募捐 善心为桥
方有金泽川流不息的鹤发与童年
安然岁月,伴着放生桥下的水流向江河去
直到万安亭的穿廊飞鹤
振翅于水天一碧
这金泽的寻梦才戛然而止
等古刹千年的银杏叶舞蹁跹之时
我带一壶扬州慢醉行过桥
【万安桥】
讲座伊始,始建于宋景定年间(1260-1264)的万安桥位于上塘街,与下塘街普济桥同为典型的宋代单孔石拱桥。这对上海最古老的“姊妹桥”,共跨金泽塘,已然南北守望、相伴八百年。
【普济桥】
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当地的人习惯称它为圣堂桥。桥体材料全是紫砂石,呈紫褐色。这座桥与古镇北部的万安桥遥遥相对,一起被称为“姐妹桥”,不过由于它比万安桥略小一点,所以也被称为“妹妹桥”。
【如意桥】
如意桥,据传是在元至元年间(1335-1340)所建,曾于清光绪年间重建,是金泽现存古桥中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如意桥整座桥体称得上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建筑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时,恰为一道整圆。历代诗人词客,总会以桥诗入画,或以画记桥,触绪牵情。
【林老桥】
林老桥在古镇北首,始建于元代,清雍正八年(1730)重建。这座单孔石拱桥,坡度平缓、护栏低矮,保留了宋代石拱桥的姿态。在明清的修缮、维护过程中,石料换成了青石与花岗石,增加了望柱,踏步刻暗八仙图案,堪称是“混搭”高手。
【迎祥桥】
迎祥桥是位于古镇南端的古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著名的元式古桥梁。迎祥桥的建造材料很特别,桥横梁上架的都是金丝楠木,不易被虫蛀和风雨侵蚀。桥面上不仅没有设置台阶,两边也未设置护栏。相传是因为元代蒙古族以骑兵著称,经常要骑马过桥,所以才这样设置。不过桥面上每隔一步就有一微微凸起的石块,所以上下桥不易打滑。
【放生桥】
金泽古镇放生桥建于明代,造型古朴典雅,整座桥台阶整齐,拱杆竖固。站在桥上,朝南望,迎祥桥与如意桥尽收眼底;向北看,普济桥一览无遗。
【天王桥】
明代天王桥是一座青石、花岗石混砌的三孔联拱石桥。明代始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建。桥拱高耸如半月,灵动秀丽。
本次卿云文学社研学初衷,请孩子们来这里,不是让大家记住多少和桥有关的知识,而是让大家在走过每一座桥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别的体验,哪怕是感触到岸边的树叶影子,落在石板上的氛围,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束微光。
- END -
供稿 | 丁瑞兰
摄影 | 卿云文学社(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排版 | 刘涛
校稿 | 吴普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