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善良/智慧/美丽
作家余华在其长篇小说《活着》中,对历史和个人的命运做出了深入的思考。2024年10月8日,八4班同学为我们带来话剧演绎《活着》。
第一幕
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的徐福贵,全国解放后得以回到家乡。一家人初次见面,儿子有庆不认识眼前的“陌生人”,感到胆怯。和妻子家珍的对话中,得知母亲早已过世,富贵不由得自责起自己,未能为母亲尽孝道。
第二幕
有庆在学校运动会上跑了第一名,获得了奖励,他特意给爹留了一块糖。徐富贵积极参与生产搞建设,但所赚到的公分依然不能让家人吃饱穿暖,内心始终憋着一团闷气,不由得和自己的儿子拌起了嘴。家珍听到有庆跑步得了第一名,很是开心,特地多放一把米,给儿子熬了一碗小米粥。
第三幕
县长老婆难产,大出血。护士拉着学校的学生去抽血,有庆表现积极,主动献血。有庆的血型刚好匹配,但护士缺乏专业医疗知识,导致过度抽血,有庆死亡。
第四幕
凤霞(徐福贵之女)要生产了。凤霞是个哑巴,叫不出声,等在产房外的富贵和二喜都很焦急。文革中,有经验的医生都被打倒了,一群年轻的医生管控医院的各个工作环节,二喜心里总是不放心。经历了一番波折,孩子总算出生了。可是凤霞产后大出血,年轻的医生们不知所措,吓得四散而逃。凤霞也死了。
后续:
家珍死了,女婿和外孙也死于意外,只剩下富贵一个人。富贵买下一头老牛,一起过起孤苦伶仃的日子……
学生代表发言汤漾 八4班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感谢八4班同学们为我们表演了话剧《活着》,本剧改编自余华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活着》。小说讲述了在内战、三反五反、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的苦难的故事。到最后,所有的家人都离他而去,仅剩下一头老牛和他相依为命。小说以平静的笔触揭示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无奈和不可捉摸,引人深思。
有人说,一个缺乏反思的民族,是一个缺乏深度的民族。一个民族,对于历史需要思考、需要反思,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少走弯路。每一个个人,需要对历史形成清晰理性的认知,才有可能拥有幸福稳定的人生。
同学们,国家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大家通过摇号进入复旦五浦汇。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我们亲身体验着黄校长“人生教育、君子养成”的育人理念。学校高水平的教学保障了我们的学习品质;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课拓展了我们的兴趣;学校定期开设的专家讲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大家都能充分享受到这所校园里优质的教育资源。
每年秋天、每逢校庆、运动会等大型的活动,都有大量的学长学姐回母校看看。他们中有的人在重点高中学习,有的人考取名牌大学,在高等学府深造。即使再忙,他们也愿意三五成群,相约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只因为他们曾经在这里努力过,追求过。他们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不仅留下成长的足迹,也书写过奋斗的青春。
看着学长们返校的身影,听着学长们学业成功的故事,我们的青春该如何书写的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 END -
讲话供稿 | 汤漾 (八4班)
排版 | 刘宜收
摄影 | 金良晓
校稿 | 刘宇清